更新时间:2023-08-29 20:10
送蔡山人
东山布衣明古今,自言独未逢知音。
识者阅见一生事,到处豁然千里心。
看书学剑长辛苦,近日方思谒明主。
斗酒相留醉复醒,悲歌数年泪如雨。
丈夫遭遇不可知,买臣主父皆如斯。
我今蹭蹬无所似,看尔崩腾何若为。
①蔡山人:名未详。山人:隐居在山中的士人。
②东山:指隐居于东山的谢安。《晋书·谢安传》:“高崧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敦煌选本作“山东”。明古今:通古今变化之理,所以能高卧东山。逢知音: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作“遇知音”,未注明为其底本(明活字本)所作。
③识者阅见:敦煌选本作“识来闷见”,误。
④看书:敦煌选本作“著书”。看书学剑,《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⑤数年:敦煌选本作“数声”。
⑥买臣:朱买臣,西汉人。《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主父:主父偃,西汉人。《汉书·主父偃传》:“主父偃者,齐临菑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游齐诸生间,莫能厚遇也齐诸儒生相与排摈,不容于齐。家贫,假贷无所得,乃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遇,为客甚困。……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于是上乃拜主父偃、徐乐、严安为郎中。偃数见,上疏言事,诏拜偃为谒者,迁为中大夫。一岁中四迁偃。”
⑦蹭蹬:困顿,失意。崩腾:奔走,奔波。敦煌选本作“骞腾”。何:敦煌选本作“更”。
李白亦有《送蔡山人》诗曰:“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一乘无倪舟,八极纵远舵。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采珠勿惊龙,大道可暗归。故山有松月,迟尔玩清晖。”大约为同一人。高适与李白同游时间不长,当为天宝三载(744)春夏同在梁宋时作。
此诗前四句言二人相识即为知音,山人有如高卧东山之谢安,其“一生事”“千里心”,我一见便知。“看书”以下四句谓山人突然有转隐为仕之想,只是仕途艰难。后四句以朱买臣、主父偃两位晚来得志的古人勉励山人,我虽仕途蹭蹬,尔则奔波有望也未可知。诗中以谢安比蔡山人,因谢安曾经长期隐居东山,后出山从政,在淝水之战中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和平之后,一度打算再次归隐。谢安式的高卧是与从政相结合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隐居,是古代很多文人向往的楷模,此诗中的蔡山人也有出山从政的打算,高适本人在长期耕读宋中期间,也时时寻找机会进入仕途,便是以谢安为榜样。
高适(约702—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