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7 11:21
《透明的夜》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2年创作的一首抒情新诗。此诗绘写了一幅彩色的、活力的、充满强烈的生人气息的图画,有“酒徒”的阔笑,“狗”的吠声……,所有这些无不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的复杂心境。全诗的动态和语言,既陌生又新奇,每一行诗,每一个字都有血肉的跳动,发热发光。
透明的夜
透明的夜。
……阔笑从田堤上煽起……
一群酒徒,往
沉睡的村,哗然地走去……
村,
狗的吠声,叫颤了
满天的疏星。
村,
沉睡的街
沉睡的广场,冲进了
醒的酒坊。
酒,灯光,醉了的脸
放荡的笑在一团……
“走
到牛杀场,去
喝牛肉汤……”
酒徒们,走向村边
进入了一道灯光敞开的门,
血的气息,肉的堆,牛皮的
热的腥酸……
人的嚣喧,人的嚣喧。
油灯像野火一样,映出
十几个生活在草原上的
泥色的脸。
这里是我们的娱乐场,
那些是多谙熟的面相,
我们拿起
热气蒸腾的牛骨
大开着嘴,咬着,咬着……
“酒,酒,酒
我们要喝。”
油灯像野火一样,映出
牛的血,血染的屠夫的手臂,
溅有血点的
屠夫的头额。
油灯像野火一样,映出
我们火一般的肌肉,以及
——那里面的——
痛苦,愤怒和仇恨的力。
油灯像野火一样,映出
——从各个角落来的——
夜的醒者
醉汉
浪客
过路的盗
偷牛的贼……
“酒,酒,酒
我们要喝。”
“趁着星光,发抖
我们走……”
阔笑在天堤上煽起……
一群酒徒,离了
沉睡的村,向
沉睡的原野
哗然地走去……
夜,透明的
夜!
此诗写于1932年9月10日。1932年7月12日,年仅23岁的艾青因发行美术画报等宣传品而被捕,被囚于上海一所看守所里,后作此诗,亦是在监狱里对故乡的怀念。
这首诗充满着一种怵目惊心的力度。五四以来,中国新诗中呼唤变革、礼赞光明、刻画现实、歌颂挚爱的力作也出过不少,但像《透明的夜》这样贴伏于苦难的大地来呼唤和礼赞原始生命力的作品,却还十分罕见。
可以看出,《透明的夜》呈现了年轻诗人粗犷的、带有明显叛逆色彩的精神强度。没有这种精神强度。一切反映现实的吟唱只能是浅表的、萎弱的。因此,在《透明的夜》中,人们能够找到那份被大堰河养育、而又为大堰河们呼喊的生命力度。
《透明的夜》一扫诗坛上媚秀整饬的韵致,用一排排错落而钝拙的句式营造了一个狞厉而火烫的夜境,勾勒出了一组粗俗而又炽热的生命形象。深夜,狗吠,酒徒;牛杀场,火一般的肌肉,过路的强盗;热气,酒气,血腥气杂沓的步履,灯光下的喧嚣,醉中的阔笑…这一切,很容易使脆弱的眼睛看了不适,但也正是这一切,组合成了对黑夜的抗议性的骚动。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并不是在述说着什么道理,也没有抒发哪一种具体的情感。它只是写了一个群体在黑夜的行动。这个行动实际上也很简单不知从哪里走出来的一群酒徒,在沉睡的村庄间又笑又喊,哗然走着。他们走进酒坊,豪饮一过,又向杀牛场奔去,在弥漫的血腥气中割肉喝酒,喧喧闹闹,闹过一阵,又大大咧咧地走向沉睡的村庄和原野。诗人对这个行动的描写没有设置明确的理念走向,只是稍稍暗示,这是一群饱含痛苦、愤怒和仇恨的人,一群被斯文社会所不齿的人,一群肌肉强健、心埋野火的人,他们在寻找着自己的娱乐场。
不能简单地理解成诗人在反映着旧时代的山野村夫的夜间生活。这最多只是由头,而一旦进入诗作,这一切都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性和象征性:由一群村夫的夜饮行为象征着一个苦难人种的生命行动。他们备赏艰辛,但他们的筋骨在,血气在,要在黑夜里争得一份自由。他们粗野不羁、放浪形骸,但如果不是这样他们早已灭绝。是比他们更要粗野的世界造就了他们的粗野,使他们足以与这个世界争抗,于是,再浓重的黑暗也变得不宁静了再麻木的沉睡也受到了他们的骚扰。夜,因他们的声响而产生了热气,因他们生命之火的烛照而变得透明。
诗人选取了单纯而强烈的意象组合,在气氛的层层顺向叠加中渲染出热闹的生机。他故意躲避开任何一点典雅的余痕,用粗糙的笔触堆垒起一种发自生命底蕴的反叛情绪,让它恣肆流淌。他没有写下半句带有宣言色彩的词句,却让人火烫地感受到生命底蕴和反叛情绪之间的天然关系。每一个读到这首诗的读者,都能直感到这一个会出事的地方,这是一个会出事的群体。
同时,在此,诗人也把自己归入这群酒徒之列。他随着他们逛荡,随着他们豪饮,随着他们大笑,在对他们的刻画中,笔底流泻出自身的生命汁液。因此,人们也能从他们了无归宿、醉步踉跄的形貌中,看到诗人当年的迷惘、郁愤和内心的骚动。
现代诗人胡风《吹芦笛的诗人》:“最异采的《透明的夜》。这是一幅色画,一曲高歌,他用着明朗的调子唱出了新鲜的力量,充溢着乐观空气的野生的人生。虽然在这里我们不容易直接和作者底情绪相触也看不到情欲去向底远景,但却预告了作者底另一视角和心神底健旺了。”
现代诗人吕荧《人的花朵——艾青与田间合论》:“在‘诗的世界’里,诗人的忧伤的灵魂寻找到了安慰与温暖,在‘人的世界’里所受的创伤也得到了医治,所以诗人的生命时时如火花一闪一般。爆发出明亮的热力的光焰;当这一闪的火光遇合着诗人的,光明的憧憬与意念中的健壮的人们的生活形象的时候,诗人绘写了一幅彩色的、活力的、充满强烈的生人气息的图画,这就是《透明的夜》。从这篇诗里,我们看见了诗人的风格的完整的光辉灿烂的一面,这是诗的异采。”
安徽大学教授方铭《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评析·现代诗歌》:“诗人选取了单纯而强烈的意象组合,以自然朴素的语言,用画面叠加的气氛和色调,渲染出苦难人种的叛逆精神和生命力度,这不仅给中国窒闷的心灵作了野性的冲击,而且给当年苍茫沉寂的诗坛带来纯新强健的生气。”
艾青(1910年~1996年),现代诗人,本名蒋海澄,字养源,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著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湛江,夹竹桃》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