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9 18:31
《逝者的恩泽》,是一篇构思缜密、想象奇崛、苦涩凄婉又情调浪漫的小说。无论它的趣味还是内在品格,在当下的中篇小说中都可谓是不可多得的上品。中篇小说《逝者的恩泽》描写了两个同病相怜的女人平淡而艰辛的生活,两个女人的博大、善良使生活变得美好。
鲁敏,江苏人,1973年生,1998年开始小说写作,迄今共创作小说120万字,现供职于南京市文联。代表作有《白围脖》、《轻佻的祷词》、《笑贫记》等,主要刊发于《人民文学》、《十月》、《当代》等杂志,已出版《戒指》、《博情书》等长篇小说。 曾获“《小说选刊》读者最喜爱小说奖”、“人民文学奖”等。2007年11月,在《人民文学》、《南方文坛》共同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上,当选“2007年度青年作家”。已出版长篇小说《戒指》、《博情书》等。 曾获第五届南京市政府艺术奖金奖、第六届金陵文学奖等,短篇小说《方向盘》入选2005年度中国小说学会小说排行榜。
故事是从新疆姑娘古丽带着儿子达吾提来苏北寻找死去的陈寅冬开始的。古丽和达吾提的到来,小镇的人才知道陈寅冬在新疆修铁路的十几年里,与一个叫古丽的新疆姑娘生活在一起,并生了一个儿子。人们以为陈寅冬的遗孀红嫂和女儿青青会把古丽母子拒之门外,红嫂却就凭着古丽与陈寅冬床第之欢时的一个细节,认定了古丽的确是陈的相好,认定达吾提是陈的血脉儿子,她就让古丽母子与自己和女儿住在一起,共同生活。古丽母子的到来,不但没引起红嫂母女的憎恶,反而感到了生活的快乐与生气。美丽率真的古丽母子不但给红嫂母子两带来了神秘鲜活的西北气息,更带来久违的陈寅冬的气息。两个不同的女人,因为同一个死去的亲人,在同一个屋檐下相敬如宾,相濡以沫,演绎了一段人间真情。敦厚善良的红嫂每天带着古丽包饺子,做汤圆,走街串巷走小生意为生,朴实清醇的青青每天带达吾提上街,哄达吾提睡觉。当得知达吾提眼睛很可能看不见时,红嫂和青青又想着用陈寅冬留下的抚恤金给达吾提治疗眼睛,而古丽认为达吾提的眼睛反正没有救了,天天想着怎么赚钱给18岁的青青找男朋友,办嫁妆,想着怎么才能给深患重病的红嫂治病。两个同病相怜的女人,没有因陈寅冬的死而大打出手,没有因陈寅冬的那笔抚恤金而你死我活,而是肩并肩的走在了一起,心连心的靠在了一起。平淡而艰辛的生活,因为两个女人的博大善良而变得美好。陈寅冬的生,成就了两个女人相识的缘分;陈寅冬的死,变成了沐浴所有亲人的恩泽。
本可能是两个女人的战争,在鲁敏巧妙的安排下,演变成了真,演变成了善,演变成了美。这似乎正在远去的民魂,在两个女人的相互搀扶下,向我们一步步走来,在最坚硬的地方,打动我们最柔软的深处,让我们也得到了一种恩泽,这个恩泽,就是真、善、美。
《逝者的恩泽》达成了一个艰巨的目标:证明善、证明人间的温暖。鲁敏充分运用了艺术家的权利:选择角度,对世界景象做出取舍;同时,她也必须善尽艺术家的义务:对她所取之景象做出有说服力的表达。《逝者的恩泽》有充分的说服力,这并非源于作者的现实感,而是源于她的眼光和语调:一种内在的宽阔和宽厚,对人的弱点的怜悯包容。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是那位不在场的“逝者”,他是弱的,他的救赎与恩泽也是软弱的,是对这人世恳切的祈求和祝福。以此为前提,鲁敏才有信心展开这个感人和温暖的故事,她之所以证明了善、证明了单纯,是因为她对人性之复杂迷离有深入和清醒的理解。
《逝者的恩泽》的构思堪称奇巧,小说真正的主人公其实就是那个“逝者”陈寅冬,他死后的故事一定是已经在他生前的脑海里想得无微不至了,他的亡故,是怀着极深的感情和极高的智慧的,他深深爱着两边的家,两边的女人、两边的孩子,又生怕他们受穷受苦,生怕他们之间有所伤害和仇视,这样的爱无法光明正大也无法照应周全,与其不体面没本事地活着爱下去,莫如永远离开他们。这个蔫蔫的却在私人生活里有奇趣的男人的死,给活着的亲人换来了在物资上的抚恤金,还有生活上女人们的怀念和相互关照,以及孩子们的光亮的未来。这样的构思所塑造的这种肉身不在场的主人公形象,无疑是这篇小说在艺术上的一个富于智慧的大手笔,没有专注而沉静的职业精神,此种灵光一闪,单靠小聪明恐怕是不能轻易捕捉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