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8 13:07

道是宏观哲学的世界观。以宏观视野认识世界,道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坐标原点。以天为道,时间为阴、为光阴,空间为阳、为阳光。用空间论道:到前、倒后、道为中,中为起点、中为空。用时间论道:倒前、到后、道为今,今为起点、今为真。语言,真通正,正月为元月、为一月;语言,元通原、圆,圆圈为零。道为坐标原点、为零、为第一个实数,倒为过去、为阴、为负方向、用负数表示、为第二个实数,到为未来、为阳、为正方向、用正数表示、为第三个实数。道是起点,没有方向;倒与到,所指的正方向相同。如果将阴阳的方向颠倒,效果同样,则“道理”通“倒理”。

中华哲学体系与西方哲学体系的差异

1、中华哲学是宏观哲学体系,西方哲学是微观哲学体系。

西方哲学以物理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从微观的视角,去认识具体的事物,再由微观视角,所获得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宏观世界。它是由微观向宏观看世界。因此西方人习惯于,由微观向宏观,书写通讯地址。

真理是人们从微观视角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原理。在微观领域,客观事物与主观意识之间是一种物理学的镜像反映。真理是客观事物在意识形态中的真实反映。不管事物的镜像多么逼真,真相永远不能等同和替代客观事物本身,只有相对正确的镜像,没有绝对等同客观事物本身的镜像。是镜像,它与事物之间就有“对错”之争。镜像本身也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所以真理是客观的,真实的,同时又是相对正确的。镜像可以无限接近真实,但永远不能等同真实。因此只有相对的真理,没有绝对的真理。

轨为规律,轨文化是语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现代哲学,在论述真理时,凭空出现“规律”一词,并借用规律,来论述真理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物理学是二元对立思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物理学注重基本定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因此西方的哲学家以物理学家居多。

中华哲学以数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从宏观的视角,去认识宏观世界,再由宏观视角,所获得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微观领域的具体事物。它是由宏观向微观看世界。因此中华文化习惯于,由宏观向微观,书写通讯地址。

道是宏观哲学的世界观,以宏观的视野认识世界,道是宏观哲学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坐标原点。时间为阴、为光阴,空间为阳、为阳光。用空间论道:到前、倒后、道为中,中为起点、中为空。用时间论道:倒前、到后、道为今,今为起点、今为真。语言,真通正,正月为元月、为一月;语言,元通原、圆,圆圈为零。道为坐标原点、为零、为第一个实数,倒为过去、为阴、为负方向、用负数表示、为第二个实数,到为未来、为阳、为正方向、用正数表示、为第三个实数。道是起点,没有方向;倒与到,所指的正方向相同。如果将阴阳的方向颠倒,效果同样,则“道理”通“倒理”。

以宏观的视野,用现代数学的基本理论认识事物,首先要对事物进行数字化处理,道、阴、阳,就是一种数字化的语言代码。古人用象数,来解说数字化的语言代码。象为表象,数为数字。阴阳有数,也有象。道是实数“零”的语言代码,“零”有数而无象,无法用镜像理论,来解释实数“零”。用数,道曰一,阴曰二,阳曰三。用象,道为零、为空无,阴爻用“––”表示,阳爻用“—”表示。

以道为起点去认识事物,即道为认识事物的方法论和观世界。若不知有道,则中华哲学无以言说。认识世界,以自我为中心,用数表象,从中间向两边擞数。从零开始,始于足下。足下为道,用数为一,其义为零。左为阴,右为阳,左右脚交替前行。偶数为阴,奇数为阳。偶数始于二,奇数始于三,依次排序。三为歧,歧通奇。

一道山,一道水。一道门,一道坎。一道菜,一道题。以山为道,山之北为阴,山之南为阳。以河为道,河之南为阴,河之北为阳。以门为道,门内为阴,门外为阳。以人为道,天为厥阴,地为阳明。以天为道,时间为阴,空间为阳。以地为道,情感世界为阴,物质世界为阳。以主要感官为道,耳听声音为阴,眼见实物为阳。以触觉为道,冷为阴,热为阳。以今为道,过去为阴,未来为阳。以题为道,已知条件为因,未知答案为果。以烧菜工序为道,生菜为因,熟菜为果。

道理是人们从宏观视角认识世界的基本原理。认识宏观世界,首先要确定认知的起点和坐标原点,道就是人们认识宏观世界的起点和坐标原点。道理是阴与阳,以道为对称中心的对称思维。用阴阳分类的方法,首先将世界划分为主观情感世界和客观物质世界。心感知的情感为思,脑认知的意识为想。思想概括了所有的意识形态。全部的意识形态,只是主观世界的一部分。主观世界不仅包括大脑认知的意识形态,还包括主观情感世界。情感虽然是主观的,但情感独立于大脑的意识形态之外。情感由心支配,大脑可以认识情感世界,调节和控制情感,但很难完全控制和左右情感。主观情感世界为阴,客观物质世界为阳,大脑认知的意识形态为道。西方的镜像理论,只能解释客观物质与主观意识之间的关联,但无法解释主观情感与主观意识之间的关联。中华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宏观哲学基础之上的思维体系,用西方微观哲学对立思维的方法,去研究中华哲学,如同盲人摸象,永远摸不出门道。

语言中,有“讲理”“说理”,也有“争理”。道理可说、可讲,只讲“有道理”“无道理”,不争“对错”,更无“真假”之说。只有争理才要争个对错。现代人翻译西方哲学时,出现了一个“真理”。它类似于“争理”,又类似于“正确”,所以其反义词,不是“假理”,而是“谬误”。道理一说就懂,不分对错,无需坚持。只有争理才会坚持,所以要坚持真理。

2、哲学的定义。

西方人用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对哲学进行定义,即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我们的语言以道为起点,去观看世界,即道观世界。道就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此类推,则中华哲学是关于道和道理的学说。

在西方文化中,没有“道”这个单词,无法直接翻译中华哲学的语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但可以直接翻译墨家思想。只有墨家思想,可以在东、西方文化之间,自由翻译。

道观世界,德观心灵。仁观人生,义观价值。阴阳客观,论道主观。物质客观,情感主观。内心情感,作主由心。仁义道德,话说四观。主流文化,全盘西化。三观求正,缺失标的。不仁独义,无道缺德。

宏观哲学思想,人们以主观虚拟的“道”为起点,去认识世界,要面对各种问题。则哲学是关于问题的学说,即关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说。提出问题俗称出一“道”题,分析问题俗称查找原“因”,解决问题俗称寻求结“果”。提出问题为首、为道,分析问题为前、为因,解决问题为后、为果。因通阴,果为阳。则中华哲学是关于道、阴、阳的学说。一道分阴阳,阴阳合之为道。哲通折,哲学是以道为起点,将事物对折,折痕为道,背面为阴,正面为阳,即万物负阴而抱阳。

文学是文化思想的艺术性创作,而哲学是文化思想的技术性探索,是从最底层的思维方式中,研究文化思想的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的技术性学科,是关于人们如何认知主、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原理的学说。人们在认知主观情感世界和客观物质世界过程中,主观情感始终伴随着人们思维的全过程,并时刻影响和左右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推理和判断。善意的同向对称思维,形成同理心推理。敌意的异向对立思维,产生逻辑推理。独自的逆向发散思维,催生出辩证推理。情商与智商相伴相生,语家与墨家纵横交错,墨家与道家相互对立,道家与语家共道连身。

客观的物质决定着主观的意识,但主观情感始终左右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情商和智商共同控制和影响人们的思想和具体行为。即物质和情感决定意识,情感和意识决定行为。脑之智,无善恶;心之志,有善恶。哲学无善无恶,宗教扬善止恶。心坏了,歹毒;脑坏了,迷盲。有脑,有心,为人;有脑,无心,为器。先有坏心,后有坏人;若无坏心,则无坏人。脑无为,心可治;心无为,天下治。

语家的道理是道、阴、阳三元哲学。阴与阳是正方向相同的因果关系,遵循对称思维和同理心推理。墨家的真理是二元、异方向、矛盾关系的对立思维和逻辑推理。道家的鬼谷理是一元、逆向的发散思维和辩证推理。道家虽然是一元哲学,但鬼谷理是真理的逆向思维。三元哲学阴与阳的正方向,始终相同。将阴与阳二者的方向,同时颠倒过来,也是一样的道理,因此“道理”通“倒理”。墨家真理的矛盾双方,相互对立,二者一对一错,刀刃向内,相互斗争。道家的鬼谷理是逆向发散思维,向外发散的都是正方向,没有负方向,刀刃向外,志向四方。刀刃向内的是斗争精神,没有方向的是无为,刀刃向外的是无所不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用二元对立思维的哲学思想,将墨家二元哲学的异向对立思维与道家一元哲学的逆向发散思维,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对立统一”哲学理论体系。对立是二元哲学,统一是一元哲学。语家哲学思想的基本原理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指“道”在阴阳之间。阴与阳之间是同向因果关系,二者的思维方向相同。道理是以道为对称中心的同向对称思维和同理心推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与语家哲学的中庸之道,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哲学思想和思维体系。思维方向相同的中庸之道和思维方向相异的唯物辩证法。中庸之道与现代数学的思维一致,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物理学的思维一致。人与人之间,方向相同的是同志,方向相反的是对头。志同道合的是语家思想,相互碰撞、相互对立的是墨家思想,分道扬镳的是道家思想。

传统思想简介

宇宙生成论有物混成》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谁之子;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太上老君,大道之主宰,秉生成之柄,镇造化之源,在天为众圣之尊,在世为万教之主。

太上无形无名。无极无上虚无自然。大道出于造化之前。上古同尊,百王不易。

“道散形为炁,炁聚形为太上老君”。——《老子想尔注

至道弘深,混成无际;体包空有,理极幽玄。

早在先秦时古人就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主要集中在《老子》和《庄子》等著作中,特别是以《管子》四篇(《心术》上、下、《白心》、《内业》)为代表的“精气”说将老子的宇宙论思想向纵深度发展,不仅讲“水本原”、“精气”说,还讲“静因之道”的反映论。另外,在《太一生水》中也表现了宇宙论思想。

我国古代讨论宇宙结构的三大学派—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中,只有宣夜说以鲜明的立场阐述了宇宙的无限性。

早在抗战时期,金岳霖就在《论道》等书中,将无极太极、动静、无有、混沌等范畴组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系统,全新地改变了传统形上道论的内涵和面貌。

宣夜说是我国历史最有卓见的宇宙无限论思想。与浑天说、盖天说以及西方古代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将天体看作一个坚硬的球壳部不同,宣夜说认为大道演化的宇宙是无限的,宇宙中充满着气体,所有天体都在气体中漂浮运动。日月星辰的运动规律是由它们各自的特性决定的,绝没有坚硬的天球或本轮来束缚它们。宣夜说打破了固体天球的观念,创造了天体漂浮于气体中的理论,并且进一步认为连天体自身、包括遥远的恒星和银河都是由气体组成的。这些看法与现代天文学的结论有着惊人的相似,这是非常难得的。此说相传出自殷商。

长庐子》认为日月星辰也是由气组成的,只不过是发光的气。《列子天瑞》云:“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人们熟知的成语故事“杞人忧天”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据《列子·天瑞》篇记载,有位杞国人听说日月星辰是在天空飘浮的,便“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劝杞人的人,提出了“日月星辰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即不但天空充满气体,连日月星辰也是气体,只不过是发光的气体。后来的宣夜说学者还提出地体会坏,天地也会坏,但是用不着担忧。可知宣夜说认为地球本身与日月星辰一样,都是太空中的天体。

战国时期的《庄子·逍遥游》论述得比较有代表性:“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有至极邪?”即天空中的深青色,难道是其真正的颜色吗?它的广阔遥远难道没有极限吗?用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宇宙无限的认知。庄子还用汤与棘的对话表达了自己对宇宙无限的认定:“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即上下四方有极限吗?没有极限之外还是没有极限。

战国时代的宋鈃、尹文学派也是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气”或“精气”构成的,如《管子·内业》所说:“凡物之精,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名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屺。”即宇宙万物的本原为“气”。阴气阳气相互作用,在地化生五谷,在天为日月星辰。阴气阳气充塞于天地之间,称之为鬼神;懂得阴气阳气运行规律的人,称之为圣人。气有时光辉照耀,好象升腾在天;有时隐而不现,好象没入深渊;有时滋润柔和,好象潜伏入海;有时高不可攀,似在峻岭重山。宣夜说认为,气无处不在,是化生天地万物的本原。日月星辰包括地体自身,都漂浮在气中。

我们从《黄帝内经》中也可以看到宣夜说的某些思想痕迹。例如,《六微旨大论篇》云:“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这里对天的看法,比作”迎浮云’‘,’‘视深渊”,又说是“莫知其极”。这些说法与郝萌所传的宣夜说颇相近。又如《五运行大论篇》载:黄帝问:地是最下的吗?岐伯说:地只是在人的下面,在太虚的中间。黄帝又问:太虚是空的,地是怎么停在中间的呢?岐伯说:‘“大气举之也。”〔‘太虚充满大气甲大地浮在其中,可想而知,日月星也只能飘浮在其中。这种观点与宣夜说观点相一致。

《晋书·天文志》记载了:“宣夜之书亡,惟汉秘书郎郄萌记先师相传云:‘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瞀精绝,故苍苍然也。譬之旁望远道之黄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窈黑,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是以七曜或逝或住,或顺或逆,伏见无常,进退不同,由乎无所根系,故各异也。辰极常居其所,而北斗不与众星西没也。摄提、镇星皆东行,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迟疾任情,其无所系著可知矣。若缀附天体,不得尔也。’”即天没有形质,仰头观望,又高又远没有极限,眼睛艨瞀而无法看清楚,故天苍苍。比如向四围远望之黄山而全都是青色,俯察千仞之深谷而都是黑色,青非真色,而黑也没有实体。日月众星,自然浮生在虚空之中,其运行其留止全都须气来维系。所以七曜或者流逝或止住,或者顺行或者逆行,伏藏与显现没有常规,进与退不走相同的路径,是因为没有根系,所以各不一样。北极常居其所,北斗不与众星向西隐没。摄提、镇星全都向东运行行,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迟缓与迅疾任随其性,其没有根系明显地可以知道。如果被缀附于天体,则不能够如此。也就是说,浮游在太空中的日月星辰,其行其止全都由气统摄着。如果缀附在天壳上,则不能如此游动。《晋书·天文志》还记载了东晋虞喜安天论》所说:“言天体者三家,浑、盖之术具存,而宣夜之法绝灭,有意续之而未遑也。”即论述天体的有三家,浑、盖之学术都存在,而宣夜学说却绝灭了,有心补遗接续这一学说却没有闲暇做到。虞喜还说:“宣,明也;夜,幽也。幽明之数,其术兼之,故曰宣夜。”宣,是明;夜,是幽。幽明之数,其学术兼而有之,故称“宣夜”。杨泉在《物理论》中进一步指出:“夫天,元气也,皓然而已,无他物焉。”还认为银河也是气,并从中生出恒星来,“气发而升,精华上浮,宛转随流,名之曰天河,一曰云汉,众星出焉。”虽然宣夜说是一种十分先进的宇宙学说,但没有数学模型,实用价值不大。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种宇宙模型,一种是盖天说,一种是混天说。“盖天说”就是天圆地方,所以所有的皇宫都按照这种结构来建造的。《灵宪》认为,大道演化的宇宙最初是一派无形无色的阴的精气,幽清寂寞。这是一个很长的阶段,称为“溟滓”。这一阶段乃是道之根。从道根产生道干,气也有了颜色。但是,“浑沌不分”,看不出任何形状,也量不出它的运动速度。这种气叫做“太素”。这又是个很长的阶段,称为“庞鸿”。有了道干以后,开始产生物体。这时,“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地配合,产生万物。这一阶段叫做“太玄”,也就是道之实。《灵宪》把宇宙演化三阶段称之为道根、道干、道实。

总之,张衡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认为宇宙并非生来就是如此,而是有个产生和演化的过程。张衡所代表的思想传统与西方古代认为宇宙结构亘古不变的思想传统大异其趣,却和现代宇宙演化学说的精神有所相通。

解道

用《道德经》释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将事物整体视为起点和坐标原点,事物整体为道、为一。以道为起点,再将事物一分为二。道、阴、阳,合之为三。将这种三元哲学的认知方法,去认识世间万物。事物的负面为阴,正面为阳,则万物负阴而抱阳。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此文载自于老子另一著作《清静经》。

【注译】 老君曰:老,乾阳也;君,性王也,曰,说谈也。

“大道无形”:“大”为无外,“道”为至善,“无”是无极,“形”是踪迹。夫“大道”,本鸿濛未判之元气,有何形质之见焉?

“生育天地”:“生”为生化,“育”为含养,“天”为阳气,“地”为阴气。

“大道无情”:“道”本属先天,无声无臭;“情”本属后天,有作有为。以无情化大爱,无情是无为之道也。

“运行日月”:“运”是旋转,“行”为周流,“日”为金乌,“月”为玉兔。日属离卦,则有寒暑之来往。月属坎卦,则有消长之盈亏。在人为圣日圣月,照耀金庭。

“大道无名”:“名”是名目。先天大道,无形无象,有何名字,强名曰道。

“长养万物”:“长”为长生,“养”为养育,“万物”泛指一切事物。

道与意识

“道”是推动宇宙运行最根本的规律,是“天”的意识,它不受时空的限制。

意识分为意和识,意就是思考,就是基于概念达成目的的过程,识就是感受,就是诠释概念的过程。

当我们去思考“道”时,它从一个巨巢中生生不息,于是万物生,当我们去感受它时,天人合,于是万物静。

道是宇宙最根本的力,它无时无处不在,它超越时空,即在变又不变,若一定有规律则“大道至简

人脑是小宇宙,人有意识,而天也有意识,意识并非物,天的意识和人的意识没有分别,都从于道,人的意识和天的意识是纠缠在一起的,所以你的想法一定有天的烙印,你的命运同样也不全由你掌握。

道即太上老君

老子想尔注》:“道就是太上老君”。

太上“散”为混沌元气,“聚”为无极大道。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身”。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祖宗,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终乎无终,穷乎无穷。

太上体自然而然,在乎三清之前,象帝之先!

道祖为万法之王,玄之又玄,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即是先天一点真阳之光。以道心观天心,真阳发动处,当用之时,元神,元炁,同称谓玄元气,谓玄元神,谓玄又玄。静者为性,动为元神。

宋仁宗御赞曰:大哉至道,无为自然。劫终劫始,先地先天。含光默默,永劫绵绵。

百王取则,累圣攸传。万教之祖,玄之又玄。

“道”是天地之始,是万物之母。是宇宙的万物的始基。是永恒、绝对的形而上存。它不能被言说,也不可被命名,如成玄英说的:“三绝之外,道之根本,所谓重玄之域,众妙之门。意亦难得而差言之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要有道必然要有另一个产生任何一个道的根源此即为一切道的根源简称宇宙根源、而万物之道即为常道之“道”,产生宇宙一切道的根源即为“非常道”,此为表达而用的字之名,有常名即为“道”这字、无名即为“非常道”之无表达之字而无正常名。

道,非道,亦非非道。道只是古人为了方便而使用的一个名称,简而言之,道只是一个名称,只是一个字,而不是道的本质,道的本质是天地自然之理。

道教阐释

鸿蒙未分,化元光一道,乃太上先天原始之祖炁也,称名曰道(太上无极大道)。第一化先天教主,元始天尊;第二化玉宸道君,灵宝天尊;第三化太清圣主,道德天尊。此乃道生一,一生化二,二生化三,三生化万物。阴抱阳,生天地万物,生圣,生贤,倶以从道而生,生生化化,无极无穷之妙哉。

太上老君开天经》讲得非常清楚,未有天地时,那时无天无地,无阴无阳,无日无月,无晶无光,无东无西,无南无北,无前无后,无圆无方,百亿变化,浩浩荡荡,无形无象,自然空玄。穷之难极,无量无边......唯吾老君,犹处空玄寂寥之处、玄虚之中,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若言有,不见其形,若言无,万物从而生。而后,“八表之外,渐渐始分,下成微妙以为世界,而有“洪元”。

太上老君开辟天地的历史(无极过渡太极):洪元→混元→太初→太始→太素→混沌→九宫→元皇→太上皇伏羲......

道教之“道”来源于道家之“道”。与道家相比,道教的道论除了将“道”宗教化、人格化之外,在理论上最重要的特点是“道气论”的架构,突出“气”的作用,通过道生气、气生万物来解说道生万物的历程和万物在形质上差异,同时通过道体有无、道气关系、道性与人性等问题的思辨,为自己的“与道合一”的信仰和“返本归元”的修道理论服务。缘起论是佛教的理论基础,大乘佛教一方面以般若智慧的荡相谴执来否定任何终极实体及其生成作用的存在,同时也提出佛性的观念为成佛的宗教目标和实践服务。在唐初佛道二教之争中,佛教曾对道教道论在道体、道气问题上的理论缺陷大加驳斥,如法琳《辩证论》中的《气为道本论》认为道教大谈气化万物,只知道阴阳之气是天地之本,万物之根,天下只有一气,而没有什么道,以道教的气化思想否定道教道体的存在。佛教的批评迫使道教对道体、道气等根本理论问题加以反思和建设,促成了隋唐道教重玄学的产生和发展。隋唐重玄学的代表人物成玄英吸收佛教思想,以“非有非无”释道:“言道之为物也,不有而有,虽有不有,不无而无,虽无不无。有无不定,故言恍惚。”道不仅成为极为抽象的存在,而且这种存在也在有无双遣中趋向消解。在佛教义理的影响下,唐初道教形成了佛教味颇浓的道派重玄派,其代表人物有成玄英、王玄览等,其主要特征是援佛教的玄、空等思想阐释老庄哲学,从而论述道教之“道”。成玄英认为道的本质即是“虚玄”,王玄览在《玄珠录》中更明确阐发道体空、玄的思想:“道体实是空,不与空同。空但能空,不能应物;道体虽空,空能应物。”“至道不可得,还是至道空。”

中国道教虽多融摄佛教,越来越近似于佛法,但尚保留自家传统的特点,在哲学尤对自心的认识上,其说始终较佛学为粗浅。中国佛门中正统人士,对道教历来持批判态度,以《楞严经》十仙之说为据,批评道教执着于肉体或虚无,落于有、无二边见,虽精勤苦修,而不得真出生死,仅可成仙生天,终不出三界,斥为“守尸鬼”、“落空亡的外道。”道教中人,自晚唐以来率多出入于佛、道间,融会道、禅,由道归佛,成为普遍的趋势。 从神为主宰、其用神妙的传统立场出发,道教不断受佛家万法唯心说的影响,越来越重视心、神。南北朝所出道书中,便像佛教一样,将众生生死轮回的原因归诸于自心。《济众经》说:“五种絪煴(五行),聚而成体,会其宿业,因而受识,轮转其神,有其生也。因识受染,流入恶缘。”谓因宿世心识受污染,才因宿业而投胎受生。《太上老君内观经》说:“人以难伏,唯在于心,心若清净,则万祸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沉沦恶道,皆由心也。”该经甚至把心等同于出生、主宰万物,本不生灭的最高存在道:“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道教对道的认识,也是从人身小天地有无形的主宰,类推出宇宙大天地有无形的宇宙精神为主宰。后来内丹学对心、神作了进一步分析,从本体论、体用论再度分开后天的识神与先天的元神,或妄心与真心,只以元神、真心为“本来真性”,此物本不生灭,超出生死,为道、金丹的同义语。其说与禅宗的心性论甚为相近,道教中人亦常和会释道二教乃至儒释道三教的心性说,说人的元神、真性,道教称为道、金丹,释氏称为圆觉,儒家名为太极,本是一物,“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其受佛家尤禅宗影响之迹,灼然可见。

描述

道:分道之本,道之末(左右之道),后天道。

道可道、非常道,道有先天道亦有后天道,而道之末即为“道”自已的变化和接触改变的运化,先天之道表现为:无中生有,有中改而变、变可异亦可无,道之本和后天道同时含左右之道合而为一,道之末的变数无穷无尽。道:无所不包、无形无象、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有变则正之、过而变之亦可过而不变,意思就是道在世界里是无尽的,另一个意思是道可因选取对象的不同和背景的不同而改变道的性质和所属范围。无“道”自已的变化和接触改变的运化之道即为该范围内的道,道的基本组成,分道之本和后天道、抽象的分为后天道、道之末和道之本。原来的道之本和后天道组成的道有所变后则为新环境的新道,新道亦分先天之道和后天之道,而原道则变为道之本、新道变为后天道,如是渐进循环。道若不变即“道”没有自已的变化和接触改变的运化则为一个道、道若有任何变则此“道”变为道之本而此“变”则为道之末,道之末根据先天之道决定后天道,所以此“道”有变则先出道之末而现道之本再定后天道,后天道是道之本的表现,先天之道是后天之道的必需和根源。若能把先天道与后天道运化以至身与环境运化同一、名为得道,若能把先天之道与后天之道运化出来则为得道之一、因道之末变数在不同道中的特异性所以为“之一”。

一切道的根源和道的基本组成来看,根源产生第一个道之末、而后现先天道、第三个定后天道,另一方面拓展到道的变化情况来说、“道”产生第一个左右之道,而第二个定”新道“即新的道之本和后天道,而新道继续遇到”变化“变成又一个道,如此模式循环,这便是全部道的变化的总体概括。这两方面的综合变化即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当然老子此话是建立在以“1”为基本单位,道为根本、一为变化的基础、二为基础变化、三为全部的总体变化。

若人真要明道,先离道名,既离道名,唯有体会,既有体会,体道同一,体会已过,道之背景若有变,则体会不存,体道已同,已无同与不同,无彼无此,无我亦无道,身体自己已如此,名为得道。实得所体会而可思所变。

道之本

(先天道)

道之本者,自然也。自然者,它自己如此,即无一切它自己之外的心意神和接触改变的运化。

以此,故道经佛经,皆千说万说,无为、无往、无相、无体、无有、无无等等。只是让学者,不要以自己的心意神去改变道的运化。见如不见,闻如不闻,知如不知,觉如不觉,有而当其无,尽量减少参与,以至于我无为而道无所不为。自然而然运化以至身与自然运化同一,名为得道。

道之中

(后天道)

道之中者,自然也,自然者,它们(他们、她们)自己如此,即无我自已的心意神和接触改变的运化。

后天之道,源自先天之道,后天之道是先天之道的表现。先天之道表现为:

无中生有,有中反无。

柔弱胜刚强,以德而化,天下归。

势未成,需静守,势已成,自向前。

阴阳反复。

阴阳相合。

瓜熟蒂落。

功成身退。

等等。

道之末

(左右之道)

道之末者,自然也,自然者,它(他、她)自己如此,即有我与它(他、她)的心意神和接触改变使它(他、她)形成现在、过去、未来的运化。

此道者,道路之道,道理之道,人道之道,商道之道,诡道之道,孝道之道,君臣之道,知道之道,等等不可尽言。此皆人与事物互相左右影响改变之道。

内容

道,为中华哲学独有的宏观哲学思想,对哲学理念、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影响甚巨。道,哲学含义丰富而复杂,在不同情况下所说的道含义往往不同。道字的最初意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做事的途径、方法、本源、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和原则等等。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大义是说:道,可以说,可以名,义不是我们所说的一般有名有象事物,因为那不是永恒的道。大道产生於天地之先,是开辟天地之始;大道产生於万物之前,是生育万物之母。所以这个“道”,难以彻底讲述出来,只可以直观体验。同时也说明,“道”不是口头上的空谈,而是实际的存在。

《庄子·缮性》:“道,理也。……道无不理”。《管子·君臣上》说:“别交正分之谓理,顺理而不失之谓道”;“夫道者虚设,其人在则通,其人亡则塞者也,非兹是无以理人”。《韩非子·解老》以“道理”并提,认为“道,理之者也”,“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管子·任法》篇中说“故法者,天下之至道也”,这个“道”是政治原则;《周易大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道又是指基本规律。此外春秋时期也还有“天道”的说法,《春秋左传》即记载子产说过“天道远,人道迩(近),非所及也”,“天道”即天之道,特指与天象有关的自然规律。老子之道的含义在保留道的多种多样的同时。他更把道作为产生并决定世界万物的最高实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除了自然之道外,老子之道有时又在社会人生之道、致知之道的意义上使用,即分析人生、获取知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以上这些有关“道”的说法,可能分别代表道的不同的含义。广而言之,天下的“道”只有一个,故老子说“独立而不改。”俗语云:“条条大路通北京。”即是说“道无不在”,无所不通。

经商有“生财之道”,企业有“经营之道”。健康有“卫生之道”,生活有“养生之道”,做人有“处世之道”,《庄子》甚至说“盗亦有道”。俗话说:“各有各的道。”可见这个“大道”与人生关系之密切。

人在道中,而不知道之存在,好象鱼在水中,而不知水之存在一样。所以许多人生活之中,到处都有“道”的存在,可“百姓日用而不知。”

修道

“道”是世界的万物的始基。它是最初的存在;是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说、不可思议的一种实在。道本身是不可描述的、没有任何属性的抽象实体,但是,人们在说它时给它附上了各种属性,如全智、全能等等。由此,便产生两种道:一个是无属性、无差别、无制限的道,称为不可说“道”这种道只可直观体显与体悟;一个是有属性、有差别、有制限的道,称为可说的“道”。恒道是绝对的实在,是万物的本原和规律;而非恒道则是经过人主观化了的恒道,是一种现象或经验的东西。“道”即是道体,是一形而上意义的实体,道体并不是孤悬独存,与世间截然分离的,”道“是超越时空等一切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间,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道体本身所涵蕴的性质,正是世人进行自我修养的依据。

概念

字义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基本范畴,道包含天道、人道、地道等。老子所说的“道 ”有以下几层意思:第一,世界的本原(本体),世界由以出发、由以产生的基础;第二,世界的本质或世界之所以然,也即世界面貌(世界的具体现实性)的决定力量,第三,世界形成、产生和发展全部历史的述说,也即对道以自身为本原、以自身为本质的自我产生、自我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完成的全部历史的述说。

“道”生成演化万物就属于“宇宙论”问题;“道”决定万物的存在就是“本体论”问题。老子的论述虽然相当简洁,却已把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提出来了,这是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突出贡献。

简言之,“道”:一.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这也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二.自然规律;三.人类社会的一种规则、法则。“道”作为世界之不同于一般的“有”,也不同于一般的“无”,它既有“有”的一面,又有“无”的一面,道是“有”与“无”以及一切万事万物的统一。

道与德的关系

道是“一”之上,形而上的形而无上,不可言说者,为体。 德是道所衍生的万物一切,事物的存在规律,为用。

先秦思想

《庄子·缮性》:“道,理也。……道无不理”。

管子·君臣上》:“别交正分之谓理,顺理而不失之谓道”;“夫道者虚设,其人在则通,其人亡则塞者也,非兹是无以理人”。

《易传·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

韩非子·解老》以“道理”并提,认为“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故曰:道,理之者也”。可见,先秦思想家已经普遍在使用“理”解释“道”。

解字

从“之”,从“首”。释义:之首、为首、首先、开始、开口、第一、起点、坐标原点、现代数学为“零”、为无、为空。传统文化自然数始于一,现代数学自然数始于零。

从郭店简文的“道”(从“行”从“人”,“人”在“行”中),甲骨文中已有相应的“道”字。石鼓文金文的“道”字,“行”的中间是“首寸”(头与手)或“首止”(头与足),实属“人”形的繁化。字形而言,“道”是一个人处在十字路口的情形,字形本意更像是“置人于路”之指事,而非所行之路之象形。凡是自主上路的,作“蹈”解;如果是引人上路,则作“导”解。

简史

老子论道

老子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二十五章)

道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理论基础,是以宏观视野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坐标原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传道就是传授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方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德经〉(四十二章)。将事物整体视为起点和坐标原点,事物整体为道、为一,则道生一。以道为起点,再将事物一分为二,负面为阴、正面为阳,则一生二。道、阴、阳,合之为三,则二生三。将这种三元哲学的认知方法,去认识世间万物,则三生万物。事物的负方向为阴,正方向为阳,则万物负阴而抱阳。事物本体的道,与事物的负面、正面,是同体共“生”的关系。一个“生”字,贯穿了,认知事物的全过程。负面(阴)和正面(阳),是同对、同错的对称关系,且二者的角色可以相互交换。如,周易就用“全、空”的异体字“乾、坤”,将天地的阴阳,进行颠倒。语言:天为“空”,世间万物“全”在地上,则地为“全”。地见阳光就明亮,则地为“阳明”。天为“决”,“决”通“厥”,则天为“厥阴”。成语:颠倒乾坤,其本义是“颠倒全空”。

也有人说“道生一,一生二”,意思是指,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产生了本源之气,这个本源又分化为阴与阳这两种气。在这种情况下,道即是无,也就是谁也不知道,谁也不能够定性,也就是未知的神秘的。因为道的未知特性,故越是给道下一个结论,那么就越是错误的。在“道”代指未知事物的情况下,“道生一,一生二”这句话,常被人认为“一”即指本源,这个“本源”,被许多人当作了已知的、可解释的、可定性的“道”。这个“一”所代指的道,就成为阴阳家关于道的学说,它是许许多多的道学说中的一种。

道论演变

略后于老子的范蠡,把天道看成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他认为,人事必须“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违反客观规律,必然招致灾祸。“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他说的天道主要指阳至而阴,阴至而阳,盈缩转化,周旋无尽的矛盾运动法则。天时于己不利时要主动退避,天时对已有利时要积极进取。范蠡说“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国语·越语下》)。他主张适时积极进取,对老子贵柔守雌的思想又有所批判和修正。

庄子是战国中后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道是世界的终极根源,是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的宇宙本体,否认有超越于道的任何主宰。他还认为不可能给道提出明确的规定,“道不当名”,“道昭而不道”,即使取名为道,也是“所假而行”。所以只能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对于庄子的道,当前学术界有人认为是独立自存、超越时空的绝对精神,并以《庄子》书中“物物者非物”之语为根据,证明道是非物质性的造物主。也有人认为道是指具有无限性和永恒性的、产生了天地万物并存在于其中的物质本体,并以《庄子》书中“通天下一气”之语为根据,说明道就是物质性的气。大多数学者认为庄子夸大了世界本原的神秘性,并把事物的相对性绝对化了,否定事物之间的差别,表现为相对主义,他的道论具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

韩非提出了关于道、德、理三者互相关系的学说,辩证地处理了它们的关系。他认为,“道者,万物之始,……万物之源”,是“万物之所以然”、“万物之所以成”。把道视为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天地万物存在与发展的总依据。他还认为,“道”是终极范畴,是万物的普遍规律。而万物的特殊本质就是“德”,“德者,道之功”,万物的特殊规律就是“理”,道是“万物之所稽”,“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把道、德、理的关系视为物质世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统一。

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所著《易传》也提出关于道的学说,认为道就是对立面相互转化的普遍规律。《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把一阴一阳相互转化视为道。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把道视为无形的抽象规律,与有形的具体事物区别开来。

到宋代,张载以道为气化的过程,说“由气化,有道之名”;程颐朱熹则以道为理,表现了气本论与理本论的不同。

特征

道的主观性。事物的阴阳是客观的,但道是主观的,它是主观意识认识客观万物的基础,道是第一个自然数,它就是主观意识的自然。老子说,“道法自然”。是指人们用“道”的方法,去认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认识世界的方法,即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观察事物认识世界,即人们的世界观,则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观。现代数学是以坐标原点为起点(或参照物)去认知事物。人们在画实数坐标轴时,在确定坐标方向后,首先确定坐标原点,再标明负数,然后标明正数。它与我们民间习俗的理念完全相同。民间习俗的座位顺序,首先在正中间,确定第一个数,再向左边,确定第二个数,然后向右边,确定第三个数。依次类推,偶数在左,奇数在右。左通昨,右通幼。昨天为过去,过去为阴。幼儿为未来,未来为阳。则偶数为阴,奇数为阳。将二者的理念进行整合和类比,就能得出如下结论。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观。用宏观的视野认识世界,是以现代数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人们以道为起点和坐标原点(或参照物)去认知民间万物,道本身的含义为零,传统民俗用“第一”来表示。左方向以“第二”为代表,用阴来表示。右方向以“第三”为代表,用阳来表示。零、负数、正数,代表所有的实数。则道、阴、阳,代表所有的实数。民间敬香的习俗,第一支香插在中间,代表现在的心意“到”了,“到”通“道”。第二支香插在左边,代表过去的情谊。第三支香插在右边,代表未来的怀念。现在、过去、未来,代表所有时间的实数轴。则数以三为全、为极、为大。

道的普遍性。以宏观视野认识事物,首先要确定坐标原点。起点的普遍性,决定了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象泛滥的江河,到处流淌,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有道的存在。道无时不在,“自古及今,其名不去”,道是永恒存在的。道的普遍性决定了它的巨大的包容性和蕴含性。“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它把大江大海都能包容,可见它的普遍性与无限性。“上善若水”,“水几于道”。水是普遍存在的,当然道也是普遍存在的了。

道循环往复。道的运动过程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道永恒存在,运动不息,循环运行。“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从起点离开,越离越远,达到一定限度,又返回来。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循环往复的运行,没有衰败的时候。它总是从起点开始,最终又回到起点,形成一个圆圈。这与太阳一天的视运动形成的圆圈是很相似的,也与一个太阳年的周期类似,二者存在着同构性。东西南北的方位顺序,与春夏秋冬时间顺序相认同。空间联系着时间,时间联系着空间,时空是统一的。用道将时间与空间,相连接,时间为阴,空间为阳。

道是三元对称思维。“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与阳是以道为对称中心。用语言来释道。一切从“知道”开始。“知道”(开口说话),“不知道”(闭口不说)。将世间万物,一分为二,未知(不知道)为阴,已知(知道)为阳。道就是“知”与“不知”的分界线。“不知道”为阴、为因,“知道”为阳、为果,为明了、为答案。“不知道”为无知,“知道”为有知。不知道的事物有“对错”之分,知道的事物也有“对错”之分。则道与道理,只论“有无”,不论“对错”。学习是知道的主要途径,其次是个人的实践认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方法,是认识事物的理论基础,是以宏观视野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坐标原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观。传道就是传授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方法。个人知识的起点为空、为无,则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

道无为。现代数学以零为起点和坐标原点。零是第一个实数,其本义为空、为无。无为是道之子,它是道的本性,道的体现。天道自然无为,道“无为而无不为”。它什么也不做,但是什么都做成了。天得到它,变得清朗;地得到它,变得宁静。无为的思想贯穿《道德经》全篇。老子把道的自然无为,转化到人身上,要求人们象道那样自然无为。他指出“为无为,则无不治”,人们只要坚持无为的原则,什么事情都能办好。

道虚。虚是道的状态,它无形无象,无处不在,没有边际。它又无时不在,主观认识客观万物之始,它是坐标原点,它是最大的虚空。它产生而识万物,也是认识万物的主观之始;主观上,道是实数“零”,客观上,“零”是第一个实数。道虚的作用就是无的作用。它能理解万物的阴阳,协调万物的关系,与万物混而为一。

老子思想

老子,姓李,名耳,亦称老聃,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道祖。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已难以详考。从老子的家世来看,他的先辈做过太史、太卜一类的官,在身份上接近于卿大夫,属于贵族中上层。老子的原籍是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但由于周王室太史一类的官职是世袭的,因此,老子很可能出生在洛邑。年长后,老子任周王室的守藏室史(管理图书典籍的官吏)。在这里,他潜心于书籍之中,见闻广博,熟悉旧的典章制度,通晓历史,对人世有了更深切的认识,进而形成深奥、玄妙的思想体系

按照司马迁的记述,老子也许像许多正直的大臣一样,向周王上过治国的策论,此时的周王已没有重振王权的伟大抱负,考虑的只是如何除掉有不臣之心的王室异己,如何在各诸侯强国间巧妙周旋,以图苟且偷生。老子是个智者,当他的理想无法付诸实施时,不像有些大臣那样卷入王室的是非之争,从而招来杀身之祸。他埋头读书,接待一些像孔子一样的求学者,清谈远离现实政治哲学命题

老子综观历史祸福成败,融汇各种学问,创造出自己的学说。在他的思想学说中,“道”是他经常谈论的。他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根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道”究竟是什么?按他的话讲是一种“视而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的“先天地生”、“惚兮恍兮”、“寂兮寥兮”、“不可名状”的精神实体。“道”创生了万物,“万物”创生以后,要守住“道”的精神,依“道”而行,应该顺其自然。人们把以老子为宗的学派称为道家学派。

老子思想中包含有朴素辩证法的因素,“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对立面可以转化。老子还说,“道”具有“有”和“无”两种性质,并用生动的事例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他说,一个杯子,因为中间是空的,才能产生盛物的作用;一间房子,也是因为它的“无”,才能产生居住的作用。由此可知,“有”之所以能给人便利,全依赖“无”发挥它的作用。仅有“有”,是发挥不了大用处的,惟有“有”与“无”配合才能产生大用。《道德经》,又名《老子》,传为老子所作。虽只有五千言,其中哲理却博大精深,能参透玄机者,可称得上是得道高士。老子见周(东周)室将乱,于是骑着青牛,从洛阳往西,出函谷关而去,不知所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