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溺

更新时间:2023-01-30 21:01

出处

唐 徐锷 《大宝积经述》:“大乘章句,义不唐捐;小品精微,拯无遗溺。”

《素问·宣明五气论》:“膀胱…………不约为遗溺。”

《灵枢·本输》:“虚则遗溺……。”可见遗溺以虚证多见。其证包括睡中经常尿床,或昏迷时小便自遗,或清醒时小便自出,或溺频而难以自禁等情况。

《景岳全书·杂证谟》:“遗溺一证,有自遗者,以睡中而遗失也。有不禁者,以气门不固而频数不能禁也。又有气脱于上则下焦不约而遗失不觉者,此虚极之候也。”

《类证治裁》卷七:“大抵遗溺失禁,由肺肾膀胱气虚。肺虚,补中益气汤五味牡蛎;肾虚,菟丝子散;膀胱虚,固脬丸;挟寒,家韭子丸;挟热,白薇散;滑脱,秘元丹牡蛎丸;命火衰,右归饮、巩堤丸。”

《景岳全书·杂证谟》指出:“有热客肾部而遗尿者,……其证发热作渴,或时闭涩,或时自遗,或阴挺不能约制。午前小剂补中益气加黑山栀;午后大剂生料六味丸五味子,常服自效。夏月暑病遗尿者,白虎加人参汤。一服即应。有先因病淋,服利药太多,致溺不禁者,补中益气稍佐熟附子。有所伤损,污血畜于胞中,亦令遗失,鹿角屑炙黄为末,和桃仁等分,酒调三钱。咳而遗溺,属膀胱,茯苓甘草汤;不应,五苓散。小儿胎中受冷遗尿,一味补骨脂,炒研,临卧红酒调服,即不遗。”亦可用桑螵蛸肾气丸金樱子、补骨脂等方治疗。参见遗尿、小便不禁条。

解释

遗溺(遗溺)见“ 遗尿 ”。

1、谓遗漏沉迷不悟的人。2、病证名。又名遗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