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章邯书

更新时间:2024-07-14 21:50

《遗章邯书》是秦代陈余创作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援引了秦朝历史上的名将白起蒙恬功高身亡的可悲事实,隐晦地提醒了章邯。接着指出章邯的处境较之白、蒙更为严重,他是无法逃脱“有功亦诛,无功亦诛”的厄运的。得出结论: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出路:与起义诸侯“约共攻秦,分王其地”。

作品原文

遗章邯书1

白起为秦将2,南征鄢郢,北阬元马服3,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4,北逐戎人5,开榆中地数千里6,竟斩阳周7。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

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8,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9,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却10,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11。

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持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当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熟与身伏鈇锧12,妻子为僇乎13?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遗:赠与,给。章邯:秦国名将,后投降项羽,封为雍王。

2.白起:泰国名将,善用兵,曾为秦国打拼天下,攻城略地七十余城,因与秦昭王意见不合,被赐剑自杀。

3.阮:坑杀。阮,同“坑”。马服:即马服君赵括:长平之战役,秦军坑杀马服君降卒四十万人。

4.蒙恬:秦将,屡有战功,曾率军十万,北逐匈奴,并修筑万里长城,后秦二世即位,被赵高陷害而赐死。

5.戎人:时指匈奴。

6.榆中:古地名,榆林塞,今为内蒙占鄂尔多斯,黄河北岸。蒙恬率军士累石头筑城,树榆林为寨。

7.阳周:秦县,今陕西安定县北四十五千米。蒙恬被诬陷囚于阳周。

8.赵高:秦始皇的宦官。素谀(yú):一向蒙蔽。

9.塞责:搪塞,推卸自己的责任。

10.多内却:此指章邯与赵高之间关系不好,多有过节。却,与“隙”相通,指裂痕,有间隙,仇怨。

11.无愚智:即无论愚蠢还是聪明的人。

12.鈇锧:腰斩之刑。鉄(fū),同“斧”,锧(zhì),同“质”,斩人之砧。

13.妻子为僇(lù):指妻子家属一同被株连杀害。僇(lù):同“戮”,即戮杀。

白话译文

白起是秦国的著名将领,曾率军南征楚国的鄢城与郢都,北战赵国,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军士,为秦国攻城占地无数,然而却被害赐死。蒙恬是秦国有名的大将,曾率军北驱追赶匈奴,保卫了边疆,开拓了榆林地区几千里的土地,也还是被囚禁于阳周赐死。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他们的功劳太多太大了,秦国不能按照其功劳大小来分封,于是就借故把他们杀害了。

如今将军担任秦国大将已三年了,打战之中所损失的兵将数以万计,而诸侯与义军并起,日益增多。那个赵高在朝中专权,向来只会对上蒙蔽、献媚秦二世,对你陷害。如今事情危急了,也害怕被秦二世胡亥诛杀,于是想借故来诛杀将军你,以便搪塞真相,推卸他的责任,派遣其他人代替你的职务,避免他自己的祸事。将军你长期在外行军打战,而赵高与你多有过节,日久恣意使坏于你,这样你有功劳会被诛杀,无功劳更是要被诛杀的。而且,天意要灭亡秦朝的,无论是聪明的人,还是愚蠢的人,都是知道的。

如今将军你在内不能直谏说话,以揭发赵高的阴谋,在外则成为一个亡国之将,孤立无助。在这种情况下也想依旧保全自己,难道不是很哀痛和可怜的吗?那么,将军你何不退兵回转过来,与诸侯义军相约联合,共同攻打暴秦,分占秦朝土地,你也南面称王。如此行事,比起自己身受腰斩之刑,妻子家属被株连杀戮,是哪种好呢?

创作背景

这是陈馀代表反秦义军写给秦朝名将章邯的一封劝降书。当时,秦朝派章邯为大将,试图围歼陈涉起义大军,虽然项羽曾数败章邯,但是由于章邯巧用兵且勇猛善战,也击败义军多次,对义军十分不利。其时,章邯驻军棘原,项羽则驻军漳河南岸,两军相持未战。秦二世派人责备章邯,章邯恐惧,派长史司马欣进京申明情况,而朝廷拒绝接见并表示不信任。司马欣逃回对章邯说,朝廷腐败,赵高专权,独揽朝政,我军如打败则被罚,打胜也无赏,终难免一死,请将军仔细考虑。在章邯与义军争斗和朝廷内部矛盾重重之时,陈馀适时地写了此劝降书,劝其反秦降项。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此文虽然写得简短,却显得精悍有力,说服力极其强烈。首先,文章列举了秦历史上的名将白起、蒙恬等人,为了秦的天下奋不顾身地打拼,不仅功高无赏,而且落得身败名裂,先后被诛杀的可悲下场,

说明秦朝政治黑暗,赏罚不明。接着,文章叙述了章邯的处境与赵高专权谋害功臣的史实,提醒章邯不能步白起、蒙恬等人的后尘,希望他能够下定决心摆脱孤苦险境,以免有功被杀,无功也被杀的结局。最后,文章指出章邯只有赶快倒戈反秦,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与义军相约攻秦,就能分地封王。这样就解除了章邯的顾虑,使其顺利倒戈反秦,后被封为雍王。这就践实了这种约言。

文章的写作特色是明显的,全篇在写法上使用了前后呼应法,并能够简明扼要地列举历史实例来说明中心内容,以便达到劝降的目的和文章的效用。如文章中多处而又恰当地使用对比手法,前后呼应,陈其利弊,数其不平,指其出路;而且文章还能够抓住对方的心理特征、内心矛盾,为其拨开迷雾,使对方猛醒而心服口服。显然,章邯在接书之后,虽然有犹豫,但是最终能够倒戈与项羽结盟反秦,足以说明如此巧妙的劝降书,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艺术感染效果的。

名家点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李锋《名家书柬赏析辞典》:劝降,关键是晓之于“利害”两字。故信先从“害”字破题,接着再以“利”诱之。一封信,字字是劝降,又字字似替对方着想,层次分明,笔笔精悍,如利刃破竹,势不可当,不由对方不为之动心。

作品简介

陈余(?一前204),战国末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人。他与张耳为刎颈交,都是魏国有名之士。陈涉起义后,他与张耳跟随武臣占据了赵地,武臣死后,两人共立赵歇为赵王。后来两人竟然反目结为怨仇,张耳归项羽后又降汉,陈余则始终辅佐赵王歇。张耳曾被项羽封为赵王,陈余便借齐兵赶跑张耳,帮助赵王歇复国,他也被封为代王,号成安君。张耳降汉后,同韩信攻打赵、代,赵军大败,赵王歇被俘获,陈余被斩于派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