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8 19:39
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2年7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位于遵义市汇川区董公寺街道建国社区。2010年6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批复规划面积12.53平方公里。2016年2月,《关于明确省“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增比进位范围的通知》(贵“1+7”发〔2016〕1号),明确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面积为48.93平方公里,除原有的12.53平方公里面积外,增加北区区块31.4平方公里、东区(新蒲新区)区块5平方公里。
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2年7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贵州省首批成立的3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西面以210国道为界,北面以礼仪乡沿红村为界,南面以银杉桥、北京路、凤凰山为界,实有四至范围面积12.53平方公里。2003年12月,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开发区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遵义市中心城区空间小,布局不合理,不适应加快城市进程和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在开发区基础上成立了遵义市汇川区,与开发区合署办公,实行“一套人员、两块牌子”的运行机制。201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办函〔2010〕104号)同意,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四至范围面积仍为12.53平方公里。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展,12.53平方公里已全部变成建成区,基本实现了集科研开发、生产生活、教育卫生、金融商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的规划目标,成为遵义市中心城区。
由于原开发区(12.53平方公里)范围的土地资源、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已基本饱和,没有发展的空间。2012年,按照国发〔2012〕2号文件“支持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率”的总要求,遵义市委、市政府将董公寺-高坪片区31.4平方公里确定为拓展区(北区),并于2014年将新蒲新区虾子片区26平方公里规划为东区,同时全面启动建设。2015年8月,国开区融入省“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为在平台建设中更好地实现大发展、大突破,12月,遵义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将国务院批准的原开发区12.53平方公里(建成区)、北区31.4平方公里(拓展区)和东区5平方公里一并纳入国开区四至范围,现国开区面积为48.93平方公里。
目前,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发展基本形成了“一园五区五板块”的工业格局。一园:即汇川机电制造工业园,重点发展机电装备、汽车及其配套产业、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是贵州省“511”特色产业示范园区、贵州省省级一类工业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五区:即高坪工业园区、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外高桥工业园区、董公寺工业园区和田沟中小企业园区。五板块:即在高坪工业园区内合理规划布局特色轻工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汽摩制造产业园、航空机电制造产业园、上海漕河泾开发区遵义产业园(通用航空工业园)。
一是工业基础地位凸显。区域内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达43家,占汇川区(以下简称“全区”)比重74%;规模工业总产值达197.9亿元,占全区比重83.5%;规模工业增加值达81.2亿元,占全区比重81.4%。其中,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科研生产一体化程度提升、外高桥工业园区发展日趋成熟、社会零星工业企业稳步发展,集聚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贵州海尔、长征电器、长征开关、天义电工、天义电器等骨干企业,装备制造业成为区内主导产业。2015年,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规模工业企业14家,高新企业数量占全区的40%,规模工业总产值达115亿元,占全区比重49%;外高桥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达25家,规模工业企业6家,规模工业总产值达19亿元,占全区比重8%,社会零星规模工业企业13家,规模工业总产值达76亿元,占全区比重32%。二是商业业态逐步健全。港澳商圈、广珠文化商圈、长沙路汽贸商圈等商业业态初步形成,培育了北京华联、国贸购物春天等大型商场。以唯一国际、世贸城为引领的昆明路商圈和以奥特莱斯为核心的温州路“文商旅”商圈全速推进,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银行、租赁、中介等金融业迅速发展。以亿易通为龙头的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发展,“特色中国·遵义馆”线下体验商城开业。现代物流等新兴业态逐步兴起。房地产业、餐饮业、住宿业、批发零售业、文化产业成为区内支柱产业。区内拥有限额以上商贸企业75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4亿元,占全区比重44%。三是城市形象明显改观。顺利打通昆明路、深圳路、广州西路、北海路、苏州路等“肠梗阻”,复兴大道建成通车。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公厕、垃圾中转库等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有线宽带实现区域全覆盖。中心城区干道交叉路口、人行道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综合承载能力持续增强。
第二,拓展区(48.93平方公里)“十二五”发展情况。一是经济总量持续做大。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6亿元,占全区比重92%;规模工业总产值达237亿元,占全区比重97%;规模工业增加值达87.1亿元,占全区比重87.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1.1亿元,占全区比重81.4%;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达26.4亿元,占全区比重100%;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3亿元,占全区比重100%。二是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较好。按照“全神贯注抓园区,凝神聚气抓工业”的要求,国开区机电制造工业园充分整合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外高桥工业示范园区、董公寺工业园区和高坪工业园区优势资源,基本形成了集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烟酒、战略性新兴产业等。2015年,全区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达5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37亿元,增长3.1%。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切实加快园区水、电、路、气、讯、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网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80亿元,建成10多条园区主次干道,建成标准化厂房约40万平方米,天然气高坪门站投入使用,通讯光缆已铺设至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九通一平”。四是外向型经济基础有所突破。拥有外贸企业82家,主要集中在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外高桥工业园,以航天、航空零部件、电器等产品为主,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德国、韩国、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二五”期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4.3亿美元(约2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实现0.5亿美元(约3亿元)。五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8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7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2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创新型企业6家、院士工作站9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获市级以上科技和知识产权项目923个,争取科技资金2.2亿元。拥有“全国驰名商标”2个、“贵州名牌”产品15个,有效期内省名牌产品数位居全市第一,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至57.7%,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75.87%,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七。六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全区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423个(其中省外项目305个),累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9.04亿元。成功引进奥特莱斯、唯一国际、月星家居等一大批优质项目,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家(华润集团、太平洋建设集团),中国500强企业5家(海尔电器、恒大地产、海螺水泥、重庆百货、北京华联),民营500强企业4家(重庆力帆、恒大集团、月星集团、泰豪集团)。
“十三五”发展思路及主要举措
总体思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主基调主战略和两大战略行动,围绕“红色传承、绿色发展,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发展定位,更加突出开放与创新两大主题,重点围绕五大产业(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大数据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和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聚焦发力“一平台”(全省“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全面建成“一地一区”(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和创新示范区),确保国开区形象实现“一年大改观、两年大提升、三年上台阶、五年创一流”的奋斗目标。
任务目标:到2020年,国开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4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670亿元以上;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440亿元以上;对外贸易总额累计达50亿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20亿美元以上;综合科技进步率达90%以上;在省“1+7”开放创新平台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中排名挤进前3位,在西部48个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中排名挤进前10位。
围绕上述目标,国开区将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突破五大瓶颈,实现国开区破浪前行。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力破解发展瓶颈。一是突破规划瓶颈,实现扩区移位。加快完善国开区总体规划,推进开发区扩区扩容。2016年6月以前完成国开区扩区移位申报工作,最大限度争取国家部委支持,放大国家政策的红利。二是突破机制瓶颈,实现高度融合运行。创新精简集中、灵活高效、亲商务实的开发区管理体制,提高开发区办事效率;进一步优化平台公司运作模式,促进高端要素、高端产业、高端人才、高端成果向国开区集聚。三是突破要素瓶颈,实现筑巢引凤。以“园区突破年”为抓手,以高坪园区为主战场,加强园区水、电、路、气、讯、标准化厂房、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园区功能,提高园区综合承载力和吸引力,建成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继续实行“一站式全程代办”和领导包保等制度,优化投资软环境。四是突破招商瓶颈,实现企业快速入驻。瞄准上海、深圳、广东以及重庆等大型企业,扩大招商规模;依托省“1+7”联席办开展的“三进三出”专题招商活动(三进:世界500强和知名企业走进平台、境内外重点商协会走进平台、驻华使领馆走进平台;三出:出去境外重点国家和地区招商,出去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经济圈专题招商,出去国内重点展会招商),大力引进支撑性、引领性企业和项目,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创新运用PPP建设模式,加大重点产业项目招商力度。“十三五”累计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500亿元以上。五是突破资金瓶颈,实现资本运作。积极探索平台公司运行模式,加强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对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提供融资支持;鼓励、引导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加快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充分利用债券等融资工具,支持采用公司债券、收益债券等方式通过债券市场筹措投资资金。
第二,强化“五个着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我们将以“开放带动”为引领,全面打开开放新格局。一是着力搭建“四大开放平台”。加强与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南京开发区和柳州民营企业家协会的深度合作,建成上海漕河泾遵义分区、南京产业园和遵义柳州产业园,努力搭建园区平台。建好上海、深圳、广东及重庆招商引资工作站,依托省“1+7”联席办开展的“三进三出”专题招商活动,努力搭建招商平台。围绕“走出去”,充分利用遵义综保区和保税仓库,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更多企业走向世界,努力搭建贸易平台。大力举办各类招商推介活动,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招商会和省“1+7”平台对口招商贸易洽谈会,努力搭建活动平台。二是着力融入四大经济板块。充分发挥地处“一带一路”结合部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新兴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外部高端要素向国开区聚集。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人力资源、生产成本等竞争性优势,与重庆进行配套衔接,充分运用重庆资源配套,全面参与重庆市场竞争。加快粤桂黔、黔湘滇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建设,依托渝黔高铁、成贵高铁等通道,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积极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珠三角、北部湾、港澳台、滇中经济区的多领域合作。充分利用地处黔中经济区核心区域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参与黔中经济区建设,加强与贵阳、安顺等节点城市交流与合作,协同打造区域经济。三是着力推动四大招商方式。驻点招商,依托上海、深圳、北京招商分局,建好广东、重庆、南京等招商工作站,引进一批新型产业和产业转移入驻。以商招商,加强对入驻企业的服务水平,改善投资软环境,通过企业引进、转介绍等招商方式招大引强。市场招商,将招商引资工作统筹纳入平台公司统一管理,以市场为基本资源配置手段,推行市场招商模式。平台招商,定期参加各类招商推介会,每年举办大型专题招商活动2次以上,依托省“1+7”平台优势资源,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入驻。四是着力发展五大新兴产业。重点围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五大新兴产业,确保建成一批重大项目。五是着力培育外向型经济。积极引导有实绩的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区内企业承接国外离岸外包项目,加快推进出口商品结构多元化和发展服务外包,建成1个保税仓库。“十三五”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50亿美元;加快培育壮大开放型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1+7”开放创新平台,引进境外大型企业入驻。加大对本土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服务等短缺要素的引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十三五”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20亿美元。
第三,强化“五个重点”,打造西部内陆自主创新示范区。我们将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重点建设科技促进体系。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科技政策扶持,完善国开区科技政策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科技政策的引导、创新和杠杆作用。鼓励引导本地创业企业、创业者与硅谷、中关村、上海、深圳等地的众筹、科技博客、众包等新型社交化组织建立有效链接,打造开放式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二是重点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大科技研究与开发投入,建成一批具有较强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流动工作站3家。建成国家级、国际级科技合作中心1家以上。在园区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5个。三是重点培育科技创新主体。通过政策支持、科技服务和加大培训指导力度等措施,引导扶持建成一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到“十三五”期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户数达50家以上,高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达到5件。四是重点提升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人才强区战略,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人才环境;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人才的鼓励和扶持力度;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和指导服务,帮助企业提升专利质量,扩大发明专利比例;积极推动和帮助企业提高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和转化能力,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到“十三五”期末,确保全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拥有量在全省、全市继续处于领先水平。五是重点完善创新机制。通过制定出台推动自主创新政策等机制,鼓励全社会形成自主创新的氛围;建立健全人才机制,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人才的鼓励扶持力度;完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完善产学研创新协同推进机制,推进全社会科技创新水平全面提升;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做好驰名著名商标的培育和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