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圣讳

更新时间:2023-03-07 16:36

避圣讳即“为贤者讳”,亦即对封建社会所推崇的圣人贤者的名讳。圣讳并不像国讳、家讳那样严格、那样广泛。

基本信息

讳:

1. 避忌,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言。~匿。~饰。忌~。隐~。直言不~。~疾忌医。

2. 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名~。

圣讳:

即“为贤者讳”,亦即对封建社会所推崇的圣人贤者的名讳。圣讳并不像国讳、家讳那样严格、那样广泛。在封建时代,既有朝廷规定的圣人讳,又有人们自发的为圣贤避讳。圣讳各朝略有不同,一般有孔子、孟子、老子、黄帝、周公等。汉以后皇帝之名有时也称圣讳。

皇帝的名讳叫“圣讳”或“国讳”,旧时代不小心犯了“圣讳”,罪名叫“不敬”,可不是件小事,故“圣讳”要严格地回避。这就是所谓的 “避圣讳“。

有关朝廷所规定的圣人讳,最早大概是在宋代,而且这时所说的圣人的范围大大扩大。它包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宋代帝王赐封的“至圣先师”孔子以及亚圣孟子,甚至还有周公等也列入避讳之列。以“道君皇帝”自称的宋徽宗,迷恋道教,因此把老子也列入避讳之列。

历史传说

宋大观四年,为避孔子讳,朝廷规定改瑕丘县为瑕县,龚丘县为龚县。甚至,连孔子的母亲的名“征在”,在列入避讳之列。从宋代一直到清代,从皇帝表平民百姓,从和面到口头,无不对这个“丘”字避而远之。写起来或缺一笔成“”,或写作“某”,或用朱笔圈之。读起来或读为“区”,或读作“休”,不一而足。从宋代起,姓丘的就因为犯了孔子的讳而被迫多挂了一个耳朵,写作“邱”,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后,在“打倒孔家店”的呼声中,一些姓“邱”的学者才愤愤不平地把这个挂了近千年的耳朵去掉,重新姓了“丘”。

在民间也有自发地对圣贤避讳的现象。

宋人郑诚非常敬仰诗圣孟浩然,有一次他经过郢州浩然亭时,感慨地说:“对贤者怎么能够直呼其名呢?”于是把浩然亭改为孟亭。俄罗斯人的姓名由三个部分构成:名、父名和姓,不仅把父亲的‘名’作为儿子名字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呼人以父名还表示尊敬,这与中国人的习惯真不可同日而语了。传统教材《捕蛇者说》的末句为“故为是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人风”当为“民风”,作者为唐人,为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改“民”为“人”。这种现象在封建时代叫“避讳”。皇帝的名讳叫“圣讳”或“国讳”,旧时代不小心犯了“圣讳”,罪名叫“不敬”,可不是件小事,故“圣讳”要严格地回避。唐朝开国勋臣徐世绩也即《说唐》中瓦岗寨的著名谋士徐茂公入唐后改名徐绩;唐人修的《北史》改前代的“民部”为“人部”,都是为的要避太宗的“圣讳”的缘故。

传承与发展

有趣的是,避圣讳的人越来越少,“沾圣讳”却日益兴盛起来了。比如说“李世民”的“民”、“关羽”的“羽”,在我们周围的名字里经常听到。

其它相关

国有“国讳”,家有“家讳”,不光皇帝的名字,父祖乃至尊长的名字都要避讳。关于“家讳”,文学史上还有一个有名的掌故。唐代有位有名的诗人李贺李长吉,这个深为毛泽东喜欢的年轻而又早夭的诗人,一生遭际坎坷,因为他的父亲名字叫李晋肃,于是竞争者大造舆论,李贺就不能够参加进士考试了。“进”“晋”同音,如果你中了‘进士’,称呼你不就犯了你父亲的名讳了吗?就像今天一个出类拔萃的高材生不给考大学,等于把一生求上进的路都堵死了。

为此文坛的泰斗韩愈,还专门为他写了篇名文叫《讳辨》,引经据典,说古代“二名不偏讳”、“不讳嫌名”,即尊长名为两个字,遇其中一个字可以不避,同音字也可以不讳,并且扛出儒家老祖宗的牌子,说孔子作《春秋》不避“徵”与“在”(孔子母亲名“徵在”),周公作《诗》不避“昌”与“发”(周文王名姬昌,武王名姬发)。他反问道:如果父亲名“仁”,那儿子就不能为人了吗?这位老夫子是“凡是派”,不看现实,即使抬出周公孔子也无济于事——李贺还是不能考进士。可见彼时“避讳”观念之根深蒂固。今人曰入乡问俗,古代未入其门要先了解人的家讳,否则要出麻烦。东晋的怪杰桓温之子桓玄,一次宴客,一客不能喝冷酒,说道“温酒来”,犯了桓玄家讳,于是主人马上掩面而哭,搞得大煞风景。

魏晋人太怪诞,到了《红楼梦》时代,贾雨村在林府做家庭教师,他无从知道女主人的名字,后来冷子兴说起黛玉之母在娘家时名叫贾敏(古代妇女出嫁后名字就不用了,只叫×氏或××氏),雨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平日学习时遇到“敏”字,黛玉就读“密”或少写一笔呢,那是故意读写的错别字。这些都是避“家讳”的例子。

有趣的是,避圣讳的人越来越少,“沾圣讳”却日益兴盛,家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