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30 10:02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概括说来,是邓小平1975年参加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工作,尤其粉碎“四人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依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原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世界战略形势、新时期中国国情、现代战争特点和军队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刻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所作的科学的理论概括。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邓小平对国际环境进行了长期的冷静观察和科学分析,就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新的判断。这一判断包含两个基本含义:一方面,维护和平力量的不断发展,大仗一时打不起来,可以争取到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另一方面,霸权主义是当代战争的根源,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小的战争不可避免。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是和平问题,一是发展问题。中国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有个观点,即大战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经过长期观察,现在总的判断是战争危险还是存在的,但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战争应该避免,也可以避免,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是可能的。世界很大,也很复杂,但一分析,真正支持战争的人没有多少,人民是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另外,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能不认真看待。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是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问题在于世界和平的力量要发展起来,团结起来。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发展自己同维护和平是一回事情。如果工作做得好,世界和平的力量发展起来,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起来,就可以延缓世界大战。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始终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为此,要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的关系,谁搞霸权主义就反对谁,谁搞战争就反对谁。中国搞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中国应当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力量的发展,是制约战争力量的发展;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对战争与和平作出准确的判断很重要。中国过去的好多决策,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线的布局和“山、散、洞”的方针等,都是从战争迫在眉睫的观点出发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是在国际形势的判断上不再认为战争迫在眉睫,二是相应调整对外政策,这是两个极其重要的转变。这两个变化是正确的,要坚持下去。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了战略性转变,即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真正转到和平时期的建设轨道上来。1985年中央军委决定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100万,就是实行这一转变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坚决维护世界和平的实际行动。实行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以来,邓小平始终强调对战争危险要保持警惕。他指出,国际事态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绝不能有任何和平麻痹思想。现在总的来说,制约战争的力量在发展,超级大国任意主宰世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对战争危险绝不能放松警惕。世界上希望中国好起来的人很多,想整中国的人也有的是,中国自己放松不得,军队还是要随时准备打仗。中国的国家利益,一是根治贫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一是维护和平,捍卫国家的独立、统一和安全。真正说起来,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讲人格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中国曾经饱受丧权辱国之痛,作为中国人要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确保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不受侵犯,是中国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中国现在国力较弱,容易受到威胁,一旦丧失主权和安全,就会成为大国的附庸,就意味着要倒退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去。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中国的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世界上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针对整个第三世界的和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国内外敌对势力总是遥相呼应,一遇适当气候,就要互相勾结起来,挑起事端,制造动乱。对此,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掉。中国不能乱,这个道理要反复讲,放开讲。稳定离不开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各种分裂和颠覆活动,制止动乱,需要运用专政手段。中国在历史上曾是一个遭受列强侵略和瓜分的半殖民地国家,与此相关的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比如祖国统一问题,至今尚未完全解决。中国希望用“一国两制”的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但不能排除使用武力,这是一种战略考虑。我们要记住这一点,我们的下一代要记住这一点。人民解放军要担当起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历史责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扎扎实实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为保卫世界和平,为保卫祖国领土的安全,为争取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新的贡献。要确保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不受侵犯。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其中就有一个国防现代化。现在国际局势并不太平,必须建设巩固的国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建设仍然要沿着毛泽东开创的道路前进,仍然要坚持全民办国防的指导思想。中国的特点是国大人多,经济力弱,全民办国防的优势和威势要一直传到后代,保持下去,这是本钱。军民一致,这个原则不能变。要恢复和发扬军政、军民之间紧密团结的优良传统;要广泛持久地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活动;要根据新的情况,开拓新的视野,创造新的形式,坚持从各个方面正确解决军民关系问题。在武装力量建设上,要实行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组建预备役部队是个好办法,可以寓兵于民,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坚持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民兵仍然是一支重要的战略力量,要提高到战略地位。解决建立有效的国防动员体制问题,关键是要坚持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原则。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化国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最重要的战斗力,现代战争不发展现代武器装备是要吃亏的。解决武器装备问题,要从战略着眼,正确规划科研和生产的目标及任务。要根据未来反侵略战争的实际需要,根据武器装备的设计、生产和形成战斗力的周期,把科研、生产和装备部队统筹起来。否则,紧要关头就要误大事。要站在世界军事技术革命前沿,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不能老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要根据国家可以提供的经济和技术条件,区分轻重缓急,把要害的东西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解决和发展先进的武器装备,应当量力而行,贯彻少而精的方针,数量不一定要多,质量要一代代地提高,搞真正顶用的。提出装备战略要求的目标要考虑国家经济状况,宁可少搞一点,也要坚持质量第一。质量问题非常重要,特别是尖端的东西,不讲质量,一个小零件就有可能毁掉全局。讲质量,要讲配套,讲整体质量水平。解决装备问题,要把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同自己的创造结合起来。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创造,搞出中国式的更好更新的东西。但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也要适当引进外国的新技术。学习和引进只是一个起点,目的还是要提高中国自己的科研和制造水平。既要有自知之明,善于学习,也要有雄心壮志,注重创造。既要重点发展先进技术装备,也要重视改进、更新常规武器。在战略武器问题上,中国的方针是你有我也有,要有威慑力。中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个阶段的实际出发,解决中国现在面临的所有问题,包括军队和国防的现代化问题,关键是把经济发展起来。经济建设及发展状况,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大局问题,离开这个大局,中华民族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中国各族人民就有沦为世界“难民”的危险。在整个国家建设这盘棋上,军队和国防建设虽然也很重要,不可忽视,但“四化”建设总得有先有后,经济建设必须优先发展起来,经济建设要始终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位置上。现在就是要紧紧扭住这个“中心”不放,硬着头皮把国家经济搞上去。在世界性的或大的战争延缓甚至有可能避免的形势下,尽可能地减少军费开支来加强国家建设,保证经济建设优先获得发展,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无疑具有深远意义。这个问题,军队有自己的责任,要紧密配合这个大局,而且要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再说,国防建设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行,经济不发达,国力太弱,国防现代化就不可能。大局好起来了,国力大大增强了,再搞一点原子弹、导弹,更新一些装备,空中的也好,海上的也好,陆上的也好,到那个时候就容易了。因此,在国家一时还拿不出更多的钱来用于国防建设的情况下,军队要忍耐几年、十几年,给大局让路,保证国家首先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同时,还要为国家建设大局服务,尽一切可能把潜在的生产力挖掘出来,贡献出去。军队各个方面都和国家建设有关系,都要考虑如何支援和积极参加国家建设。无论空军也好,海军也好,国防科工委也好,都要考虑腾出力量来支援国民经济的发展。如空军,可腾出一些机场,一是搞军民合用,一是搞民用,支援国家发展民航事业。海军的港口,有的可以合用,有的可以腾出来搞民用,以增大国家港口的吞吐能力。国防工业设备好,技术力量雄厚,要把这个力量充分利用起来,加入到整个国家建设中去,大力发展民用生产。这样做,有百利而无一害。军队和国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涉及国家大局问题。世界现在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到处惹事,中国如果不搞国防现代化,连自卫力量都没有,日子就不好过,要受人家欺负。像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离开军队和国防的现代化,就不足以成为对国际事务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之一,就不足以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足以振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解决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问题,在实际步骤上固然有先有后,但在总体布局中不能可有可无。必须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国防投入比例,相应改善武器装备,加速国防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战略方针仍然是积极防御。中国搞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是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坚持的是自卫立场,永远不称霸,决不会去侵略别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要让自己尽快发展起来;现在国家还很穷,还很落后,尤其需要一个和平环境,集中力量解决自己的发展问题。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中国都不可能威胁和侵略别的国家,中国的战略始终是防御性的,就是将来现代化了,也还是防御性的。中国需要和平,真心希望避免战争,但中国也非常珍惜得来不易的独立自主权利,决不允许别人损害中国的利益,别人也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自己利益的苦果。对战争问题,中国一向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所以,中国的战略是积极防御。中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要树立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同中国的特殊国情相适应,也应该是积极防御的战略。今后一旦敌人打进来,中国的方针就是“积极防御”四个字。积极防御,不是单纯防御,防御中也有进攻。积极防御就是后发制人。积极防御本身包括持久作战,一旦出现敌人大规模入侵的情况,战争就一定是持久的。中国虽然还比较穷,比较落后,打起仗来还有许多不利的方面,但好处是块头大、地方广、人口多,有不信邪的特点,有打持久战的传统。现在的中国也不是过去的中国,谁要敢于侵略中国,至少要有打20年仗的准备。如果谁要动武,中国人不怕,一直打到底。中国军民有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传统,过去就是用很劣势的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敌人的。这是人民军队有信心的根据。两只脚当然跑不过摩托化装备,但现代化装备不是没有缺点的。坦克、飞机也要“粮食”,一旦卡断了,就不行了。现在世界上有人说什么都是技术决定的,不要完全迷信这个。当然,也要讲究技术,否则是要吃亏的。今后打起仗来,中国还只能立足于现有装备,立足于比现有武器装备好一点的基础上,好得太多一下子办不到。总之,要立足以弱胜强,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之敌,以持久战消耗和战胜敌人。中国的军事战略是毛泽东制定的,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就是人民战争。今后反侵略作战,还是要立足于自己的力量,坚持人民战争。必须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发展中国军事科学。只要坚持人民战争,敌人就是现在来,中国军民以现有武器也可以打,最后也可以打胜。中国实行的是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敌人要打进来,就叫它处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搞人民战争不是不要军队现代化,现在的人民战争与过去不同,对象不同,装备不同,手段不同,条件不同,所以实现形式也不同。中国民兵现在的武器就比解放战争时期正规军的武器好得多,手中就有打坦克的导弹。装备的改进,使人民战争更有力量。当然,今后打起仗来,中国军队还有许多不利因素,如好多干部没有实战指挥的经验,装备又比较落后等,但军队勇敢还是有的。有勇敢这一条,就能学会打仗。开始可能吃些亏,经过一段时间,情况就会变化。老的游击战在现代条件下还是有用的,用现代武器打游击战争。打现代战争,没有指挥系统的现代化不行,没有制空权也不行。陆军、海军都需要空军掩护支援,没有制空权,敌人飞机就会横行无阻,今后作战要努力取得制空权。海军是近海作战,面临霸权主义强大的海军,没有适当的和真正顶用的海上力量不行。战略武器,威慑力量,本身就有压力作用,有一点,哪怕是小的,就是一种制约力量,谁要毁灭中国,谁就要受到报复。但是,将来不一定会打核战争,常规战争是有可能的。对付这种战争,中国要有制胜力量。在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肩负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化”建设的光荣使命,必须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这就为新时期的军队建设,确定了总的奋斗目标和任务。新时期军队建设的这一总目标、总任务,包括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三个方面的深刻含义,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把人民解放军搞强大。“三化”建设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关系军队建设的全局,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整体,构成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鲜明特色。为实现这一总目标、总任务,邓小平对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根本要求和指导方针。①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人民解放军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性质。这个性质是,党的军队、国家的军队、人民的军队,国家的军队还包括它是社会主义国家军队的内容。军队要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军队始终是党领导的,党要管军队。军队要听党的话,任何时候都不能打自己的旗帜,不能搞小圈子。要坚持党领导军队的各项制度,尤其是通过中央委员会来实现党的绝对领导,更要加以坚持。坚持这些制度,要讲政治纪律。个人必须服从组织,少数必须服从多数,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全党必须服从中央。全军要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下,把军队建设得更好,为捍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捍卫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捍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完成和平统一祖国大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②中心是解决现代化的问题。邓小平强调在军队建设全局的谋划上,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解决现代化的问题。他指出,高度的政治觉悟,优良的战斗作风,严格的组织纪律,一直都是人民解放军的传统优势。但是,同面临的更强大的对手比,人民解放军的整体建设水平仍然相对落后,主要问题是在现代化上还差很大一截,包括官兵科学文化素质较差,部队武器装备水平较低,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曾郑重提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的问题。现在,在这个问题上要专心致志,始终如一地干下去。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过去军队是小米加步枪,懂得射击、刺杀、扔手榴弹就可以上阵了。现在沿用过去的经验是不行的,海军就得有海军的专业知识,空军就得有空军的专业知识,参谋业务也同那个时候不同,知识面要宽得多。所以,第一位的重要工作,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合格的现代化的军事人才。现代条件下对“专”的要求更高了,培养现代化的军事人才要特别重视专业知识,真正做到红与专的统一。必须在全军上下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空气,必须解放思想,破除陈规陋习,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开出一条路来,促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要特别注意使各级干部掌握必要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战争知识,努力提高指挥现代化战争的能力。抓军队,不仅要抓编制、抓战略,而且要抓装备。武器装备是军队质量建设的物质基础,要改进武器装备,下决心搞出自己的新的顶用的东西。③搞好军队体制编制改革。在军队现代化建设问题上,要重视抓编制、抓体制。改革体制编制,首先要解决“肿”的问题,即解决由于林彪、“四人帮”的严重破坏所造成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这是从国际大局和国内大局考虑的。军队人员过多,也妨碍军队装备的现代化。减少军队人员,把省下来的钱用于更新装备,这是确定的方针。一个从节约开支看,一个从军队本身提高素质看,都必须“消肿”,不“消肿”就不能应付战争。现在主要不是“肿”在作战部队,主要是“肿”在各级领导机构。机关太大,指挥机构的人员特别是干部过多,这是军队的一种病态。人越多越不好办事,打仗是不行的。精简,主要是减少不必要的非战斗人员,减少统率机构、指挥机构特别是高层机构的人员。因此,“消肿”的重点是精简机关,提高效率。坚持这个原则,军队就可以搞精干。通过精简,实际上不但没有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反而增强了军队战斗力,并且还为提拔新生力量创造了条件。改革体制编制同“消肿”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军队要搞得很精干,不改革体制不行。现代战争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部队平时编成要把战时扩编考虑进来,要同战时使用结合起来,要根据战区特点和部队肩负的不同任务,把编制员额搞得严格和精确起来。精简整编要搞革命的办法,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体制改革第一步是机构改革,机构不能搞得很烦琐,要简化。要通过改革体制,解决机构臃肿、公文旅行、人浮于事的问题,提高办事效率。要根据各战区特点,根据军队装备不断改进的情况,搞些合成军、合成师,合成军实际上就是集团军。这样便于平时合成训练,便于指挥员熟悉特种兵的指挥,能把平时训练和战时使用结合起来。海军和空军的体制要以有利于建设为原则。各大军区、省军区的情况不同,编制上不能强求一律,要有所区别。军队的数量平时不需要那么多,把战时动员体制和动员方案搞好了,就可以减少平时军队兵员数量。体制改革除了反对官僚主义、克服工作效率低等弊病外,重要的是要有利于培养和选拔人才,使年轻的优秀干部早点上来。军队的体制改革要充分酝酿,成熟一件做一件,不成熟宁肯慢一点。搞编制要严格,要切实遵守编制,编制就是法律。要定编定额,该用几个人就是几个人。制度化以后,编制就不会臃肿。要建立和实行军官服役制度和退休制度,军队没有退休制度就不能保持生气。军队的改革要有军队自己的特点,不能照搬地方的改革经验,更不能照搬外国军队的治军原则。坚持军队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要把改革同维护军队稳定和保持军队高度集中统一结合起来,凡是涉及全军性的问题,要由中央军委作出决策和部署,不能各行其是。另一方面,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战斗力作为根本标准,贯彻到改革的每一个环节和所要解决的每一个问题之中,同军队的建设与发展相协调。④加强军队正规化建设。新形势下加强军队正规化建设,关键是要有一个很高的标准,要严格制度、严格纪律、严格训练、严格管理,把“严格要求”贯彻到部队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要特别强调的,一个是制度问题,再一个是纪律问题。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军队建设的许多问题,要从制度上加以考虑和解决。在新的形势下,要理顺一些大的关系,就要十分注意解决制度建设问题,要讲法制,坚持依法治军。一定要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所有的领域,所有的方面,都要订出章程。建立规章制度要严,要细,标准要高,一点差错也不能有,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职责。有了章程就要执行,老老实实地执行。解决贯彻和落实问题,既靠教育,也靠训练。对全军指战员都要进行必要的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战士从入伍起就要学习和服从各自所必须遵守的纪律。军队非讲纪律不可,纪律松弛是不行的。遵守纪律的最高标准,是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国家的政策,不允许对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任意散布不信任、不满和反对意见,要靠纪律维护大局。从严执法,从严执纪,首先要做到在纪律、法规面前人人平等。对一切破坏纪律、政策、法规的现象,不管是什么人,都必须坚决反对和纠正,做到功过分明,赏罚分明,伸张正义,打击邪气。不允许任何人特殊,不能对任何人姑息迁就。说治军要严,首先对领导班子要严,对高级干部要严。管理也是有科学的,管理好不好大不一样。所谓管理得好,主要是做好人的工作。不仅要把管理当作行政工作,而且还要当作思想工作。在管理制度上,特别要注意加强责任制,借口集体领导而无人负责是最危险的祸害。建立和加强责任制就是根除这种祸害的有效形式。明确职责,并以制度形式把职责规范下来,可以做到赏罚严明,形成你追我赶、争当先进、奋发向上的环境和风气,可以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利于发动群众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约束自己。管理是个大学问,要把部队管理好,就要提高管理能力。学习现代管理,包括吸收和借鉴一切管理科学上的积极成果,要同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和学习现代战争知识结合起来,也要同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传统优势与特色结合起来。要从实践中学习,从书本上学习,从自己和人家的经验教训中学习。⑤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进行现代化战争,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天上、地下、陆上、水下,包括通信联络,都要懂得。在战争年代,人民解放军主要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那是最过硬的学习;在和平时期,就要从教育训练着手来提高干部战士的素质,提高军队战斗力。在没有战争的条件下,要把军队的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作为和平时期军队的经常性中心工作,这个原则要从制度上加以贯彻。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这一方针的具体化,需要从两个方面去做。一方面是部队本身要提倡苦学苦练。部队要能打仗,靠提高政治觉悟,靠勤学苦练,从战士到干部都要苦练,从勤学苦练当中学本领。要根据现代战争的需要,学习现代化战争知识,学习诸军兵种联合作战。要通过学习、拉练、演习,增长各级干部的指挥能力和管理能力,战士则要学会怎样对付坦克、飞机等。军队的好传统、好作风,也要从苦练当中恢复和培养起来。同时,还要努力学习其他一些必要的政治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办学校来解决干部教育训练问题。为了提高干部的指挥水平、管理水平,增加他们的知识,要办好学校,包括各总部、各军兵种、各级的学校,都要办好。办学校,一是训练、选拔和推荐干部,起到集体政治部、集体干部部的作用。二是认真学习现代战争知识,不但高级干部要学,连排干部也要学,要使军队各级干部都懂得现代战争。三是恢复人民军队优良的传统作风。要在学校里培养这种作风,并把它带到部队,发扬光大。办好学校,首要的是选好办校的干部和教师。这些干部比部队现职干部还重要,要选最优秀的。其次是搞好教材。教材要统一,教材的内容要使学员懂得敌人,懂得自己;要重视体现中国自己的战争经验;要有现代战争的知识,包括坦克、飞机,天空、地面、海上,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等。再一条是要选好学员,要调好的干部来学。从排长起,各级军官都必须经过军官学校的培训,军官每个阶段的晋升也必须经过学校学习,这应当成为一种制度。⑥加强和改进军队政治工作,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在新的条件下,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不能放松,不能削弱。多年来一些同志埋头于具体业务,对政治动态不关心,对思想教育不重视,再这样下去,就会误党误国。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不能离开一定的历史条件,对人民解放军来说,由长期的战争环境转入和平环境,这是个最大的不同。军队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没有变,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如果不去研究和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存在的问题,就不能在没有打仗的条件下提高部队战斗力,就不能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军队的革命性质。为此,要坚持毛泽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理论,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并在新的条件下发展提高,把政治工作切实认真做好,做得有针对性,细致深入,群众乐于接受。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注意克服过去那种“左”的做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以说服教育为主,坚持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方面,既要反对封建主义,也要反对资本主义,就是要讲理想,用坚定的政治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没有信念就没有一切。对军队来讲,确立坚定的信念现在仍然是一个建军的原则,仍然不能丢掉,这是中国自己的特点。为此,要多做工作,多进行教育。教育要结合实际,引导和激励官兵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讲作风首先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和选拔接班人,关系军队发展和未来反侵略战争的大局,是一个战略问题,非解决不可。要选用那些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斗争中经得起考验的人;那些党性强,能团结人,不信邪的人;那些艰苦朴素,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风正派的人;那些努力工作,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有魄力,有实际经验,能够办事的人。总之,必须是真正的共产党员。选拔干部,要坚持公道正派,要注意群众公论,要搞“五湖四海”,反对宗派主义和山头主义。在选人的问题上不能感情用事,要用政治家的风度来处理问题。要逐步制定完善的干部制度,把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同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紧密结合起来,用制度解决选人、用人、管人问题。要把严格考核干部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去。要逐步建立和健全党内监督制度,把党内监督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军队要继承和发扬老红军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毛主席倡导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最根本的就是两条,一是实事求是,再一个是群众路线。没有群众路线,实事求是是不可能贯彻到底的。军队贯彻群众路线,有两个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对军队内部而言,就是官兵关系,要坚持官兵一致的原则;对军队外部而言,就是军民关系,要坚持军民团结的原则。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搞特殊。继承和发扬老红军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尤其需要强调艰苦奋斗,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及其生活方式的侵蚀和影响。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无法抗住腐败现象,也就无法成就伟大事业。就是要永远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人民解放军要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走在前头,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一代新人。⑦适应新情况,把整个后勤管好。打仗有多种手段,包括后勤,搞后勤也是为了打仗。现代战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打钢仗、打装备、打后勤。后勤工作是一门学问,不钻进去是做不好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部队武器装备的逐步改善,军队后勤工作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过去是小米加步枪,对后勤依赖还不算很大。现在无论是军需给养、武器弹药、装备器材,都得靠强大的后方供应;战争物资的储备,也在不断变化。另外,过去军队家当比较小,现在家当大了,怎么把整个后勤工作管好,也是个新问题,需要有适应新情况的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条件下,军队要考虑的,不是增加军费预算在国家财政开支中的比重,而是怎么把钱用得更好,用得更合理,真正用在加强战斗力上。这也是一个要考虑的战略问题。要十分重视培养后勤管理人才,改进管理方式,健全管理制度。做后勤工作的同志要学会管家,学会少花钱多办事。这里面也有很大学问。要甘当无名英雄,廉洁奉公,当好“红管家”,做踏踏实实的工作,勤勤恳恳地、热心地为大家服务。国家现在还有困难,有些实际问题一下子还解决不了,要在困难条件下尽力把工作做好。⑧把军队搞精干,全面提高战斗力。军队是要打仗的,不讲战斗力不行,军队就是要提高战斗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研究和解决和平时期全面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问题。抓部队建设,只看表面不行,要看实战能力。战争的条件不同,样式不同,对手不同,衡量实战能力的标准也不相同。要适应现代战争需要,要瞄准更强大的对手,讲真正的战斗力,顶用的战斗力。军队战斗力的可靠性始终是一个关系未来反侵略战争胜负和国家安危的根本问题,忽视不得。讲真正的战斗力,要讲全面提高部队素质。质量问题是影响战争胜败的问题,只讲数量,不讲质量,会耽误大事。中国还穷,养兵不能太多;中国又是一个大国,周边环境比较复杂,养兵太少也会影响国家安全。因此,军队的数量与规模要控制在国家安全和国力所能允许的范围之内。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没有适当的力量不行,但这个力量要顶用,要精,要把技术搞上去,把质量搞上去,真正是现代化的东西。精兵,就是要把军队搞精干。一个是要压缩员额,再一个是要精简机关,还有一个就是全面提高官兵素质。
邓小平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从新时期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出发,为适应军队和国防建设的需要,而逐步发展形成的。
早在1975年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时,邓小平即针对“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造成的严重破坏,着手对军队各方面工作和国防工业战线进行整顿,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和方针原则。后由于他被错误地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初见成效的整顿工作被迫中断。1977年邓小平恢复党政军领导职务后,整顿军队的方针才得以全面贯彻。至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先后发表了《军队要整顿》《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反对“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重新恢复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原则,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当前国际形势对中国有利,可以争取延缓战争的爆发;要坚持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要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现在的人民战争与过去的表现形式不同;要整顿军队首先要整顿各级领导班子,改变机构臃肿、领导软弱无力和纪律涣散的状况,解决“文化大革命”以来军队中存在的“肿、散、骄、奢、惰”和部分领导班子“软、懒、散”现象;要抓编制、抓装备、抓战略;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必须把军队搞精干,军队建设讲求真正的战斗力;要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恢复和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要逐步实现军队指挥系统现代化;要重视现代条件下的民兵工作等。这些观点和方针,指导人民解放军各方面的工作胜利地实现了拨乱反正,重新走上了正确轨道,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全面推进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铺平了道路。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1981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自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起,邓小平先后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他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就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大政方针进行了总体设计,相继发表了《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等一系列重要讲话,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如果工作做得好,世界大战就可以延缓;霸权主义是当代战争根源,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要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下行动;要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建设巩固的国防;中国今后的反侵略战争要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实行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大力加强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人民解放军要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要减少数量,提高质量;要按照现代化战争的要求和精兵合成、提高效率的原则,改革军队体制编制,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实行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军人,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要继承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发展中国军事科学等。上述观点和原则的确立,使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形成了一个科学理论体系。
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出“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概念,并要求按照这一思想指导新时期的军队和国防建设。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在军事领域中的展开和延伸,是邓小平理论所坚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军事领域内的贯彻和运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深刻的实践性和科学的指导性,提供了正确认识和解决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军事斗争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邓小平深刻分析当今时代国际形势的特点和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从中国现代化建设大局出发,正确解决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重大课题,深刻地揭示了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规律,把毛泽东军事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共同的实践基础
其次,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和具体化。
第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所坚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军事领域的贯彻和运用
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