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攸

更新时间:2024-10-10 15:16

邓攸(?-326年),字伯道,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两晋时期官员,太子中庶子邓殷之孙。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邓攸七岁丧父,而后又连丧母亲、祖母。他先后服丧九年,以孝道著称。

邓攸成年后,被举为灼然二品(九品中正中的第二品),又被吴王司马晏辟为吴王文学,历任太子洗马、东海王参军。东海王司马越钦佩邓攸的人品,让他进入世子司马毗的幕府,授为东海世子文学、吏部郎。后来,新蔡王司马腾出任东中郎将,又征辟邓攸为长史

陷于羯胡

西晋末年,邓攸出任河东太守,后在永嘉之乱中被汉国大将石勒(羯族人)的军队俘虏。石勒一向仇视汉官,听闻部下俘获邓攸,派人召他来见,欲将其斩杀。邓攸来到石勒营门,却发现门吏乃是早年旧识,于是索要纸笔,作辞诀别。门吏在石勒高兴的时候,将辞文呈上。石勒很赏识邓攸的文辞,便没有杀他。石勒的长史张宾曾与邓攸比邻而居,也在石勒面前称赞他。石勒便召见邓攸,授其为参军,每逢征战都将他安置在车营中。

石勒军中夜间禁火,违犯者都要被处死。邓攸的车子与一胡人相邻,结果胡人夜里失火,烧毁车辆,还在接受调查时诬陷邓攸。邓攸自知无法与他争辩,便假称是为弟妇温酒,以致引起失火。但石勒却赦免了邓攸,未加治罪。后来,引起失火的胡人感念邓攸的恩德,自缚去见石勒,为邓攸辩白,还暗中赠以马驴。诸胡人得知,无不叹息,对邓攸敬服不已。

邓攸虽接受石勒任命的官职,但仍想返回晋朝,因此在石勒兵渡泗水时趁机逃离。他砍坏车子,用牛马驮着妻子逃走,但中途又被强盗掠走牛马,只得步行逃难。邓攸逃到新郑(今河南新郑)后,依附当地坞主李矩。

辗转南下

邓攸在李矩门下三年,后打算离去,却被李矩拒绝。此后,不论是司空荀组任命邓攸为陈郡、汝南太守,还是晋愍帝征拜其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李矩始终不肯让邓攸离开。但是邓攸最终还是偷偷离去,前往许昌(今河南许昌)投奔荀组。李矩为此恼恨不已,过了很久才将邓攸的家属送还于他。

东晋建立后,邓攸因与刁协周顗交好,遂渡江南下,被晋元帝任命为太子中庶子,后又拜为吴郡太守。他赴任之时,自载米粮,平时只喝吴郡的水,并不接受俸禄。太兴二年(319年),吴郡发生饥荒,饿死百姓无数。邓攸上表朝廷,请求开仓赈济,而后未等朝廷答复,便擅自开仓救济饥民。后来,尚书台派遣散骑常侍桓彝、黄门侍郎虞囗前往吴郡,慰劳饥民,访查邓攸的治绩。桓彝二人弹劾邓攸擅自开仓之罪,但朝廷却未予追究。

宦海沉浮

邓攸因病辞去吴郡太守后,被征拜为侍中,一年后改任吏部尚书。他平时弊衣蔬食,生活简朴,却经常扶危济贫。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论贵贱都能一视同仁,只是有些敬媚权贵。永昌二年(323年),邓攸又接替周顗,出任护军将军。

太宁二年(324年),王敦反晋。晋明帝密谋起兵平叛,改任邓攸为会稽太守。邓攸接到调令,便离职在家,不再管理护军府事务。但有朝臣与邓攸不睦,竟在明帝面前诬告邓攸,称他仍按旧例每月都向王敦汇报全国兵数。晋明帝虽没有相信,却将邓攸改任为太常

王敦之乱平定后,晋明帝在南郊举行祭天大礼。邓攸病重未能参加,但听闻明帝亲来探病,只得抱病勉力出迎。有司为此弹劾邓攸,称他不能去参加南郊祭天,却能在道边迎拜皇帝。邓攸因此被免职。但他生性淡泊,不论官职升黜,都毫无喜愠之色。

病逝任上

太宁三年(325年)闰八月,邓攸升任尚书左仆射

咸和元年(326年)四月,邓攸在左仆射任上病逝。晋成帝追赠他为光禄大夫,加授金章紫绶,并以少牢之礼祭祀。

主要成就

邓攸在担任吴郡太守时,行政清明,深得民心,被誉为“中兴良守”。他离职之时,对于郡人馈赠的数百万送迎钱分文不受。数千百姓拉住他的坐船挽留,以致船只无法行驶。他只得暂时停留,直到夜间方得悄悄离去。吴人为此作歌道:“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邓侯挽不留,谢令推不去。”吴郡百姓甚至到尚书台陈情,请求让邓攸留任一年,可惜未获允许。唐代编撰《晋书》时,将邓攸列入《良吏传》。

轶事典故

拒辞王官

邓攸早年曾承袭祖父的王官(指藩王府属官)。平阳太守打算举荐他为孝廉,便劝他辞去王官。邓攸却以“先人所赐,不可改也”为由加以拒绝,不肯辞去王官。

贾混嫁女

邓攸去拜访镇军将军贾混。贾混却拿出一堆案卷,让他进行决断。邓攸却不看案卷,只道:“孔子曾说过,听到狱讼人人都有同感,就是想使诉讼不再发生。”贾混赞赏不已,便将女儿嫁给邓攸为妻。

伯道无儿

邓攸从石勒军中逃离后,带着妻儿逃难。他自知不能同时保住儿子与侄子,便对妻子贾氏道:“我弟弟早死,只有一个儿子,按理不能使他绝嗣,只能舍弃我们自己的儿子。如果我们能够幸存,将来一定能再生儿子的。”贾氏含泪应允。但儿子被丢弃后,却总是追上父母。邓攸只得将他绑在树上,带着妻子与侄子离去。

邓攸渡江后,因妻子始终未能再孕,便纳一姬妾,后在询问其亲属姓名时,方知是自己的外甥女。他素有德行,为此悔恨不已,从此不再纳妾。因而到死也没能再生出儿子。时人都感叹道:“天道无知,竟然让邓伯道没有儿子。”

后人常用“伯道无儿”、“邓攸无子”、“邓家无子”、“伯道之忧”表示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人物评价

司马越:王(王承)、赵(赵穆)、邓(邓攸)三参军,人伦之表。

颜含周伯仁之正,邓伯道之清,卞望之之节,余则吾不知也。

陆倕第五伦之临会稽,躬斩马草,邓伯道之莅吴郡,自运家粮,故能使吏作颂歌,民胥兴咏。

房玄龄:若伯武之洁己克勤,颜远之申冤缓狱,邓攸赢粮以述职,吴隐酌水以厉精,晋代良能,此焉为最。而攸弃子存侄,以义断恩,若力所不能,自可割情忍痛,何至预加徽纆,绝其奔走者乎!斯岂慈父仁人之所用心也?卒以绝嗣,宜哉!勿谓天道无知,此乃有知矣。

王楙:前辈谓《晋史》诞妄甚多,最害名教昔。如邓攸遭贼,欲全兄子,遂弃己子,其子迫及,缚于道傍。如此则攸灭天性其矣,恶得为贤?

鲁迅:邓伯道弃子救侄,想来也不过“弃”而已矣,昏妄人也必须说他将儿子捆在树上,使他追不上来才肯歇手。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余嘉锡:① 攸弃己子,全弟子,固常人之所难能,然系儿於树则太残忍,不近人情。② 自汉以后,姓氏归一,人非生而无家,未有不知其姓者。此妾既具知父母姓名,而攸曾不一问,宠之历年,然后讯其邦族,虽哀恨终身,何嗟及矣!白圭之玷,尚可磨乎?

家庭成员

祖父:邓殷,初任黾池令,曾参与灭蜀、灭吴战役,历任淮南太守、汝阴太守、太子中庶子。

妻子:贾氏,镇军将军贾混之女。

妾室:姓氏不详,邓攸外甥女,流落江南时被邓攸误纳为妾。

儿子:邓某(名不详),逃难途中被邓攸遗弃,从此下落不明。

侄子:邓绥,邓攸死后为其服丧守孝三年。

史籍记载

《晋书·卷九十·列传第六十·良吏》

资治通鉴·卷九十三·晋纪十五》

艺术形象

小说形象

明代杨尔曾所著《东西晋演义》中,有“邓伯道弃子留侄”的故事。他因盘缠稀少,决定舍弃亲子,留下侄子邓绥。妻子贾氏认为“恩不及如夫妇,亲不及如父子”,不理解他为何要舍子留侄。邓攸则表示若留子弃侄,会留不义之名。贾氏只得依从。

酉阳野史的《续三国演义》中,邓攸也有出场。他是南阳人,因祖父世为琅琊王府旧臣,南渡后被任为中书簿署。历任东宫庶子、吴郡太守。后被王导推荐为行人,奉命前往平阳,迎回二帝(晋怀帝、晋愍帝)梓宫。

戏剧形象

京剧《桑园寄子》取材于《东晋演义》,讲述的便是邓攸弃子存侄的故事。

东晋时期,后赵石勒兴兵入侵,山西太原府邓攸携儿子邓元、弟妇金氏、侄儿邓方逃难。途中,金氏被乱军冲散。邓攸年迈,无力带两孩童赶路,又念亡弟托孤之情,毅然决定舍弃亲生之子。他将邓元绑在桑树之上,并留血书一封,背着邓方而去。金氏被冲散后,行至桑园,恰遇邓元,将其救下,后在潼关重逢邓攸,一家团圆。与正史相比,戏中增加了邓攸祭奠兄弟、桑园写血书以期他人救其子的情节,删去了没于石勒之事,并将乏嗣无后改为大团圆的结局。

《桑园寄子》又名《黑水国》,是谭派著名剧目,谭鑫培、余叔岩的代表作。川剧徽剧湘剧滇剧河北梆子均有此剧目。秦腔有《黑水国》。

墓葬纪念

邓攸墓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邓庄镇,墓前立有乾隆年间石碑一通,上刻“邓伯道之墓”,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