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8 10:31
邓运华,男,汉族,1963年2月20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石油地质学家,海洋石油勘探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地质师、研究总院副院长。
1963年02月20日,邓运华出生于湖北红安。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江汉石油学院(现长江大学)学习石油地质专业,大学本科毕业。
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学习石油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1988年7月至1992年12月,担任渤海油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工程师。
1992年12月至1996年12月,担任渤海油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组长、项目经理。
1996年12月至2001年11月,担任渤海油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地质师。
2001年11月至2005年12月,担任渤海油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经理。
2005年12月,担任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总院副院长、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副总地质师。
2015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据2022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邓运华参加并负责了渤海石油勘探技术工作,针对渤海生油岩埋藏深、储油层浅、断裂活动强、石油运聚复杂等科技难题,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开创性提出了断层-砂体“中转站”是主要运移方式,地层-断层组合关系控制了富集部位,临界盖层质量控制了断裂活动带油藏形成等7项学术思想为支撑的浅层油气运聚机理;用于勘探实践,带领团队9年发现了7个大油田、17个中型油田、27亿方地质储量,奠定了渤海年产石油3000万方、成为中国第二大油田的储量基础;通过对中国南海构造、沉积、古生物、烃源岩等多专业综合研究,提出了“南海两个油气带、内带找气、外带找油”的地质思想,准确预测了南海深水天然气的区域分布,并被钻井所证实;在开拓海外勘探过程中,通过对全球主要含油气盆地深入研究,提出“生物数量决定油气生成量,营养物质控制生物数量,河流是营养物质主要来源,河流-海湾体系是世界海相石油分布主要场所”理论,用于勘探,带领团队在非洲、南美发现了多个大中型油气田。
据2022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邓运华出版著作3部,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1篇。
截至2015年6月,邓运华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中海油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
邓运华认为,良好的科研氛围是引导科研人员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坚持和热爱是科研工作者成功的必备品质。
邓运华认为,要推动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标准,来促使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将精力放在技术、成果上,放在不断提升自身水平上。除此以外,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也应思考怎样让适合做科研的人能够安心、沉心、静心地做科研、搞创新,甘心坐“冷板凳”,长期坚守初心、深耕科研热土。这就需要创造一个能够使科研人员的付出与收获相匹配的家庭、单位和社会环境,使科研工作者能够真正通过科学研究、通过自己的技术和成果获得经济上和思想上的认可,而非想方设法走“捷径”。
邓运华认为,对于科研人员或团队来说,要想获得理论技术的创新需要具备3个条件:一是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透彻地了解;二是对新理论、新技术的掌握;三是将研究对象的特点与自己掌握的新知识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才有可能产生新的观点、提出新的理论、创造新的技术,真正做到“地质家脑子里有油田”。
2016年5月9日下午,邓运华应邀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展学术交流,在主楼C308会议室作了题为“浅层油气的运聚理论与渤海大油田群的发现”的学术报告。
2017年9月15日上午10时,石油学部2017年学术报告(二)地学之光第241讲于长江大学武汉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邓运华以“穷尽平生做一事”为主题开展讲座。
邓运华
邓运华为渤海油田成为中国第一大海上油田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评)
邓运华院士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丰硕的学术成果,是长江大学的宝贵财富。(长江大学原校长谢红星评)
邓运华没有刻意追求,他始终以一种诚实而执着的态度面对工作,投身于他钟爱的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事业,没有任何豪言壮语、没有成功后的张扬,他只用朴实而简单的行动实现着一个共产党员执着的理想信念。(长江大学评)
邓运华辛苦劳动的成果不仅为中国的石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世界石油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
2021年4月,邓运华向红安一中捐赠其著作《浅层油气藏的形成机理——以渤海油区为例》《试论世界油气形成的三个体系》《中国近海两个油气带地质理论与勘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