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3 22:56
公元1238年,蒙古窝阔台汗十年,蒙古军进驻邢州(今邢台市),当时邢州帅府诸公“择时务所急者”在邢州进行了有名的“邢州大治。这项新政是大蒙古国时期政治的重要成就,具有深远的影响,奠定了后来元朝的治国方略。
在蒙、金争夺中原大战中,邢州大地战火弥漫,把邢州人民推向苦难的深渊,不少人死于战火,人口锐减,金代曾拥有十万户的邢州,到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汗统治大蒙古国时,邢州只剩下一万五千户。《顺德府志》载:当时邢州“千里萧条,为之一空,城中才百余家,皆以土塞门,穴地出入……官吏者,亦昼伏夜出……人谓之鬼衙,甚至弃印而去。”挣扎在苦难中的邢州百姓希望改变现状。1251年,成吉思汗第四子托雷长子蒙哥继位后,以其弟忽必烈治理漠南事务。此时邢州人刘秉忠、张文谦已进入忽必烈王府。深受忽必烈信任的刘秉忠、张文谦看到家乡人民煎熬在水深火热之中,建议忽必烈选良吏治理邢州。忽必烈听从他们的建议,呈报蒙哥大汗批准,派蒙人脱兀脱为推事官、李惟简为邢州安抚使,刘肃为邢州安抚副使,赵良弼为募僚长,治理邢州。不久,邢州出现新气象,逃往他乡的流民纷纷回到邢州,史称“邢州大治”。
经过张耕、刘肃、赵良弼、郭守敬等人的苦心经营,邢州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户籍由一万五千户发展到三万余户。明万历年间《顺德府志》载:邢州经过治理,成为“老幼熙熙,遂为乐郡,邻郡望之,如别一国土者”的乐园。
邢州大治意义是深远的,其一,邢州大治增强了忽必烈在全国推行汉化的信心。其二,邢州大治,提高了邢州的知名度,不少外籍人愿意落籍邢州。如忽必烈兄蒙哥汗的御医(河南舞阳人)颜天翼年老致仕,请求在邢州养老。蒙哥汗答应他的要求,册封他为“提点太医院主鹊山神应王庙事”,颜天翼后人重修鹊山庙,为纪念此事,翰林学士知制诰修国史臣王鹗撰稿,刘秉忠丹书,留下石碑一通(此碑有碑楼,位于扁鹊庙南门外西南角);元末名相脱脱的后裔也迁居邢州(今新河境)。其三,邢州大治成为忽必烈在全国推行汉化的一块样板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