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2 15:45
邢燕子(1941年-2022年4月6日),女,汉族,河北宝坻(今属天津)人,,中共党员,1958年参加工作,天津市北辰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数年如一日地忘我劳动,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成绩,在我国农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成为“发奋图强,扎根农村,大办农业”的青年典型。曾先后5次受到毛泽东接见、13次受到周恩来接见。她的先进事迹引起全国青年学生的强烈反响,成为影响一代人的青年标兵。她是中共九大至十三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8年,17岁的邢燕子初中毕业。她没有回到父母所在的天津市区,而是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满怀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做祖国第一代有文化农民的豪情壮志,回到当时的宝坻县司家庄村,每天与乡亲们一起去插秧苗、种高粱。司家庄村是个缺少劳力的穷村,在那里,她和农民打成一片,村里劳动力少,她先是组织成立幼儿园,解放妇女劳动力,后来干脆带领女团员,组成了“燕子突击队”。很快,“燕子突击队”从7人扩大到了16人,影响带动全村妇女干了起来。冬季,她带着突击队员砸开三尺厚的冰结网打鱼,晚上打苇帘子,3个月就给村里挣了3600多元钱,种下430亩高产麦,向荒洼要粮。她经历了艰苦生活的考验,数年如一日地忘我劳动,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成绩,在我国农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成为“发奋图强,扎根农村,大办农业”的青年典型。曾先后5次受到毛泽东接见、13次受到周恩来接见。她的先进事迹引起全国青年学生的强烈反响,成为影响一代人的青年标兵。她是中共九大至十三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2022年4月6日早晨7时40分,曾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新中国“最美奋斗者”邢燕子病逝,享年81岁。遗体告别仪式于4月8日举行。
“邢燕子突击队”
邢燕子从小跟爷爷在农村老家长大,父亲是天津市一家工厂的副厂长。1958年,中学毕业后没有回父母所在的天津市区,而是回到家乡宝坻县大中庄乡司家庄村务农,发愤改变家乡的面貌。邢燕子的父亲当时是天津陶瓷厂副厂长,她完全有条件当工人,也可以继续读书。当时她的想法很单纯:“农村青年都应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听党的话,不是空洞的口号,要看实际行动,农业这么重要,党需要自己留在农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留在农村。”她选择了回到天津市宝坻县司家庄务农,在那里,她和农民打成一片,并组织了一个“突击队”,带领大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刚开始这个队一直没定叫什么名字,1960年的时候,郭沫若写了一首《邢燕子歌》之后,才改名叫“邢燕子突击队”。
邢燕子刚回乡时,生产队派她去幼儿园当教养员,管30多个满地乱跑的孩子。冬天冰上打鱼的季节到了,当时正值三年连续自然灾害时期,打鱼和割苇编帘子是帮助乡亲度过灾荒的主要副业生产。刚18岁的邢燕子串连了7名青年妇女组成北大洼头一个妇女打鱼队,在2尺来厚的冰上凿洞下网,起网时网绳一出来就冻成冰棍,抓在手里刺骨寒,她们白天网鱼,晚上在马灯下编苇帘,三个月下来邢燕子为全队创造了3900多元的副业收入,为全大队乡亲们度过灾荒起了很大作用。邢燕子不仅在生产上不怕苦、不怕累,在生活上也是克勤克俭。她父亲寄给她20元做衣裳,她却把钱借给队里买化肥,司各庄社员都说,有了“燕子队”,全村变了样。邢燕子突击队的劳动内容主要是要抬田治盐碱,抬田就是把田抬高了,水往沟里渗,长庄稼的地就不起碱了;但是抬田一是费劳力,再一个是费地,后来她们想很多办法,如拉沙治田、秸秆治田、秋耕冬灌等。秸秆换田就是把秸秆结成小节,那时候白天没电,天黑了才有电,突击队就是什么时候有电什么时候开始做,一做就是一晚上。她们把秸秆扎成小节之后,第二天早上就去敛尿,把尿都敛到一个大锅里,往里面掺好水,然后把秸秆放在里面浸湿了,再堆在一起发酵,这就是秸秆还田。除此之外,她还带领队员们种下430亩“六九麦”,向荒洼要粮。
1960年10月邢燕子与另外两个全国回乡知青的典型,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徐建春、吕根泽互相下战书,进行“建设新农村”的友谊竞赛,全国各地农村知青纷纷响应他们的号召。在当时严重饥荒已蔓延到全国的关头,邢燕子们发出的劳动竞赛活动,稳定了广大农村青年的情绪,鼓舞了他们“大办农业,大种粮食”的士气。
此后《河北日报》以《邢燕子大办农业范例》套红标题报道了邢燕子的事迹。《人民日报》也介绍了邢燕子的事迹,全国各大报纸、电台和《中国青年》、《中国妇女》纷纷报道,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郭沫若曾写了《邢燕子歌》:“邢燕子,好榜样/学习王国藩,学习铁姑娘/全家都在城,自己愿留乡/园中育幼幼成行,冰上治鱼鱼满网/天荒地冻,抢种垦荒/要使石头长出粮/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一切工作服从党。北大洼变成金银窝/燕子结成队,奋飞过黄河”此时邢燕子也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在农村成家扎根
邢燕子出名之后,给邢燕子的信从全国各地涌来,“成麻袋成麻袋地装”,当中更有不少求爱信。这就引起了当地党组织的注意,后来,当地党组织为她选了村里的生产小队长王学芝。原因很简单,王学芝家是困难户,“一家兄弟四个,加上父母,才两间半房”,但他是个老党员,政治上可靠。
1961年7月3日,邢燕子结婚了。夫妻俩穷得什么都买不起,邢燕子嫁过来,公婆只好出去借宿。3天后,新婚的邢燕子就和丈夫搬到了婆家早年喂驴的小草棚里,那个棚子只有1米多宽,没有床,就搭了个简单的土炕,站起来都直不起腰,一下雨就漏水。
邢燕子不能像普通妻子那样天天为丈夫做饭,丈夫就一个人随便对付;两个儿子相继出生之后,丈夫又当爹又当妈,却从来不曾埋怨过她。邢燕子特别感激的是,她的两个儿子年龄相差8岁,原因是她1962年生了大儿子之后,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先斩后奏,趁到天津开会时采取了避孕措施。就这样,丈夫都没说一个“不”字,还跟她一起瞒着公婆。与王学芝结婚,再一次表明她永远扎根农村的决心。
保持人民本色
1964年6月邢燕子被选为共青团九大代表。同年12月她又参加了第三届全国人大,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12月26日恰是毛泽东70诞辰,邢燕子被邀请参加毛泽东的家宴,毛泽东不让自己的女儿出席,说:“她不下乡,不配。”与毛泽东同坐在一起的是陈永贵、王进喜、钱学森、邢燕子、董加耕。他笑道:“我要坐在群众一边。”并将自己的一碗饭拨给邢燕子和董加耕,说:“年轻人要多吃啊,要吃饱!”还为他俩添饺子和烧饼。邢燕子的事迹被报道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她本人曾先后担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县委副书记、天津市委副书记、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先后当选第三届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九至十三大代表、第十至十二届中央委员。但鲜为人知的是,除了开会时作为代表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外,她绝大多数的生活仍然是在最基层的农村,养猪、起猪粪、打猪草,并且她是个不带薪的市委副书记,生活在当时依然十分拮据,甚至经常和丈夫到大洼里为家里拾柴禾。
即便如此,邢燕子依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她有幸亲眼见证,亲身体验了祖国的日益昌盛,发展壮大,“虽说也赶上了国家的苦日子,但是毕竟我有幸为国家的脱贫致富贡献出了一份力量,并且我的小家也伴随着国家这个大家一起成长了起来。”如今,和每一个退休老人一样,邢燕子也在轻松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夕阳红”,“唱唱老歌、带带孙子、还和老伙伴们一块打打扑克。但和很多老人不同的是,因为自己特殊的身份和经历,她依然在社区中发挥着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交纳特殊党费,捐助灾区群众,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弘扬革命精神,做报告、讲传统……军营、学校、工矿企业等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她老当益壮的身影,“只要身体允许,我愿意为我们的祖国贡献出我的最后一份余热。”
1960年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邢燕子发愤图强建设农村》,介绍了邢燕子的先进事迹。此后,成为上山下乡的知青典型,被称为毛泽东时代的好姑娘。1964年,她出席中国共青团第九次代表大会,同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毛泽东主席生前5次、周恩来总理13次接见过她。她先后历任中共河北省委委员、宝坻县委副书记、地委常委、天津市委书记、市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党的九至十三大代表,第十至十二届中央委员。
2009年9月14日,她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