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8 12:58
邬沧萍(1922年9月24日-2023年6月13日),广东番禺人。著名人口学家、社会老年学家、统计学家。1952年9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1922年9月24日出生于广东番禺。
1941年至1946年在岭南大学商学经济系学习。
1946年至1948年在上海税务专门学校高级班学习,后任香港九龙海关税务员。
1948年至1951年赴美国,在纽约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在哥伦比亚大学专修统计学。
1951年至1978年,历任辅仁大学经济系副教授、中央财政学院统计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副教授、北京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教授。
1971年起开始专门从事人口学教学和研究,先后参与筹建人口研究所、《人口研究》杂志、人口学系、老年学研究所,曾任副所长、副系主任、所长和系、所、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1978年至200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理论研究所任副教授、教授兼副所长、博士生导师。2000年至2005任北京市政府参事。2005年退休。
2023年6月13日21时21分,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邬沧萍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邬沧萍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20世纪70年代以来,邬沧萍教授长期致力于人口学研究和教学;70年代末开创中国老年学研究和教学,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口学、老年学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先后参与筹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人口研究》杂志、人口学系、老年学研究所,曾任人口研究所副所长、人口学系副主任和系、所、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人口研究》名誉主编等。与同事合作于1979年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口学第一篇理论文章,为中国人口学的恢复重建奠定了重要基础。1983年,指导我国老年学方向最早一批硕士生、博士生,着手建立我国老年学知识体系,为老年学学科发展奠定基础。倡导和推动成立了中国老年学学会,创建了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专业和中国高校第一个老年学博士、硕士学位点,在中国老年学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邬沧萍教授撰写了大量具有奠基性和开创性的著作、教材和论文,包括《人口统计学》《人口学辞典》《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世界人口》《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史》《社会老年学》《老年学概论》《从人口学到老年学》《中国人口老龄化:变化与挑战》《老龄社会与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老年价值论》等;公开发表学术文章20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求是》《红旗文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30余篇。
第五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八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府参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顾问和北京市副主委,以及北京市老年学学会会长、中国老年学学会会长、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人口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名誉会长、国际人口科学研究联合会、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亚太地区分会、国际老年学学会亚洲和大洋洲地区分会原常务理事。
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中国人口学会终身荣誉会员、首届中国老年学奖——杰出贡献奖、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突出贡献奖、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
1995年获第二届中华人口奖(科学奖)。
2012年10月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2014年11月获中宣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评选的“最美老有所为人物”称号。
2022年12月18日,在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老龄中国高峰论坛上,100周岁的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邬沧萍获颁“复旦老龄研究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