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山

更新时间:2022-09-28 13:01

邯山,多见于古代历史文献,现在只有其名而无实指。有学者认为邯山是今天的紫山(旧称紫金山、又名马服山)或紫山的别峰明山,有的学者认为邯山是邯郸市主城区中华大街西侧的土山。

邯山与邯郸

邯郸西部的山脉见于史志记载的主要是葛、堵、邯、紫诸山。其中,葛山、堵山、紫山至今有名有山,唯独“邯山”,现在只有其名而无实指。有学者推断“紫山”当是远古时的“甘山”。紫山系太行山余脉,紫山之名与山色有关,其山多红石。

最早给邯郸这个词下注脚的人是三国时期的张晏。不过张晏原话是怎么说的,今天已无从查考,但在北魏至唐代,人们还能直接直接看到张晏这点论述。郦道元在《水经注》卷十《漳水》提到张晏的话。这话并不难理解,不妨引用如下:

其水(指牛首水)又东历邯郸阜,张晏所谓邯山在东城下者也。曰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邯郸之名,盖指此以立称也。

颜师古《汉书注》也提到类似的话:

张晏曰:“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师古曰:“邯,音寒。”

张晏意思是说,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单,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单”;因为城廓从邑,故单旁加邑而为“邯郸”。郦道元提到的邯郸阜,阜即土山。但是,邯郸今天所处的地方地势十分平坦,张晏所说的“邯郸山”或“邯郸阜”在哪里呢?

1970年代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在《邯郸城址的演变和城市兴衰的地理背景》一文中提出了类似的问题:既然邯郸城址在2000多年内未有大的迁移,那么这座史籍中提到的“山”或“阜”应该有实际的对应地点。经过查考,侯先生发现,根据1933年《邯郸县志》所附《邯郸县全图》,得知在旧城南隅约400米处,注明有一处叫“邯山”的地方。

后来,《赵文化》杂志社主编李绍健送给记者的一期杂志上,记者看到李绍健和行士文合写的一篇《土山街忆旧》,对传说中的邯山有介绍。

在邯郸市区中华大街西侧,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街,名叫土山街。土山街的的名字源自这里曾经有一座不大的土山。李绍健认为,这座土山就是郦道元和张晏所说的“邯郸阜”或“邯郸山”。

这座由黄土堆积而成的土山,是古代西部太行山余脉留在城区的一处孑遗,它见证了邯郸城市兴亡发展的历史,故而老一辈人流传“先有土山,后有邯郸”。在李先生印象里,土山是一座占地约一亩大小、高约十几米的土阜。当年,土山的四周还是野地,一山突兀而立格外显眼。山侧有台阶通到山顶,山顶原有一座小庙,解放后移为小学校之用。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这座土山在1960年代被夷为平地,故址在现土山街社区居委会东北角。

但是,现邯郸市博物馆馆长郝良真对这一说法提出了自己的怀疑。郝馆长介绍道:“我们访问当地的老人,都说这里过去确实有个大土包,根本没有石头,不是什么山。之所以说邯郸山是这个地方,大概出于后人的附会。”郝馆长说,像这种后人附会古地名的情况,在邯郸并不鲜见。如回车巷附会的是蔺相如与廉颇正面相余后主动回车让路的故事,沁河上的学步桥附会的是“邯郸学步”的历史典故。

为了解释清楚“邯郸”一词的由来,郝良真等从邯郸这两个字的形义入手,试图以此揭开笼罩在“邯郸”这两个字上的面纱。

在郝良真和现河北省社科院副院长孙继民二人写于1987年的一篇文章里,他们先提出一个问题:“邯郸”一名出现在殷商时代,却由曹魏时人张晏释名,一千多年的历史距离,张晏的跨越也未必完全到位。今人有源源不断的最新考古成果作为依凭,比张晏应该更有优势。

春秋战国时期,“邯郸”一名的写法有多种,如“甘丹”、“邯。。”、“甘单”、“邯单”。

从这一地名演变的列表中我们看到,“邯郸”地名的演变经过一个由“丹”到“单”的过程。“丹”用来形容颜色,而“单”却是如张晏所说的“尽头”之意,两个字的意思几乎毫不搭界。所以,郝馆长认为,用后起的“邯郸”这两个字,并不能真正解释这一地名的由来。为此,他们二人以“邯郸”一词的较为原始的写法“邯丹”的“丹”字为突破口,寻求解释“邯郸”的真诠。

郝馆长认为,侯仁之等提到的黄色的土山,不可能与表示“赤色”的“丹”有什么瓜葛,而张晏所说的邯郸东城下的邯山也未必就是最初被赋予“邯山”之名的。换言之,最早的“邯山”不一定是指邯郸东城下的土山,其它山也有可能叫过“邯山”,而且,这个曾被叫做“邯山”的山,在某种程度上,和“丹”存在一定的关系。

循此思路,二人在明朝《广平府志》卷三《山川志》聪明山条看到这样的记载:“在府城西六十里永年县石碑社上有聪明山神庙,……此紫山一峰,或云古之邯山……”。《大清一统志》卷二一广平府永年县条亦记:“邯郸县紫山之别峰也,或以为即古之邯山。”

由是可见,明清时人便怀疑永年县的明山便是传说中的邯山。康熙年间的《邯郸县志》里又说邯郸县的紫金山为“邯邑发祥之地”。永年县的聪明山,现称明山,距邯郸市区20多公里,是紫山余脉。两位作者曾数次考察紫山,称远望去山色呈暗红色,所以紫山一度名为“朱衣山”。二人至此得出结论:“邯。。”或“甘丹”的地名来源于“邯山”呈紫红色,并非“邯山”至此而尽。

我们已经知道,邯郸建城2000多年来,城址并没有什么变化。今天,我们确实在邯郸市里看不到一点山的影子,说邯山至此而尽也并非其来无自。把郝、孙二位先生的话,与张老夫子的“权威”解释综合,我们是否可以说,邯郸的意思是紫红色的邯山至此而尽呢?

赵国都城邯郸像一张的伞盖,将赵国之前的邯郸的样貌遮了严严实实,密不透风,水泼不进,只允许人们瞻仰作为伞盖的巨大和张扬。只是,伞盖恢恢,也有疏漏的时候。

从地理位置上看,这座邯山应位于邯郸的西部山区。《邯郸县志》载:“《水经》云,邯水发源于邯山,北经邯会故城西北,注漳水,今湮”。按:邯水《水经》称邯沟。“这条邯沟在地图上早已不复存在,但在民间却有口碑遗存:位于赵王城西南约里许,至今仍依稀可见一条古来荒废的土沟(如今作了邯山区垃圾填埋场所),当地老百姓称之为“老汉沟”,或“老旱沟”。推测这老汉沟或有可能是当年的“邯沟”,因年代久远,世代相传而讹误成今名。如这条沟即是古“邯水”的话,其上游发源于邯郸西部的邯山是顺理成章的。

2000年2月,邯郸市人民政府委托西北大学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组织众多专家学者在邯郸召开了一次学术研讨会,专门研究论证邯郸建城的年代。这次研讨会上提供的文献资料称:“在甲骨文中有十一条古地名‘ 甘 ’的记载,其中十条出自商代武丁时期。

郑祥杰研究员所著的《商代地理概念》认为:“甘”即今天的邯郸。中国先秦文化研究专家孟世凯先生也持此观点。但有的专家认为尚需进一步论证。如果此说成立,邯郸之名应来源于古地名“甘”,大约在商代武丁时期邯郸称为“甘”,这个“甘”字可能就是邯郸之名最早的字源,距今已有3250年的历史了。由此可知,邯郸之名源于古地名“甘”,而“甘”的本源是山名,即“甘山”,就是后来的邯山。

按照张晏的解释,“所谓邯山在东城下者也。曰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邯郸之名,盖指此以立称矣。”(《史记》卷三《殷本纪》)。意思是邯山到此而尽。邯郸市区附近的紫山考察,几米、十数米高的浅紫红色大石块堆积在山顶,是否可以推测,“邯丹阝”或“甘丹”的得名,有可能与紫山或紫山的别峰明山(曾称邯山)以及山岩呈紫红色有着直接的关系。“邯丹阝”或“甘丹”的初始含义是因为“邯山”呈紫红色而得名。

文献记载

在《元和郡县图志》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解释:“邯本应作甘,系山名,在城东南五里。郸作单,与殚同,训尽意,取甘山至此而尽之意,故名甘单。

据《隋图经》记载:“春夏有紫气蓊郁,石上有菖蒲,岩间有紫英。”

《武安县志》载:“紫山下有紫泉出,山反照则赤色如金,故名”。因其山表呈微红色,唐天宝六年曾改名为朱衣山。紫山是邯郸县境西部最高的山峰,海拔498.4米,“山势耸拔,冈峦回复”(《大清一统志》),是邯郸西部群山之首。紧靠紫山南部的堵山,东西南北跨24平方公里,因其“连亘如堵,故名(《汉书 地理志》)。堵山又俗称牛首山,是牛首水(今渚、沁河)的发源地。

1936年版的《辞海》对“邯山”的解释:“邯,山名,在今河北省邯郸县西,县以山名,山势如堵墙,因又名堵山。”

郦道元的《水经注》以为:“堵山即紫山”。

《大明一统志 直隶名胜志》:“《环宇记》云,邯山在郡城西,紫山之一峰也。”这样不难看出,“甘山 ”在远古时应是指以紫山为首峰的太行山余脉。还有与紫山毗邻的葛山,也是一道南北走向的红板岩高冈,因林木森郁、葛藟尤盛,故名葛山(《大清一统志》),每霜后,树叶 皆赤,谓之“葛山红叶”。紫、堵、葛山赤岩紫气,霜叶似火,连成一片红色的山景。丹是丹砂,按《说文解字》的解释:“丹是原指一种产于巴越的赤紫色矿石。”红色的山岩也被称为丹岩。甘山因山色红紫而被称为丹,甘山因“丹”谓之“甘丹”,这很有可能是邯郸一带地方因山而得的最早地名。

战国早期的钱币和出土陶片上的“甘丹”铭文,正是表明了地名由商代的“甘”而春秋、战国早期的“甘丹”的嬗变过程。随着甘丹一带的聚落逐渐繁华扩展为城邑,在“甘丹”的字旁加邑(阝)就成了“邯丹阝”。这两个字出现在春秋末期的《侯马盟书》上,说明它决不是“邯郸”二字的简化,而应是邯郸地名的先源。

椐《汉书》注者张晏解释:“邯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近代有位专家,将邯郸的名称来历解释为:此城内有座山,名邯山。邯郸由此而得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