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3 15:09
邹冈(1932年1月27日-1999年2月24日),出生于江苏苏州。神经药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1932年1月27日,邹冈出生于江苏省苏州的一个医生家庭。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家由上海沿长江逃难到重庆。先后在重庆市立第一女中附设初小、南山小学、广益小学、广益中学求学。
1946年夏,随全家由重庆回到上海,经人介绍在私立美国长老会办的清心中学就读高中。
1949年,考取国立上海医学院(后改为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疗系药理专业。
1952年5月,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3年9月,被抽调参加在母校药理科举办的高级师资培养班学习,并受训于药理学家张昌绍教授。
1954年8月,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经统一分配到上海第二医学院药理教研组任助教。
1957年3月,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师从张昌绍教授。
1961年,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药理三室副主任、主任、药物所顾问。
1979年—1982年,先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密西根大学及耶鲁大学从事研究。
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9年2月24日凌晨,在美国麻省总医院病逝,享年67岁。
邹冈对吗啡、内源性阿片肽作用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张昌绍教授共同发表吗啡镇痛作用部位在第三脑室和大脑导水管周围中央灰质的论文,被国际上誉为吗啡作用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在针麻原理研究中证明针刺释放脑啡肽。1964年首先发现bicuculline的GABA拮抗作用。他还从事内源性大麻研究,首次用拮抗剂触发大麻耐受动物的戒断症状(1995)和首次证明大多数中枢大麻受体存在于GABA能神经原(1998)。
根据2023年1月上海医科大学网站显示,邹冈先后发表论文60余篇,代表性的有“吗啡镇痛作用部位的脑内微量注射研究”(首先提出吗啡镇痛的作用部位在第三脑室大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属开创性发现), “脑啡肽参与针刺镇痛”, “垂体蛋白磷酸化调节”,“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原理”等。
20世纪60年代初,邹冈参加工作不久便承担了培养外单位进修人员,共同开展了对电生理、神经内分泌的研究,完成论文3篇。“文化大革命”后,他除继续培养进修人员外,开始招收研究生。自1978年起到1996年间,他共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5名,其中,已毕业的研究生大都成了科研骨干,有些还担任课题组长、室主任等职。
从1983年起,邹冈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内其他神经药理工作者一起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各研究所的神经科学研究生开办一门神经药理学课程,并为此主编了《基础神经药理学》一书。
“邹冈在科研工作中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性的才能,他在科学的征途上不断攀登,辛勤耕耘。他在所从事的科学领域中,开展了不少中国国内尚属首创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神经药理和针麻原理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具有国际水平的贡献。”(重庆广益中学 评)
“邹冈是一位衷心热爱工作的科学工作者。”(《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评)
“邹冈在30多年的科学研究生涯中,始终未停止对未知的探求。即使是在患重病卧床休息期间,他也总是手不释卷。他的这种对事业坚韧不拔、锐意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充分表达了他对科学事业的深深热爱和对加快提高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心愿。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他不断在神经药理学的研究中,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