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3 20:55
《郊行》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诗作。此诗通过描写蚕农勤劳辛苦还闹饥荒的现实,体现了王安石对蚕农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不满,暗示了当时苛捐杂税猛于虎的社会弊端,反映了作者对民生的关切之情。全诗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寓残酷的社会现象于朴素平实的语言中,含蓄委婉,沉郁深刻。
郊行
柔桑采尽绿阴稀⑴,芦箔蚕成密茧肥⑵。
聊向村家问风俗⑶:如何勤苦尚凶饥⑷?
⑴柔桑:指柔嫩的桑叶。
⑵芦箔(bó):用芦苇杆编成的席子或帘子,用作养蚕的工具。蚕成:蚕老结茧。
⑶聊:暂且,姑且,随意。风俗:这里指民众的日常生活。
⑷凶饥:凶年饥岁。凶,指谷物不收,灾荒。此句犹言:“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李绅《悯农二首》)
嫩嫩的桑叶被采摘完了,那绿色的树荫越来越稀疏,芦箔上的蚕儿长大了,密密麻麻结满了肥大的茧。
我随意向村民们问问今年的生活与收成,看着他们这样辛苦忙碌,为什么还不能解决温饱反而闹饥荒?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王安石舒州任满赴阙,除群牧司判官。嘉祐元年(1056)十二月,王安石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第二年五月,他离京就任知常州军州事。根据当时情况推测,此诗当系至和年间所作。时作者年三十四五岁。
王安石漫步郊外,看见野外的桑叶被采尽,农家饲养的蚕结茧肥密,这本是蚕农大获丰收的喜悦之景,应该是令人欣喜的。但是王安石随意问了问农家的生活状况时,结果却让他困惑惊异:原来养蚕人长年辛苦忙碌生活却一贫如洗,如同遭遇荒年饥岁。所以他写下了这首诗以示对蚕农的同情。
此诗前两句写乡间春景。柔桑句,外景;芦箔句,内景。外景,用墨清微;内景,虽是素描,但物象丰满。诗中主人公由外入内,体察民情,看到的是养蚕成功的景象。后二句转写主人公之“问”。此问源于一个现实的矛盾:百姓的勤苦劳作已经有了显而易见的收成,却还要像荒年一样饿肚子。作者此问,可以说是有疑而问,也可以说是明知故问。这一问,作者的“矛头”无疑是指向为政者的。
唐人作诗,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之句,正是“勤苦尚凶饥”的生动注脚;又有“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伤田家》)之句,隐隐透露出“勤苦尚凶饥”的因由。而王安石此诗,虽不同于唐人直白尖锐、激烈鲜明,而是显得含蓄委婉、沉郁深刻,是很发人深思的。
王安石作为有志改革的杰出政治家,郊外闲行,不忘访问农家,不仅仅表现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更显现出他对百姓疾苦根源的理性思考。诗中一个“聊”字,似轻实重,令人回味。
整首诗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如同话家常一般平实质朴,关切的问询之中体现了王安石对蚕农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同时通过描写蚕农勤劳辛苦还闹饥荒的现实,暗示了当时苛捐杂税猛于虎的社会弊端。
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高克勤《王安石诗文选注》:作者漫步郊外,看见乡村中蚕农辛劳忙碌却不得温饱,于是写了这首诗,对他们的境遇深表同情。末句以反诘作结,含蓄凝练,发人深思。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宋神宗朝两度任相,实行变法。封舒国公,改封荆国公。晚居金陵。卒,谥曰“文”。诗文皆有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作不多,风格高峻,一洗五代绮靡旧习。著有《王临川集》《临川先生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