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7 19:24
郑丰喜(1943—1975),小说家。台湾云林县口湖乡人,出生于1943年,1975年因肝癌逝世,年32岁。其自传体小说《汪洋中的一条船》,发表后引起轰动,重版10次,事迹广为流传,蒋经国颇为关注予以褒扬。
郑丰喜,台湾云林县口湖乡人,出生于1945年,1975年因肝癌逝世,年31岁。父母是农民。出生时右脚自膝盖以下,前后左右弯曲,左脚自膝盖以下突然萎缩,脚板翘上。他的母亲悲痛不已,当场晕了过去,进而郑丰喜险遭抛弃,在祖父和妈妈细心照料下,郑丰喜慢慢地长大。
6岁时,祖父去世,郑丰喜被父母遗弃,跟随耍猴卖药的赵老伯流浪卖艺就食。8岁时跟哥哥在离家数里外的鸭寮放鸭,独立生活。一次遇到风雨和大水,几乎被淹死,从小就饱尝了生活的苦难。而他凭借不懈的努力靠自己的双手生存下来,还争取上了学,取得了优异成绩。在中学戴校长和矫正医院徐院长的支持鼓励下装上假肢后,更不怕摔破手脚,学会骑自行车上学。为完成中学学业,郑丰喜到处打工,他以一篇《汪洋中的一条船》参加征文大赛,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很多人表示愿意资助他完成学业,而他却不愿过多依靠他人,后来圆满地完成中学的学业,以优异成绩考入台湾中兴大学法律系。后事迹见报,引起社会赞誉。他的坚强毅力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感动了同校法律系女同学吴继钊。可是吴继钊的父母百般阻挠。几经周折,两位有情人终于结为夫妻。婚后还育有两个女儿。大学毕业后,返家乡中学任教,立志建设图书馆,深得乡亲和学生的崇敬。
在妻子的支持下,续写自传体小说《汪洋中的一条破船》,发表后引起轰动,重版10次,事迹广为流传,蒋经国颇为关注予以褒扬。1974年列名台湾第12届“十大杰出青年”。 后不幸身患肝癌,于1975年逝世,年仅32岁。其事迹拍成电影《汪洋中的一条船》,并荣获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有名的著作是传记《汪洋中的破船》,内容描述自己成长和奋斗过程,受到当时中国台湾省国民党领导人蒋经国的赞誉,并建议他将书名改为《汪洋中的一条船》,曾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此书曾获1986年台北市图书周好书第一名,还获得中国时报40年来影响我们最深的书籍之一;1998年再获得《讲义杂志》票选对现代人影响最大的十本中国名著第5名。改编自此书的电影在1977年上映,由李行担任导演,秦汉、林凤娇、葛香亭、欧弟主演,中影公司出品;2000年公共电视台也曾将郑丰喜的故事改编为电视剧。
郑丰喜过逝後,其遗孀为了纪念他,于是在口湖乡创立郑丰喜图书馆,于1989年完工,由建筑师李祖源设计,馆中除了藏书之外,尚有郑丰喜使用过的书籍、义肢等遗物,供人参观。1977年财团法人郑丰喜文化教育基金会成立,是中国最早从事身心障碍公益的基金会,更设立奖学金帮助鼓励有肢体障碍的学子就学、出国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