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光路

更新时间:2023-01-06 08:59

郑光路,男,原名郑光露,1950年9月生于四川成都,诗人,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多家刊、报特约专栏作者,“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网站站长。致力于近现代史研究和写作近30年。出版、发表200万字以上的作品并多次获奖。海内外报刊媒体、网络多次报道过事迹、并评介其作品。主要长篇作品有《气卷神州》《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文革高潮中的四川》《特殊的战争—大武斗》《世界罕见的文化现象一一中国“文斗”现象奇观》《四川旧事》《成都旧事》《成都打工妹》《“张献忠屠川”真相》《炸响辛亥革命的惊雷——四川保路运动历史真相》《川人大抗战》(现搜狐网正长篇连载)等。曾获第十届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和第五届“四川文学奖”,多部著作被中国863计划图书馆及美国国家图书馆等收藏。新著《四川大抗战》引起广泛关注。

学术研究著作

著述以研究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

长期“以研究历史的学术态度进行文学写作;以文学写作的方式去研究历史”,作品具有材料独特新奇、大题材等个性特色,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形成其“文史结合、雅俗共赏”的独特风格。

曾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有影响的文史类文章60余篇。

已出版长篇专著《气卷神州》、《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张献忠剿四川真相》、《四川旧事》、《成都旧事》、《川人大抗战》、《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之特殊内战》(海外出版)、《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文斗之喧嚣怪状》(海外出版)、《炸响辛亥革命的惊雷—四川“保路运动”的历史真相》、《百年红十字运动在成都》等十余部,500多万字。

曾获四川省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四川省第五届“四川文学奖”等各种大型奖项。著作收入中国政府文化大工程的“农家书屋”书系。

作品广受各界好评。海内外相关人士评论作者著述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空白。多部著作被中国863计划图书馆及美国国家图书馆等国内外图书馆藏机构正式收藏。

郑光路先后发表3百万字以上的文章,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有影响的文史类文章60余篇。国内,1991年出版长篇《气卷神州》,多次再版发行十万册以上。1995年出版《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2005年出版《川人大抗战》.....各书出版后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好评,至今中国许多网站、书籍资料中均注明将该书列入“主要参考资料”。文革研究类成果较多,如长篇连载《文革高潮中的四川》载党史刊物及《蜀报》《炎黄春秋》等,首次在国内全面、系统、多层次详实记述了文革中全国动乱典型四川的真实情况.....

海外已出版的专著《特殊的战争--文革武斗》《世界罕见的文化现象一一中国文革文斗》二书共80余万字,从普通民众的视角切入,作宏观、系统、全面评述,反映了文革时期整个中国真实社会现状,独具一格的研究得到各界广泛好评和重视,奠定了郑光路文革史研究的学术地位。

1987年后,国内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及香港《明报》《大公报》《商报》《文汇报》,澳门澳门日报》《华侨报》,美国《多维时报》等都曾报道评论其作品。

作品广受好评并多次获奖。如《川人大抗战》引起重大反响,国内外上百家刊物、报纸、网络等转载和高度评论此书,并荣获代表四川省文学创作水平最高奖项的第五届“四川文学奖”。

海内外不少人士评论,作者不少成果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空白。作者多部著作被中国主要图书馆和美国国家图书馆等正式收藏。

相关人士普遍认为:郑光路文革、文史、巴蜀文化研究等作品,都具有材料独特、新奇、大题材等个性特色、立意深刻独到,显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学者风范。

郑光路长期“以研究历史的严肃学术态度进行文学写作;以文学写作的方式去研究历史”,其作品具有材料独特、新奇、大题材等个性特色,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形成其“文史结合、雅俗共赏”的独特风格。

中国自来有“天下未乱蜀先乱”的谚语。郑光路认为:“越是传统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有地方性就越有独特性。四川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大省,不了解四川就根本说不上了解中国。但岁月流逝,许多史实已被遗忘、扭曲,甚至湮没……”郑光路几十年来的研究和写作重点,以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四川重大历史事件为主。

已先后在国内外出版《张献忠剿四川真相》《炸响辛亥革命的惊雷—四川“保路运动”历史真相》《四川旧事》《成都旧事》《川人大抗战》《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之特殊内战》《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文斗之喧嚣怪状》等书。基本上囊括了从明末清初之后距今三百多年来,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四川重大历史事件。

郑光路的书籍多次再版,并经常被国内外人士广泛引用到论文和专著中,各种党史刊物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也曾独家发表其文史作品。他的作品常被国内、省内制作成各种电视、广播节目。其作品广受专家学者好评,曾荣获第十届四川省“五个一工程”政府奖,荣获四川省最高文学奖项第五届“四川文学奖”。两部作品选入中国政府文化大工程的“农家书屋”书系。海内外不少人士评论,作者不少成果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空白。多部著作被中国863计划图书馆及美国国家图书馆等国外图书馆,作为正式馆藏图书收藏。

学者郑光路武术活动简介

郑光路,中国国家武术六段,四川权威部门授予“武术名家”终生荣誉称号。

入选北京奥运会献礼项目《走向奥运的中国武术》大型画册。收入《中国武术名家名校辞典》等近十部大型武术专业工具书、辞典。

郑光路在武术史和武术理论研究方面成绩显著。

在《中华武术》、《武林》、《武魂》、《武当》、《中国体育报》等专业刊报上,发表大量引起广泛反响的学术性文章。如《武医结合、造福人民》(发表于《武林》1983年9期)、《论武术与医学的关系》(《成都体院学报》1987年1期)……郑光路2002年至2005年在中国体育核心刊物《体育文化导刊》上,发表《鲁迅与武术、气功——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重要史实》、《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序曲——1936年中国国术表演队赴奥运会详记》、《四川近代武林人物》等十余篇学术文章,都引起重要影响。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曾独家发布郑光路宣传中国武术的专文《十一届奥运会悲伤的看客——1936年中国体育代表团旧事》。

长期实践“文武合一”的中国武术传统思想。出版长篇专著十余部,500多万字。获四川省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四川文学奖”。

曾在国内各种武功、武术表演和比赛中获奖,曾被特邀参加各种拍摄影视剧拍摄。国内上百家报刊、电台曾介绍其事迹。其所练武术很有特色,受到武术界人士广泛赞誉。其武术表演视频在网络广为流传(如百度搜索:郑光路视频),受到武术界人士广泛赞誉。

郑光路在武术史和武术理论研究方面成绩显著

郑光路专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武术、气功探秘》,独具特色、内容丰富。本书自1995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各界读者、研究者欢迎。一些武术专业刊物评论“这样系统地介绍中国民间气功、武术,并甄别其良莠,还是首次。” “这是发扬中华武术优秀传统的力作”。

本书还受到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史》作者、历任武术总裁判长、中国武协科研委员会副主席)等专业人士高度评价,及国内、港澳、海外报刊广泛好评,认为本书从历史学和社会学、民俗学角度来深刻剖析研究中国武术现象,对完整了解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华武术,可说是非常独到的。目前国内外不少专业研究人士及研究生、博士生专业论文,常以此书为重要参考资料。

郑光路认为:武术这种民族体育蕴涵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极为独特的人文特神,这是中华武术区别于世界其它体育运动的鲜明特色。几十年来郑光路为宣传中华武术始终不懈。

作品介绍

《我的“知青”岁月》

郑光路——《我的“知青”岁月》云:“‘光头儿’是我绰号,只因我叫郑光路,其实我发如青丝既多又黑,何尝光头!”其曾发表《文革结束后第一次高考》专文,引起有关方面关注。中央电视台今年拟拍摄那段岁月的纪录片,专门来请作者叙述当知青的经历。本文极真实生动地叙述了这段经历。读者从此文中将了解中国那段十分特殊的历史。

郑光路《我的“知青”岁月》:

一、从“天兵天将”贬为次等公民

二、农民不知“知青”为何物

三、“扎根屋”修在荒坟上

四、饿肚子的痛苦辛酸

五、饥寒甚则兽性萌

六、男扮女装的“初恋”

七、烧棺材的日子

八、“再教育”和“阶级斗争”

九、一天“工分”只值两角多

十、“知哥”、“知妹” 搭汽车

十一、“我要读书”挨暴打

十二、告别农村的悲喜剧

郑光路,下乡当知青时(1969.2─1971.7,19至21岁)所作辞赋体文学诗歌:

中秋辞

(1969年9月,18 岁 )

诗前记:

1969年中秋写于邛崃乡村茅屋内

已寅中秋,掐指已至;

暑热已逝,金风渐凉;

古桥石冷,老荷叶僵。

悲梧桐兮叶落,

怅荒丘兮草黄。

跨水牛浪子独步,

飘落花流水凄怆。

八月十四,月明如画。

时濯脚于溪畔,

后竚立于阶前;

庭院如同积水,

竹崐树宛若披沙。

高诵东坡水调歌头:

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

谬哉笑哉,汪君老二,口出厥言——

曰“水掉锅头”......

喜哉洋洋乎,皆大笑而眠。

八月十五,意必有皓月。

然良辰多误,每大刹风景;

灿星无踪,明月隐匿;

凄风苦雨,至夜大作;

幽篁淅沥,瓦檐珠滴。

设我佳野肴,佐我村醪,

风雨声中,何不一醉!

与仲他、仲良弟兄,

乡民夏某共桌而饮。

碗酒触口兮一饮而尽,

长箸互交兮杯盘狼藉。

浊酒苦口、窃思知交;

来哉来哉,梅莱我友!

峨嵋山高月小,

君有佳人作伴;

邛州路遥水远,

我借残酒独酣。

我醉且眠,而风雨暂歇;

君醉且眠,则睡梦婵娟。

中秋中秋,

我送汝去!

1969年中秋节后一日于邛崃

【2006.10注:写的这首不今不古、不文不白的中秋辞,明显受古辞赋影响。其时当穷知青心中实苦,有时借放牛之机去解闷,故说“跨水牛浪子独步,飘落花流水凄怆”。“浪子”乃流放漂泊之意,非风流浪子也。古诗说“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喻世道混乱。所以我“濯脚于溪畔”……这年中秋灌了些白干黄汤,我在茅草屋外大吼“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对同队知哥汪老二说:这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汪老二不喜文学,醉得迷迷胡胡说:“水掉锅头?快烧谷草烧开水嘛!”哭笑不得。文学朋友梅莱远在峨嵋县当知哥,其时耍知妹正酣,故说“君有佳人作伴”。我心实寂寞!】

郑光路,早年诗稿汇辑《乱唱集》,被称为“民间的语文”、文革时的“地下文学”。正如其云:“这是我1963年13岁至1990年40来岁写在破笔记簿上的一些诗。开头一些话是笔记簿扉页上不同时间写的。只言片语可窥见我文学漫长道路上摸索的呆笨可笑过程。其实也是可折射历史的民间语文,不少也可说是文革时期的所谓‘地下文学’。”。

郑光路《乱唱集》第1辑《学唱集》

(中学时所作)

(1963─1966、13岁─16岁)

旧笔记本诗前记

将所作的歪诗录于一薄,日后亦可见文学自修的路是怎样走出来的。“漫步竹多寻小径,诗吟趣尽复黄昏。”

(光路1972年11月记)

此薄所录之诗,大抵是昔时消遣之作,抒发个人情调,其意义不大,仅作以后见文学自修递嬗之迹。

(1972年12月夜中又记)

此薄所录之诗写作时期为1963年至1971年这8年间,余14岁至21岁时所作。至今又涂鸦不少,足可再凑一薄了。桃公 1973年2月26日

(时在绵阳平政桥建筑工地当小木匠,1973年后业医当“医务工”。)

郑光路《川人大抗战》

作者: 郑光路

ISBN: 7-220-06833-6

装帧: 平装

语言: 中文

开本: 32开

编/译:

出版时间: 2005年1月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属性: 纪实文学

简介:8年抗战,300万川军出川抗击日寇,64万多人伤亡,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冠。这段洒满鲜血的历史,被四川人民出版社冠名为《川人大抗战》出版。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川人大抗战的历程,是迄今为止最完整叙述这段历史的长篇专著。

第一部分 抗日的呼声

1935年2月10日,国民政府明令成立四川省政府,7月6日后省政府衙门陆续从重庆迁成都。1935年8月下旬的一天,一场暴雨后,天气凉爽。时近黄昏,一行车队从东门外的牛市口缓缓开进成都。车到了天福街,眼前是护城河,已可看见东门古城墙……

第1章 刘湘出任四川省政府主席(1)

第1章 刘湘出任四川省政府主席(2)

第1章 刘湘出任四川省政府主席(3)

第1章 刘湘出任四川省政府主席(4)

第2章 刘湘与蒋介石(1)

第2章 刘湘与蒋介石(2)

第2章 刘湘与蒋介石(3)

第2章 刘湘与蒋介石(4)

第3章 历史罕见的大饥荒(1)

第3章 历史罕见的大饥荒(2)

第3章 历史罕见的大饥荒(3)

第4章 四川人民的抗日呼声(1)

第4章 四川人民的抗日呼声(2)

第4章 四川人民的抗日呼声(3)

第4章 四川人民的抗日呼声(4)

第二部分 四川的抗日救亡运动

自古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山川险恶,历朝历代外国人入川者甚少。直到清末,洋人以传教士开路,洋商来川经商、办厂,川江上也开始有外轮……1891年4月1日,英国最先在重庆设立总领事馆。此后 ,法国、美国、德国、葡萄牙、意大利各国,也先后在渝设立领事馆。1901年后,法国、英国、德国还在成都设领。

第5章 成都打死日本人事件(1)

第5章 成都打死日本人事件(2)

第5章 成都打死日本人事件(3)

第5章 成都打死日本人事件(4)

第5章 成都打死日本人事件(5)

第5章 成都打死日本人事件(6)

第6章 四川的抗日救亡运动(1)

第6章 四川的抗日救亡运动(2)

第6章 四川的抗日救亡运动(3)

第6章 四川的抗日救亡运动(4)

第6章 四川的抗日救亡运动(5)

第7章 蒋介石决心整肃四川(1)

第7章 蒋介石决心整肃四川(2)

第7章 蒋介石决心整肃四川(3)

第7章 蒋介石决心整肃四川(4)

第三部分 川军请缨抗战

“号外”只比巴掌大一点,但它及时传播的石破天惊的新闻,把成都震动了!一群群的人拿着“号外”奔走相告,群情激愤。抗战爆发的消息以成都、重庆为两大中心,迅速传遍四川各州县,“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立刻响遍城乡……

第8章 川军请缨抗战(1)

第8章 川军请缨抗战(2)

第8章 川军请缨抗战(3)

第8章 川军请缨抗战(4)

第8章 川军请缨抗战(5)

第8章 川军请缨抗战(6)

第9章 蒋介石控制下的川军处境(1)

第9章 蒋介石控制下的川军处境(2)

第9章 蒋介石控制下的川军处境(3)

第9章 蒋介石控制下的川军处境(4)

第10章 川军屡立战功的原因(1)

第10章 川军屡立战功的原因(2)

第10章 川军屡立战功的原因(3)

第10章 川军屡立战功的原因(4)

第11章 李家钰血洒战场(1)

第11章 李家钰血洒战场(2)

第11章 李家钰血洒战场(3)

第11章 李家钰血洒战场(4)

第11章 李家钰血洒战场(5)

第四部分 赢得世界的尊敬

抗战爆发后,经过一年多激战,日军虽然先后攻占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大城市及大片中国领土,但企图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幻想完全破灭,癫狂梦醒后发现自己已陷入长期战争的致命沼泽之中。战争进入漫长的相持阶段。

第12章 炸不垮的“陪都”(1)

第12章 炸不垮的“陪都”(2)

第12章 炸不垮的“陪都”(3)

第12章 炸不垮的“陪都”(4)

第12章 炸不垮的“陪都”(5)

第12章 炸不垮的“陪都”(6)

第12章 炸不垮的“陪都”(7)

第12章 炸不垮的“陪都”(8)

第13章 大后方的“跑警报”和“空战”(1)

第13章 大后方的“跑警报”和“空战”(2)

第13章 大后方的“跑警报”和“空战”(3)

第13章 大后方的“跑警报”和“空战”(4)

第13章 大后方的“跑警报”和“空战”(5)

第13章 大后方的“跑警报”和“空战”(6)

第13章 大后方的“跑警报”和“空战”(7)

第13章 大后方的“跑警报”和“空战”(8)

第五部分 抗战主要的物资支撑

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为什么会闹“春荒”,发生“抢米”风潮呢?一方面是上述征敛过多致民众缺粮;另一方面是不法分子囤积居奇。当时粮食情况由于囤积、舞弊、阻运、抢购的恶性循环,粮荒日趋严重。

第14章 中国抗战最主要的物资支撑(1)

第14章 中国抗战最主要的物资支撑(2)

第14章 中国抗战最主要的物资支撑(3)

第14章 中国抗战最主要的物资支撑(4)

第14章 中国抗战最主要的物资支撑(5)

第14章 中国抗战最主要的物资支撑(6)

第15章 350万川军64万多人伤亡(1)

第15章 350万川军64万多人伤亡(2)

第16章 四川热血青年请缨杀敌(1)

第16章 四川热血青年请缨杀敌(2)

第16章 四川热血青年请缨杀敌(3)

第16章 四川热血青年请缨杀敌(4)

第16章 四川热血青年请缨杀敌(5)

第16章 四川热血青年请缨杀敌(6)

第17章 “献金运动”催人泪下(1)

第17章 “献金运动”催人泪下(2)

第17章 “献金运动”催人泪下(3)

第17章 “献金运动”催人泪下(4)

出版图书

巴蜀文化

主持人语

从古至今,四川地方典籍、乡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传统,这是一个地区非常重要的“软实力”。郑光路把“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口号,体现在重塑本土传统文化的实事上。与其说他在“体”与“用”方面获得的成就是个人修为,不如说是巴蜀文化对一个人的深刻影响——由此可见巴蜀文化的深邃和魅力。

采访手记

2011年11月16日

我最早知道郑光路先生的名字,是在1980年代中期。那时“武术热”风靡,我在《龙门阵》以及《武林》《精武》等刊物上频频读到他的文章,他还是其中一期的“封面人物”。郑老师的文章,或追忆武林前辈的事迹,或梳理巴蜀文化的谜团,文笔生动,历历如绘,我至今记得他文章里的一些情节。2005年我们在成都见面,他精气神十足,有一股沉稳的湛然之气。

结识郑老师后,我在报纸上连载过他一组几万字的爬梳巴蜀文化轶闻的长文,读者反映很好。我在写作过程中,遇到涉及近现代四川历史的问题,多向他请教,让我获益良多。记得我在写作《春熙路史记》一书时,对科甲巷早年的分布不甚清楚,郑老师一一指点。他提到,在修建春熙路的过程中,一个住在拆迁巷里的女人,估计是有了相好或别的原因竟然谋杀了亲夫,被人发现扭送报官。军阀杨森决定杀鸡给猴看,也让反对修路者知道自己的霹雳手段,遂下令就在拆除的巷子里对那个女人进行“剐刑”示众。这残忍的酷刑不但没有赢得民间伦理的赞同,反而激发了大众的愤怒。早在1905年清政府就已废止了凌迟、戮尸、枭首等残酷刑罚,杨森此举被中外人士斥责为“在20世纪的四川闻所未闻。”

我问他是从哪里查到这个罕见资料的?他说,一个是来自国外书籍的注释,一个是出自美国人罗伯特·柯白所著《四川军阀与国民政府》一书。这让我对他的治学功夫有了进一步了解。待读到他的《四川旧事》和《成都旧事》,那种“以研究历史的严肃学术态度进行文学写作,以文学写作的方式去研究历史”的叙事方式,使之达到一种“大俗大雅”:即学术性、严肃性、故事性、通俗性的完美结合。这让我联想起司马迁的“文史不分家”。

需要强调的是:他书中情景化、细节化和人物对话,并非凭空虚构。一些是史料中本有,作者将其译成白话;一些只是将史料中“第三者”枯燥的叙述方式,稍加以生动一些的改写而已。但在关键部分,作者更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原始性、学术性,决不因“文采”而妄加改动。

为纪念成都红十字会诞辰一百周年,郑光路完成30万字的《百年红十字运动在成都》一书出版。这是一部专题史学著作,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空白,按理说知道的人不多,但著名演员孙海英不但看了此书,还在博客上点评:“感谢郑光路先生把中国医疗及红会历史归正!推荐此书:向为中国人民献出自己生命的外国传教士致敬!”

郑光路笑着说,我演过武打片,但无缘结识孙海英,谢谢他。但要注意,“红十字运动”与“红十字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实录

读书,写作,自强不息地做人

记者(以下简称记):郑老师自幼生活在成都,你何时对写作产生兴趣?

郑光路(以下简称郑):我12岁考进成都35中。那里有700多年历史的烤酒遗址“水井坊”。语文老师官振汉是班主任,记得我在作文《童年生活回忆》末尾附上了感伤的“诗句”:“无论我怎样怀念啊,童年已一去不返。无论我怎样回忆啊,直到白发斑斑。”第二天上课官老师给大家念了,他激动地说:“郑光路同学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的落后,这个同学有文学天赋,他可以向这个方向努力,今后当作家!”这是我人生里程碑之一:我从此向实现“作家梦”努力了!

我初中毕业后,官老师被打成“走白专道路的典型”,饱受打击。一个秋夜我和同学去看望他,他语气悲凉:“我的‘作家梦’不能实现……你们年轻,不管世道如何,不能没有理想——要自强不息啊!”不久官老师含恨去世,年仅33岁,一生未婚。

此后,无论是在农村破草屋寒夜孤灯下当知青,还是低矮建筑工棚暑夜中当小木匠,我都在读书、写作。因为我知道应当怎样自强不息地做人。

记:从你所出版的数百万字著作里,可以发现你十分注意资料收集,这一般是学者的“童子功”。想当作家,怎么开始关注历史的呢?

郑:应该说我在当知青前后就注意这个问题了。我不能成为言之无物的那种作家。巴蜀文化其实很具体,我们自幼生活在这个空间里,茶馆、说书、龙门阵以及锦江张献忠的传说、薛涛的望江楼故事、司马相如与驷马桥的典故、皇城、院门口、东校场打李子、城隍庙算命等,耳濡目染,深深吸引着我。我想弄个明白,只能求教于历史资料。那个时代没有多少出版物,但“破四旧”翻出很多旧书,我把家里配给的红苕拿来换米,去给废品收购站的人套近乎,用红苕或米票换旧书。那时成都有5个地点可以用票证换书:春熙路铜人坝、猛追湾、城北花圃路、青羊宫、草堂路。我不但是常客,更是识货的主儿。我返城后进入省建筑公司当木匠,月工资18元,每月从牙缝里抠出四五元买书。

记:听说你为读书还被暴打过……

郑:对头!我从农村回来“混伙食”已让老妈难以应付,哪还有钱买书?我翻箱倒柜,把二十多个毛主席像章和一件旧棉衣拿出来,在春熙路“黑市”上卖了十多元钱,买了一套《中国文学史》和《红岩》《拍案惊奇》,突见一大群戴红袖套、手握七九步枪的“纸火铺”民兵,恶狠狠地从街两头包抄而来,高叫:“打击投机倒把分子!”

一个矮胖子看到我手里的书,勃然大怒:“你罪行比投机倒把还严重!你看你买的尽是黄色小说和‘封资修’货色!”话音未落,我已挨了重重两耳光。坝子中央已燃起火,被缴获的图书都被抛入火堆中。

文史结合,雅俗共赏

记:你致力于历史文化研究和写作30来年,写作重点以研究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四川重大历史事件为主。比如《川人大抗战》和《“张献忠剿四川”真相》……

郑:自我总结一下我的治学风格,大致有三点——

第一、我尽量以“大历史观”的独特视角去研究历史。所谓“大历史观” ,就是对历史抱以敬畏之心,以长时间、远距离、多角度、全景式地去反映真实历史。应当坚持用历史真相去还原历史,而不是用“空对空”的理论或主观批判式的方式去论说历史。只有这样,才能经受得起历史的检验。

第二,力争让著述极具真实性、史料性和学术价值。坚持以第一手资料(原始档案、亲历者回忆、当时报章、外交史料等)为主来再现历史,绝不采用人云亦云、“以论代史”简单化的叙述方式,避免史学著述中常见的薄于史实、重于评论的缺陷。

在用真实史料(包括历来被人们忽略的历史细节)还原历史的同时,也根据真实史料阐述不少新的学术观点。本着“爱之不添其美、恶之不增其丑”的史家精神,完全根据真实史料、尽量客观公正地还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方面面。所述各种史实,严格坚持“持之有故、言之有据” ,并严格按学术著作的规范要求,文后都附有注释,标明史实根据和资料来源。对一些有争议的史实,决不凭主观好恶只择一说,而是诸说并存,供读者、研究者查证和进一步研讨。

第三,从研究方法和写作技巧上讲,坚持“让严谨的学术研究和生动的表现形式相统一”,希望著述能客观、真实、全面、生动地再现有血有肉的鲜活历史,成为广大读者了解历史真相和对国内外专家学者有研究价值的参考书籍。

记:请谈谈引起海内外关注的《川人大抗战》一书……

郑:《川人大抗战》2005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中国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重点推荐书目,国内外有上百家报刊节录或转载此书,至今已经5次再版。在人民公园“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大理石上,镌刻的四川对抗战巨大贡献的文字介绍中,有录自《川人大抗战》的说明。还原一个真实的四川抗战图景,展示四川三百万热血将士的报国之情,我在写作过程中经常被他们毁家纾难、献出生命的行为而落泪。

记:你在查阅资料过程中,是不是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郑:鲁迅与武术、气功之间有什么关系?我查阅大量资料,写出长文《鲁迅和武术、气功——少为人知的重要的史实》。我认为,鲁迅之所以写有反对武术的文章,是他未脱离世俗偏见,不能客观认识到“武艺一科,善人学之即为侠士,恶人学之即为强梁”。武艺只是中国传统表现形式,难道因为出了“拳乱”、因为某些当权者提倡了武术,就应该全盘否定吗?

巴蜀历史文化太丰富

记:前两年,你的《“张献忠屠川”真相》出版后,引起海内外学界关注。你悬赏10万元,征集推翻自己观点的证据……

郑:是的。以前张献忠被塑造成“英雄”。回头来看,张献忠对四川人屠杀的事实不可改变。我这里有几十种史料,《圣教入川记》是根据张献忠的“天学国师”外国传教士利类思、安文思原始记录而成的,确切记载大屠杀的准确日期,是1645年11月23日(张献忠战死前一年)。至今无人敢来领取我开出的这笔奖金。虽然张献忠草菅人命,但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不能完全归咎于张献忠一人。

记:你的《四川“保路运动”的历史真相》极真实地解读了四川保路运动的全过程,是一部以独特视角研究辛亥革命的力作。

郑:“保路运动”并不仅是四川近代史上最重要、最光辉灿烂的历史,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页。这一段历史虽众说纷纭,至今却仍如雾里看花、模糊不清。本书具有四大特色:第一,极具史料性和学术价值。本书以第一手资料(原始档案、亲历者回忆、当时报章、外交史料等)为主来再现历史。第二,我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使本书可读性极强,融学术性、知识性、故事性于一炉,引人入胜。第三,本书阐述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对历史事件(如清末铁路国有政策)、历史人物(如盛宣怀、赵尔丰),不采用那种习惯性的以“卖国”“反动”“走狗”“洋奴”等简单化“插标签”式的偏激评论,而是完全根据真实史料客观叙述,让读者不难得出应有的正确结论。第四,本书配有珍贵老照片几百幅,颇有“图传”价值。

记:郑老师目前还有什么写作打算?

郑:有两部书的写作已经纳入日程:其一是《1966——1976的四川》,可能要突破一百万字;另外一部是《巴蜀武术史》,也是我苦心收集多年的第一手史料。巴蜀文化太丰富了,我是用一生来考量它。

拒绝戏说

主持人语

2013年5月,媒体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求证获悉,过度娱乐化的抗日题材剧将受到限制,意味着长期被批过度娱乐化的抗日剧将遭“清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避免历史重演就要了解敌人。成都文史作家郑光路的新著《四川大抗战》,正是以第一手史料还原真实历史,展示中国抗战史上浸透鲜血、必不可少的一页,对那些粗制滥造、娱乐苦难历史的“抗战片”做了一次有力棒喝。

珍贵史料再现川人抗战史

人们的遗忘促使我动笔

记者(以下简称记):2004年,什么原因促使你动笔写《川人大抗战》?

郑光路(以下简称郑):有两个契机。一是当时成都一家报纸的编辑向我约稿,写一写川军抗战。那时这类文章甚少,我查阅了大量资料,2004年7月4日,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67周年前夕,成都某报整版发表了我的纪念专文《川人的抗战》,引起重大反响和热烈讨论。四川媒体还发表多篇讨论文章,认为川人抗战应成为成都的“城市精神”等。这些说明有关川人大抗战的历史以前既少为人知,也是各界人士急欲了解的。

另外一个原因,是某大学请我去作抗战史报告。我问大学生:“你们晓不晓得四川人为抗战作过什么贡献?”一些人茫然,一些人则嘻嘻哈哈:“啥贡献?拉壮丁嘛,还有王保长、卢队长调戏三嫂子嘛!啊,还有那个疯疯癫癫的哈儿军长,穿女人内裤乱唱川戏,朝大炮头屙尿嘛……”我们仅仅谴责日本政府在教科书等问题上不敢正视历史是不够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教育后代的计划和想法,关键是我们自己怎样教育后人?我们的前辈曾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用血肉筑成长城去浴血奋战。如果今天的国人不知国耻、国难,不了解前辈们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惨烈牺牲——那不但很可悲,甚至很危险。我们天天在提倡爱国主义,如果一个民族对自己抵抗侵略的历史如此轻易遗忘,所谓“爱国主义”,只是一句口号;我们天天说要热爱家乡,如果连“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族战争之大后方的主要基地”——四川的抗战史,都如此轻易遗忘,所谓“热爱家乡”更是空话。

记:当时,关于四川人抗战的研究著作几乎是空白。

郑:我决定写一本多方位、全面系统介绍大后方四川在中国抗战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功绩的书,一本适合普通读者和青少年阅读的书,这就是20余万字的《川人大抗战》,2005年2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中国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重点书目,本书荣获四川省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四川文学奖”,受到上百家刊物、报纸、网络转载,也成为许多学术论文的常用参考资料。成都人民公园“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大理石上,镌刻的文字介绍中,有“录自《川人大抗战》”的说明。

记:从《川人大抗战》到《四川大抗战》,你又花费了不少工夫……

郑:这本40余万字的《四川大抗战》,并不是《川人大抗战》的简单再版,真是费了大力气,许多章节都是重写,增补了非常多的珍贵史料及图片。《四川大抗战》更为严谨、充实,从可读性和史学价值而言,比《川人大抗战》更好。

珍贵史料中的“抗战史”

记:可以说,《四川大抗战》是迄今为止最完整叙述这段真实历史的长篇专著。

郑:本书涉及历史跨度长(从抗战前夕到抗战胜利,一些历史人物身前身后事的结局则更长);地域广(从川军在全国各地抗日前线浴血奋战,到大后方的四川);方面多(涉及历史人物、事件、悲壮的战场情景,乃至抗战前后四川的民风民俗、历史谜团)……

我锐意穷搜,买到了日本发售的占领中国的多份“号外”期刊,还发现了一本《川军战绩史料》,成书于1941年,根据大量一手战场报道和亲历者叙述而成,极具真实性、史料性。比如关于王铭章之死,历来有“英勇阵亡”和“自杀殉国”两种说法,电影《台儿庄血战》就说是自杀殉国。《川军战绩史料》披露:“……奈敌众我寡,卒于17日下午3时,遭敌由东南城两缺口登城,窜上西城。我赵参谋长、两旅长、王团长均已阵亡。王铭章师长腹部亦中弹,旋王氏目睹大势已去,危城难守,且已身负重伤,不愿落入敌手,即用手枪自杀。临死仍高呼:‘抗战到底!’……”

尤其令人震撼的,书中披露了川军普通战士的惨烈壮举:日军破城后,城内受重伤的数百战衣破裂、伤痕累累的川军官兵,“不愿受暴敌残杀,均以手榴弹自炸而死”,他们“临难不苟,杀身成仁”全部消失在隆隆的爆炸烟雾中……

记:目前抗战题材的影视剧与事实相去甚远……

郑:王铭章率川军血战死守滕县城,是中国抗战史册上最为悲壮、最光辉的一页。如今很多抗日影视剧,大多是“神一般”的剧情:徒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飞檐走壁白刃杀人……抗日战争是我们民族历史上非常惨痛的经历,容不得没有底线的“意淫”和“戏说”。《川军战绩史料》披露的悲壮历史真相,对这些粗制滥造、娱乐苦难历史的“抗战片”,是有力棒喝。

记:你提到民国时期的四川小学读物《抗敌歌谣》,不但极为罕见,也是研究四川抗战诗歌史最易忽略的“冷门”。

郑:《抗敌歌谣》由“四川省立成都实验小学”出版,共29页,封面注明为“文艺补充读物”,选编者为李泳雪、陆钟瑾、王珩质、王子静、赵丽芬,应该是学校教师。出版时间为“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十月初版”(即1938年10月),售价注明为“实价叁分”。1938年9月成都地区米价每石(1市石约167斤)20元,0.03元可买米约2两,书价便宜,不像现在牟利为主的天价“补充教材”。这些歌谣多么感人:《送回老家去》:“一根树儿九枝丫,又结葡萄又结瓜。唯愿结个大炸弹,好送倭蛮回老家。”《荷花开》:“荷花开,鬼子来。鬼子来得多,我就喊哥哥。鬼子来得少,我就喊嫂嫂。哥哥嫂嫂一条心,去跟鬼子拼一拼,杀得鬼子光精精。”《太阳光》:“太阳光光,照在四方,家家户户枪不安康。哥哥持枪去打仗,姐姐拿针做军装。弟弟妹妹年纪小,唱个歌儿骂东洋。” 《万里江山不会丢》:“莫要焦来莫要愁,莫得枪,有锄头。努力耕田与生产,万里江山不会丢。”

川军地雷战炸死日本中将

记:你提到在正面战场上,日军高级将领酒井直次中将被川军炸伤毙命的重要史实。

郑:黄士伟,1921年1月生于重庆荣昌县。1937年7月后,他在成都蜀华中学读书,考入川军第21军,随着几十万四川健儿出川英勇抗战。1938年9月10日,为策应武汉大会战,防守长江中下游的川军8月份开始在长江两岸击沉、击伤猖獗一时的日本军舰,屡建奇功。日军向川军进行疯狂扫荡。为了巩固煤炭山川军炮兵阵地,驻安徽青阳的川军第23集团军总部,密令工兵少校参谋胡致周率领见习参谋张代福、黄士伟及独立工兵18营的一个排,潜入梅埂地区铺设地雷。据黄士伟回忆:1942年5月,酒井直次率第15师团从南京、萧山出发,沿长江西岸南下,有一次酒井率部“扫荡”兽性大发,让部下进行奸淫中国妇女比赛,评出“老虎”“豹子”和“豺狼”……

川军第23集团军总司令官唐式遵严令:“形势危急,我川军第145师、146师、147师必须舍命为国,阻敌北犯!”川军第21军军长陈万仞,命令146师在大小长山对酒井师团进行顽强阻击。146师师长石照益急令:“命工兵独立第8营代理营长黄士伟,率工兵相机设地雷杀敌!”黄士伟立即率工兵设置了数十个地雷群。

5月28日10时45分,日军行至兰溪北面1500米处的三岔路口,“轰”的一声巨响,爆炸气浪将酒井从马背上向空中掀起!酒井的战马当场被炸死,酒井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毙命。

一直生活在成都的黄士伟先生激动地给我讲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往事,他还朗诵了为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写的一首七律诗:“日酋酒井率骄兵,建德传来鼙鼓声。抢渡富春驱虎斗,狂奔浙赣叱龙争。自夸纵马荡华夏,孰料埋雷葬海鲸。靖国神祗添怨鬼,残阳衰草伴荒茔!”

“跑警报”与“名小吃”

记:《四川大抗战》里有很多抗战民俗记录……

郑:“跑警报”使成都城区大为拓宽。如西郊,清乾隆年后有一个姓黄的老头在驿路竹林边搭起茅草房子卖茶水,久之成了“幺店子”(小场镇),被称为“茶店子”。“跑警报”使可怜巴巴的幺店子街巷增多、商铺林立,一下子“繁荣”起来……成都警备区司令部也一度移驻此地。东门外三瓦窑、琉璃乡、沙河铺、龙泉驿,南门外红牌楼、簇桥,北门外五块石、天回镇等,情况都类似茶店子。成都许多“跑警报”时充饥吊命的小饮食,后来发展为“名小吃”。

记:“战时小吃店”处处开张,馒头、包子、锅魁、凉面、凉粉、酸辣粉、茶叶蛋、煮玉米……品种繁多,价钱当然也偏高。

郑:李豫川先生指出:赵金山那时在老南门大桥边开“洞子口赵凉粉”,大受欢迎。武侯祠一带,当地农民一听到警报就忙着煮饭炒菜,等候来客,饭用刀划成块,俗称“牙牙饭”。南大街口有家“章锅魁”,生意做得更妙:空袭前先将锅魁做好,再买回皇城坝的凉拌肺片或大头菜丝。警报响后,全家四口齐出动,在武侯祠柏木林一带叫卖,既躲了空袭又做了买卖。还有一家在草堂寺、龙爪堰一带卖“警报”麻饼的,后来发展为有名的“苏坡桥酥皮麻饼”。刘湘墓园旁的郭家林子,有一位逃难入川的下江人搭席棚卖“警报”伙食,他拉的面细如发丝,下锅一烫即熟,再浇上头晚炒制的三鲜、肉丝、炸酱、虾羹等臊子,可谓战时美食,后来这位老板又推出锅魁夹小笼牛肉、鸡丝凉面和卤肉三丝,名噪一时。“抗战快餐”体现了后方民众在战争岁月中坚忍不拔的生存精神,构成丰富的“抗战文化”内容之一。

采访手记

(2013年5月22日 成都)

郑光路先生近年出版了好几部“叫好又叫座”的书,比如《四川旧事》《成都旧事》《“张献忠屠川”真相》和《炸响辛亥革命的惊雷——四川保路运动历史真相》等,他致力于历史文化研究和写作30余年,写作重点以研究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四川重大历史事件为主。又因其治学严谨、言必有据,文体富有文学感染力,作品广受读书界欢迎。

笔者与郑光路颇有学道交往,每遇考据问题,他总能凭记忆或从他丰富的藏书、资料中,为我排忧解惑;报刊编辑经常向他组稿,往往是一些冷僻的、难度较大的选题,他总能很好完成。他说,这些都是出于对本土文化的感情。他有很多罕见资料,因为“文革”时期他就意识到收集文史资料的重要性,为了几本书,他甚至当场用自己的自行车交换……

各种资料汇聚一室,接着是比对、考据、甄别,再加上口述实录,他的治学、写作特点也就越发清晰了。

他自我总结治学特点,大致有三点——

第一,尽量以“大历史观”的独特视角去研究历史。所谓“大历史观”,就是对历史抱以敬畏之心,长时间、远距离、多角度、全景式地去反映真实历史。坚持用历史真相去还原历史,而不是用“空对空”的理论或主观批判式的方式去论说历史,只有这样才经受得起历史的检验。

第二,力争让著述具有真实性、史料性和学术价值。坚持以现在已很罕见的第一手资料(原始档案、亲历者回忆、当时报章、外交史料等)为主来再现历史,绝不采用常见的那种人云亦云、“以论代史”简单化的叙述方式,避免史学著述中常见的薄于史实、重于评论的缺陷。在使用真实史料(包括历来被忽略的历史细节)还原历史的同时,也根据史料阐述不少新的学术观点。所述各种史实,严格坚持“持之有故、言之有据”,并严格按学术著作的规范要求,文后都附有注释,标明史实根据和资料来源。对一些有争议的史实,决不凭主观好恶只择一说,而是诸说并存,供读者、研究者查证和进一步研讨。

第三,研究方法和写作技巧上,坚持“让严谨的学术研究和生动的表现形式相统一”,希望能客观、真实、全面、生动地再现有血有肉的鲜活历史,成为读者了解历史真相和国内外专家学者有价值的参考书籍。

这三条心得恰是郑光路数十年孜孜以求的心血结晶,也是新著《四川大抗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这让我联想起司马迁“文史不分家”的纯正写作之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