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15 06:24
郑山锁,男,1960年4月生,陕西渭南人,博士(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冶金建设协会抗震防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编委,行业标准《模块化箱式集成房屋技术标准》编委,国际结构及多学科优化协会、国际计算力学协会委员,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专家,西安市十佳创新人物,太钢(集团)公司技术顾问。主要从事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地震损伤与倒塌研究、震害预测与损失评估及风险控制、耐久性与可靠性评价、组合与混合结构综合性能优化、地震韧性等研究工作,先后负责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8项、工业与民用建(构)筑物和设备抗震鉴定与震害预测项目15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二等奖1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78项、国家软件著作权34项,发表学术论文389篇(其中306篇被SCI、EI收录),主编著作15部,参编国家规范/标准3部,制定企业标准2部,先后培养硕、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160余人。
教育经历(按时间倒序排序):
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按时间倒序排序):
1.在结构工程领域,致力于新型抗震结构体系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1项国家级、1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资助下,率先提出了钢-高性能混凝土组合与混合结构体系,以材料自身性能增强钢-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为突破点,通过大量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工程实践,最终形成了一套集设计、分析、评估、优化及施工于一体的钢-高性能混凝土组合与混合结构的基本性能评价及设计理论体系成果。研究成果获2016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住建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并被陕西省科学技术厅提名为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4年度西安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3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5年中冶科工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1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系列创新成果已成功应用于38个单位的90余项建设项目,提升了结构综合性能,减少了钢材用量、施工工序与造价,缩短了施工工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在防震减灾领域,率先提出我国城市多龄期建筑的震害模拟及损失评估理论方法体系,创新性开发出系列地震灾害模拟及损失评估系统,为我国城市区域防震减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提升了我国城市综合防震减灾能力
在主持完成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城市多龄期建筑震害评估与模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过程中,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城市多龄期建筑的震害模拟及损失评估理论方法体系,创新性开发出适用于我国地震特点、建筑特点、人口与经济特点的地震灾害模拟与损失评估系统平台。该成果可实现我国城市区域多龄期建筑地震灾害与损失的实时快速模拟与评估,促进地震风险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实现我国地震灾害风险评估软件的商业化目标。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西安市等多个大中城市的震害预测与损失评估,为政府震前制定抗震防灾规划与应急预案、震后制定应急救灾与功能快速恢复重建等决策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提升了城市综合防震减灾能力。
主要科研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