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28 14:26
郑开文(1876――1922),字炳然,通海县杨广乡郑家营人。性情直爽。童年时,就读于县城名士赵以南门下。
郑开文(1876――1922),字炳然,通海县杨广乡郑家营人。性情直爽。童年时,就读于县城名士赵以南门下。赴临安考取痒生后,值清廷废科举,于是弃儒从商,与友人集资在县城开杂货铺,因不善经营而停业。
光绪三十年(1904),郑开文旅居省城,适逢云南考选留日学生。他应考取录,与唐继尧、叶荃等东渡日本,就学于陆军士官学校。同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毕业后,值云贵总督李经羲编练新军,电请清廷调留日士官生为骨干。他奉调回滇,任云南讲武堂教官。
宣统三年(辛亥,1911)秋,云南志士组织“重九”(旧历九月九日)起义。起义前郑开文积极参与蔡锷、李根源、唐继尧等策划。起义成功后,清军南下攻打湖北,为援救湖北,云南以唐继尧为总司令出兵北伐。郑开文随北伐军总司令部北上,途经贵州,郑开文奉唐继尧之令,作战有功,晋升师长。
民国4年(1915)底,袁世凯称帝,云南成立护国军出师讨袁,郑开文为护国军将领之一。袁世凯亡后,黎元洪任大总统,补授在护国之役中滇军上校以上有功人员,授郑开文陆军中将衔。民国6年(1917)被委任为云南讲武堂校长,兼云南陆军宪兵司令。此时,因久别桑梓,思念家乡,撰联二副,请赵潘书写,送秀山悬挂。其一云:“匹马人楼阑,仰视飞莺,最难忘灯火儿时,风雨寄亭朝煮粥;只身还栗里,倦怀归鸟,好借此名山老去,松杉曲径昼眠琴。”其二云:“别去十年,曾经大地山河从新整顿;归来万里,只觉双湖云树依旧葱龙。”表达他对家乡脊念之情。
郑开文在昆明任职时,曾有行贿者将金条藏于糕点盒内相送,他发觉后立即命侍从退回,故被钻营者称为“郑大木头”。他平时常告诫兄弟子位:“做官绝不能受贿,得了贿赂就要做出损德之事,子孙就不能昌盛。”民国初期,罗庄(落凤村)有少数坏人为匪,省署下令剿灭。他认为这样做不妥,遂请示省府,将剿灭改为查办,罗庄善良的人得以幸免。
民国10年(1921),郑开文随唐继尧出亡香港,次年从柳州回滇,行至怀远,被民军包围,中弹身亡。唐继尧念其功绩,将其遗体发回昆明厚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