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11 22:07
郑文祥,男,1946年出生于曹县郑庄乡郑庄村。莺歌柳书艺人。郑文祥10岁跟随其父学唱山东琴书。1960年参加曹县曲艺队,演唱山东琴书。1967年曲艺队解散,返乡务农。后师从伯父郑玉昆,学唱莺歌柳书。并随师父经常结伴其他曲种艺人在曹县、单县、鄄城、郓城一带的农村演出。
莺歌柳书亦名莺歌柳子,是流传鲁西南、鲁南地区及豫东、苏北一带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相传系由产生于明代的柳子戏曲牌“莺歌柳”演化而成,并在此基础上衍生了坠子书。据记载,莺歌柳书的历史至少有200年以上。菏泽地区已知最早的莺歌柳书艺人是曹县仲堤圈的张瞎子(1848年—1928年,佚名)。莺歌柳书的兴盛时期,就是张瞎子活跃的时代。张瞎子的传人是本庄的张保亮,再后一代人就是曹县郑庄郑玉昆(1904年—1976年)和定陶的曹志田。
莺歌柳书演唱形式较为简单,多为一弹一唱的双档。莺歌柳书曲目十分丰富,一部分风格高雅,文辞艰涩,另一部分通俗易懂,清新浅显,显示出曲目来源的多元性。其唱腔音乐早期丰富多彩,而后期唱腔音乐则古朴呆板。
莺歌柳书是北方曲艺中的稀有曲种,清中后期在鲁豫皖交界地区颇有影响。但在民国初年,急剧萎缩,豫皖等地分支已基本绝响,仅有菏泽地区遗有鸿泥一爪,被称之为“活化石”。
郑文祥10岁跟随其父学唱山东琴书。1960年参加曹县曲艺队,演唱山东琴书。1967年曲艺队解散,返乡务农。后师从伯父郑玉昆,学唱莺歌柳书。并随师父经常结伴其他曲种艺人在曹县、单县、鄄城、郓城一带的农村演出。
郑文祥本人学艺刻苦,并结合自身嗓音条件,演唱风格古朴、深沉。形成了淳朴自然的表演风格,擅演曲目有《偷诗》、《梁山伯下山》等。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娱乐形式的多元化,曲艺演唱阵地逐渐萎缩,但本人仍坚持在当地及周边县区交流演出,并得到群众的好评。为莺歌柳书这一稀有曲艺形式的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