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8 15:51
郑小驴非常年轻,今年才25岁,他在一家文学杂志做编辑。他写这篇《鬼节》时大概是22岁。他的短篇小说我读了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还这么年轻,小说就写得如此老练,并且在字里行间透出一股黑沉沉的力量。
他对人心的洞悉深而冷静,但你能感到他有一颗敏感的心。我认为他的最好的短篇,可以同我国伟大的先辈作家鲁迅的作品媲美。现在刊登的这篇《鬼节》应该可以算作他的代表作。这篇作品显示了他的惊人的独特的才华,我感到这位青年作家前程无量。
——残雪在2011年《Words WithoutBorders》的推荐语
郑小驴的小说富有痛感,有心灵的紧张、沉重、燃烧,有土地和历史的坚实依托,离衰而不伤的诗学大道已不远。
郑小驴有丰沛的想象力,灵敏的感觉力,文学的鲜活和精准已非同寻常。如能获得思想和经验感受的持续补位配置,定能根深叶茂,一飞冲天。
——韩少功
郑小驴小说中的主人公多是这个时代失败的青年人。那些阴沉沉的文字和血淋淋的悲剧背后,是他对一代青年命运的哀叹与悲悯。他的小说不止于描述“是怎样”,而敢于追问“为什么”。他有面对问题和向“根部”探索的勇气,其文学品质在国内年轻一代作家中尤为可贵。
——阎连科
小驴的小说小得像个拳头,很快就读完了,但是闷在心里很久,仿佛一个有脾气的活物。手工点赞。
——冯唐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一个年轻人有思想,且将之表达得恰到好处,必是历练的成果。郑小驴的文字,是值得期待的。
——葛亮
读了他的小说,我大吃一惊:作为最年轻的一代作家,他对小说叙事的理解、文字的老到和整体掌控小说节奏的能力,都显示了他小说创作的巨大潜能。他的文字功力和叙事才能让我难以忘记。他改变了我对80后这代人不应有的判断。
——评论家孟繁华
郑小驴是一位很有潜力的80后青年作家,他于2009年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1921年的童谣》,显示出他颇有实力的创作状态。2009年,郑小驴有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如《枪声》、《秋天的杀戮》在《十月》、《花城》上面发表,引起评论界的关注。郑小驴的小说有相当好的小说意识,能把故事叙述得有声有色,刻画人物也很有力度,显示出80后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新型经验。
——北大教授陈晓明
郑小驴的小说一直是中国小说,在他的小说里,本土是最为坚实的基础。然而,郑小驴的文本拥有强劲的实验性,这使得他的小说又显得十分生动。他的小说充满活力,假以时日,郑小驴当有相当可观的前景。
——作家毕飞宇
疏远时尚,亲近经典,这是郑小驴文学写作的最鲜明的特点,也是他最可贵的精神品格。他的小说叙述里,我们可以发现,郑小驴决不像有些作家那样匍匐在地下,陷在现实的泥淖里,他的心是飞翔着的,他的精神是特立独行的。他是一个思想的叛逆者。
——评论家 贺绍俊
郑小驴是懂小说、写小说的天才,他懂小说的密码,同时不附和世事的喧嚣,深知文学的金线标准在哪。
——作家阿乙
2024年3月9日,湖南省小说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长沙召开。郑朋当选为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
《上海文学》中环杯新人佳作奖(2009年);
获26届湖南省青年文学奖(2012年);
首届希望杯·中国文学创作新人奖(2013年);
第5届毛泽东文学奖(2014年);
获1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提名(2014);
首届腾讯书院文学奖年度新锐作家提名(2014);
入选潇湘晨报2013年度十大风尚文艺人(文学类);
获第二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奖。
《中篇小说选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2016)。
2020年8月,作品《消失的女儿》入围第三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初选名单。
2021年12月,获第四届茅盾新人奖。
郑小驴是80后作家中的一个异数,他的写作独具一格,不追随大众,不仅有着良好的艺术天分和广阔视野,而且不乏自由独立的思考精神。他的小说一部分倾向于新历史小说,表达了年轻一代人对过去特殊年代的立场和见解;另外一部分则贴近现实,以触摸大地的姿态,书写普通人在新世纪现实与精神面前的双重焦虑以及个体命运的遭遇与变迁。他的作品结构精致,寓意深远,语言清新灵韵,舒缓自由,具有湘西遗风。他善于捕捉一些细微的、不为人察知的细节来表达对社会、人性的深度思考以及对“自由”和“公民”的理解,阐明对权力逻辑的否定态度。他的文风沉郁顿挫,意境幽深,引人深思,具有知识分子的传统担当和悲悯情怀。
作为80后作家里的后起之秀和最年轻的青年文学奖得主之一,他以扎实的文学准备功底和务实低调的作风,取得了颇丰的创作业绩,成为80后新活力作家群里的佼佼者。我们相信他的创作天地会越发宽广。
——26届湖南青年文学奖授奖词
第五届毛泽东文学奖中短篇小说奖项授予郑小驴的短篇小说《少儿不宜》。
青年作家郑小驴用敏感的笔触,捕捉着在这个热切的躁动的国土上变迁的每一种现实。小说写出了理想缺失的青年一代的迷惘,成功塑造了一个“游离”者的形象,使得“少儿不宜”这一为日常意义遮蔽、显得质朴暗淡的标题在新含义的擦拭下突然焕发出了陌生化的神采。在修辞上,小说呈现了繁复、意象、诗意、隐喻之美,有着“传统的形式,现代的意蕴”。在当前所处的环境中,游离的悲剧存在着普遍意义,在个人幸福被消费大潮裹挟、少数富人阶层侵占绝大多数财富的,真正“少儿不宜”的资本全球化时代,悲剧的结局在前面等着他们。
——第五届毛泽东文学奖授奖词
郑小驴有着同龄人少有的少年老成和写作韧性,他试图将现实关切、艺术探索和青春情怀融为一体,形成一种专属于自己的风格。在他的一系列短篇小说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青年作家从与世界的对抗转向了对生活的反思,从锐利的思索转向了对人物的体察,从技巧的成熟升华为文学观念的成熟。这些脚踏实地的进步,也为有志于从事严肃文学写作的年轻作家做出了榜样。
——第二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 授奖词
小说集:
《痒》(2013年,河南文艺出版社);
《少儿不宜》(2014年,安徽文艺出版社);
《蚁王》(2016年,作家出版社)
《你知道的太多了》(2015年,作家出版社,随笔集)
《消失的女儿》(2019年,小说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新经典出品)
长篇《西洲曲》(2013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 );
长篇《去洞庭》(2019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新经典出品);
2021年12月20日,郑小驴荣获第四届茅盾新人奖。
2023年5月,郑小驴凭《南方巴赫》斩获第八届华语青年作家奖中篇小说奖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