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25 09:31
郑澍若,字醒愚,别号醒愚、玉缠人。福建玉田人。文学家郑方坤之孙,郑天箓(一作郑天镅)之子,著有《虞初续志》十二卷。
江南、王月校点《虞初续志》“前言”中说:“郑澍若,字醒愚,嘉庆时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从其为郑方坤《邯邑人士小传》所写简评里‘此先大夫宰邯时所作也’这句话来看,可知他是郑方坤的晚辈,由此推测他是福建建宁府建安(今建瓯)人。”
短篇小说集。清初张潮编辑。张潮字山来。新安人。除编《虞初新志》外,尚著有《幽梦影》、《花鸟春秋》、《补花底拾遗》等。
小说以“虞初”命名,始见于班固《汉书·艺文志》所载《虞初周说》,张衡《西京赋》称“小说九百,本自虞初”。虞初旧释人名,但明人搜集《续齐谐记》和唐人小说八篇,刻为一书,命名《虞初志》,《四库全书总目》作《陆氏虞初志》,直以“虞初”作书名。后汤显祖有《续虞初志》4卷,邓乔林有《广虞初志》4卷,大抵裒集前人文章,非自撰写。清初张潮的《虞初新志》也是收集明末清初人的文章,汇为一编,共20卷。后郑澍若又有《虞初续志》12卷。各种“虞初志”都是短篇小说选集。
《虞初新志》所收篇章与以前各家选本有所不同,其中大抵真人真事,不尽是子虚乌有。如魏禧《姜贞毅先生传》、王思任《徐霞客传》、吴伟业《柳敬亭传》都是实有其人其事。至如侯方域的《郭老仆墓志铭》就更是真实记载。《虞初新志》所收故事的题材很广泛,一般都带有一些奇异的情节或不寻常的事件和人物,如王士□的《剑侠传》、彭士望的《九牛坝观□戏记》等,最为突出。
《虞初新志》中所收集的不少篇章用小品文的笔调,写不平凡的人物故事,引人入胜。
有康熙年间刻本和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扬州有个叫郭猫儿的,擅长口技,他的儿子则精通戏术,名士、乡绅都很喜欢与之交往。我(《虞初续志》作者郑澍若)在扬州时,某次参加一场宴会,郭猫儿也应邀出席。酒过三巡,一位朋友偕同郭猫儿站起来,请主人允许略献薄技以助兴,主人爽快地答应了。 郭猫儿於是在宴席右侧摆设围屏数扇,不置灯烛,坐於屏后,主客也安静下来,等著表演开始。
过了一会儿(同《口技》中“少顷”),很多只鸡(被惊吓得)乱叫,种种不同的声音各有各的特点。
接著,少者之父过来敲门说:「天快亮了,还不起来杀猪去卖!」原来少者乃屠夫。少者挣扎著起身后,到猪圈里喂猪。只听群猪吃食、嚼食、争食之声,其父烧水、进火、倒水声,此起彼落。没多久,少者捆来一头猪,那猪被绑时的嘶叫声,少者磨刀、杀猪声,猪被杀、出血声,烫猪退毛声,都历历在耳,十分逼真。最后,做父亲的对少者说:「天已大亮,可以拿去卖了。」不一会,即听见肉上砧板声,有买猪头、猪内脏、猪肉的,也有讨价还价声、买卖双方数钱声。
正当热闹滚滚时,突然「啪!」地一声,四座俱寂,表演结束,郭猫儿也从屏风后面走出。
庚申:清康熙19年,公元1680年.
挟:邀请,偕同。
比:及至。
寓:住所。
置:设置。
饲:喂养,喂食。
浔(xún):褪毛的声音。
砉(huā):拟声词,哗的一声。
藻技:郭对自己技艺的自谦,鄙薄的技艺,小技,这是一种谦卑的说法.
俄:一霎时、突然(义同俄尔“俄尔百千人大呼”)
历历不爽:清清楚楚,没有一处不像的。爽,意思同“爽约”中的爽义,违背的意思。
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
过了一会儿(同《口技》中“少顷”),很多只鸡(被惊吓得)乱叫,种种不同的声音各有各的特点。
闻肉上案声,即闻有卖肉数钱声.
听到把肉放到桌案上的声音(后),接着双听到了卖了肉后数钱的声音。
主要内容:某次参加一场宴会,郭猫儿也应邀出席,表演了精彩的口技。
挟:偕同扬州有个叫郭猫儿的,擅长口技,他的儿子则精通戏术,名士、乡绅都很喜欢与之交往。我(《虞初续志》作者郑澍若)在扬州时,某次参加一场宴会,郭猫儿也应邀出席。酒过三巡,一位朋友偕同郭猫儿站起来,请主人允许略献薄技以助兴,主人爽快地答应了。 郭猫儿於是在宴席右侧摆设围屏数扇,不置灯烛,坐於屏后,主客也安静下来,等著表演开始。
过了一会儿(同《口技》中“少顷”),很多只鸡(被惊吓得)乱叫,种种不同的声音各有各的特点。
接著,少者之父过来敲门说:「天快亮了,还不起来杀猪去卖!」原来少者乃屠夫。少者挣扎著起身后,到猪圈里喂猪。只听群猪吃食、嚼食、争食之声,其父烧水、进火、倒水声,此起彼落。没多久,少者捆来一头猪,那猪被绑时的嘶叫声,少者磨刀、杀猪声,猪被杀、出血声,烫猪退毛声,都历历在耳,十分逼真。最后,做父亲的对少者说:「天已大亮,可以拿去卖了。」不一会,即听见肉上砧板声,有买猪头、猪内脏、猪肉的,也有讨价还价声、买卖双方数钱声。
正当热闹滚滚时,突然「啪!」地一声,四座俱寂,表演结束,郭猫儿也从屏风后面走出。
庚申:清康熙19年,公元1680年.
挟:邀请,偕同。
比:及至。
寓:住所。
置:设置。
饲:喂养,喂食。
浔(xún):褪毛的声音。
砉(huā):拟声词,哗的一声。
藻技:郭对自己技艺的自谦,鄙薄的技艺,小技,这是一种谦卑的说法.
俄:一霎时、突然(义同俄尔“俄尔百千人大呼”)
历历不爽:清清楚楚,没有一处不像的。爽,意思同“爽约”中的爽义,违背的意思。
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
过了一会儿(同《口技》中“少顷”),很多只鸡(被惊吓得)乱叫,种种不同的声音各有各的特点。
闻肉上案声,即闻有卖肉数钱声.
听到把肉放到桌案上的声音(后),接着双听到了卖了肉后数钱的声音。
起源主要有二:
①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黄帝裔孙后稷之后,远祖郑桓公,得姓始祖郑友。《史记》记载,周宣王封弟姬友于郑,建立西周最后一个诸侯国,史称郑桓公。幽王时任周司徒,掌管教化。他见幽王宠幸褒姒、重用奸臣,预感将发生变乱,便问计太史公,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名“京”之地,史称“虢郐寄孥”。次年,西周王室发生“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后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灭虢、郐,建立新的郑国。郑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子孙播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姓氏。隋唐五代时期,郑姓进入第二个重要发展阶段,在莆田的郑姓得到了大发展,其后瓜瓞绵绵,迁衍广泛,名人辈出,莆田郑姓后人大量迁移到泉州漳州潮州台湾等地,成为当地郑姓开基祖先,莆田成为郑姓得仅次河南的郑姓第二大祖籍地。
②出自少数民族。回族中较有影响的郑姓人,出自明朝皇帝朱棣赐姓,主要是明代航海家郑和养子郑赐后代,原是来自西域的外族人,因同化改用汉族人通常所用姓氏。土家、朝鲜、瑶、京、纳西、白、哈尼、裕固等民族均有郑姓。
扬州郭猫儿,善口技。庚申(清康熙19年),余在扬州,一友挟猫儿同至寓。比(及至)晚酒酣,郭起请奏薄技,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郭坐屏后,主客静听。
久之,无声。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俄闻父呼其子曰:“天将明,可以宰猪矣。”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群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出血声,燖(xún,用沸水略烫)剥声,历历不爽也。父又谓子:“天已明,可卖矣。”闻肉上案声,即闻有卖肉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腹脏者,有买肉者。正在纷纷争闻不已,砉(huā)然一声,四座俱寂。
(节选自《虞初续志?郭猫儿》)
翻译
扬州有个叫郭猫儿的,擅长表演口技。我(《虞初续志》作者郑澍若)在扬州时,某次参加一场宴会,郭猫儿也应邀出席。酒过三巡,一位朋友偕同郭猫儿站起来,请主人允许略献薄技以助兴,主人爽快地答应了。郭猫儿于是在宴席右侧摆设围屏数扇,不放置灯烛,坐在屏后,主客也安静下来,等著表演开始。
很长时间没有声音,过了一会儿(同《口技》中“少顷”),很多只鸡(被惊吓得)乱叫,种种不同的声音各有各的特点。
接着,少年的父亲过来敲门说:「天快亮了,还不起来杀猪去卖!」原来少年为一位屠夫。少年挣扎着起身后,到猪圈里喂猪。只听群猪吃食、嚼食、争食之声,他的父亲烧水、进炉、倒水声,此起彼落。没多久,少年捆来一头猪,那猪被绑时的嘶叫声,少年磨刀、杀猪声,猪被杀、出血声,烫猪退毛声,都历历在耳,没有差错。最后,做父亲的对少年说:「天已大亮,可以拿去卖了。」不一会,即听见肉上砧板声,有买猪头、猪内脏、猪肉的,也有讨价还价声、买卖双方数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