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企之

更新时间:2024-09-27 11:59

郭企之(1915年-1939年03月29日),原名郭福记,河北省南宫县人,1928年考入南宫县中学。193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党的组织和宣传工作。“九一八”事变后,他带领进步青年组织讲演宣传抗日救亡。1938年春,南宫县成立战地委员会,郭企之曾任战地委员会组织部长、宣传部长。9月,受冀南行政主任公署派遣,以团长身份率领公署巡视团,到曲周县巡视指导工作。他积极协助曲周县委、县政府宣传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组织群众武装,颇受干部群众的拥护。1938年10月,在曲周县召开的全县各界代表大会上,郭企之被选举为冀南区第一个民选抗日政府县长。1939年2月,在曲周县南里岳村遭日军包围,突围中受伤被捕。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毫不畏惧,面对威胁利诱毫不动摇,始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3月29日,被日军活埋于曲周城东北角城墙之下。

人物生平

郭企之,原名郭福记,1915年生于河北省南宫县安宋庄村。在南宫县立中学读书期间,郭企之受到中共地下党员杨洁斯的培养教育,于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春,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来到南宫,南宫县成立了战地委员会,郭企之历任战地委员会组织部长、宣传部长。9月,郭企之受冀南行政主任公署杨秀峰主任的派遣,以团长的身份率领40多人组成的公署巡视团到曲周县巡视指导工作。他积极协助曲周县委、县政府宣传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开展“减租减息”运动,组织群众武装。他勇挑重担、能文能武、平易近人、工作深入,颇受干部和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1938年10月,郭企之凭借勤恳扎实、正派民主、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被曲周县各界代表选举为曲周县抗日政府县长,成为冀南地区第一个民选抗日政府县长。

1939年1月,日寇侵占曲周县城,郭县长带领游击队转入农村发动群众破路、藏粮、坚壁清野,开展游击战麻雀战,不断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同时,郭县长通过多种方式对日伪分子发动政治攻势,瓦解敌军思想。

为了坚定群众的抗战信心,1939年2月,郭企之来到南里岳村宣传抗战形势,但被汉奸发现,报告了日本警备队,郭企之同志不幸被捕,被关在日本宪兵队一间阴暗的牢房里,日寇对他严刑拷打,企之同志始终没有向敌人屈服。日军不甘心劝降失败,便利用伪县长连书平以摆酒设宴、封官许愿等卑劣手段进行软化、诱降,任凭日军费尽心机、软硬兼施,也丝毫未能动摇郭企之的坚强意志。郭企之在狱中用绝食表明心志,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凛然不可侵犯的民族气节。

1939年3月29日,日军准备将郭企之活埋,敌人一层一层地往他身上埋土,当黄土掩过企之同志胸口时,平岛又一次问他:“你投不投降?”企之同志怒目直视着平岛,用尽全身最后的力气高声喊道:“打倒日本强盗!抗战一定胜利”、“中华民族万岁”,他那掷地有声、凛然磅礴的气势和口号声,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心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威严和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年轻有为、深受人民爱戴的郭企之县长就这样悲壮地为人民、为共产党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年仅24岁的宝贵生命。

后世纪念

1940年3月,冀南行政主任公署鉴于郭企之同志生前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深受群众拥戴,被捕后表现出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特传令嘉奖他为“抗日模范县长”。同时,在曲周、邱县、威县三县交界地区成立“企之县”,以示纪念。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0月18日,冀南三专署为纪念先烈郭企之,再次将“曲周县”改名为“企之县”。

1956年,中共曲周县委、曲周县人民委员会(人民政府)在郭企之县长英勇牺牲的地方,建立烈士碑和纪念亭。

2015年8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了《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集体名录》,郭企之烈士的名字被收录其中。

2018年,曲周县政府将企之纪念广场改建为“郭企之烈士陵园”。为一位烈士单独修一座陵园并命名的并不多见,这足以看出郭企之对曲周人民的深远影响与曲周人民对模范县长郭企之深深的缅怀之情。

2020年6月,南宫市政府投资20余万元对郭企之烈士故居进行修缮,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2月26日,河北省文物局公布了《河北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第一批)》,“抗日模范县长---郭企之烈士旧居”被收录其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