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1 06:21
永乐初年,以太学生擢户部主事,勤于职务,为卿佐所倚重,明成祖也知道其名。不久,升福建右参议,时年二十四岁,人称“小方面”。历升工部右侍郎。修武当山宫观,命郭琎管理。工程竣工后,转任吏部左侍郎。
宣德初年,掌行在詹事府。吏部尚书蹇义年老,停止部务,明宣宗欲以郭琎代任。大学士杨士奇进言吏部尚书非才学俱优者,不足以当之,恐郭琎不足当之,宜妙择大臣通经术、知今古者,明宣宗乃止。
宣德五年(1430),九年秩满,最终成为吏部尚书。上谕曰“朕以用人之柄付卿,卿宜为朕择才。昨郡守多缺,命廷臣荐举,古人当斯任者,必勤于咨访,有得即录,故官不乏才。吕蒙正夹袋,虞允文材馆录是也,慎留意”。郭琎从此留意人才,典选有方。
正统元年(1436),郭琎识别进士李贤是辅相之才,授吏部验封司主事,后果为名相。时外官九年考满,部民走阙下乞留,则增秩复任。郭琎虑有妄者,请覆实。从之。
郭琎虽为六卿之首,但威望不足。又因为政归内阁,自布政使至知府阙,听京官三品以上荐举;又命御史、知县,皆听京官五品以上荐举。要职选擢,皆与吏部无关。
正统初年,左通政陈恭进言:“古者择任庶官,悉由选部,职任专而事体一。今令朝臣各举所知,恐开私谒之门,长奔竞之风,乞杜绝,令归一。”下吏部议。郭琎谦让辞谢不敢当,事情于是不了了之。
正统六年(1441),御史曹恭以灾异请罢不称职的大臣。明英宗命科道官参议。郭琎及尚书吴中、侍郎李庸等被劾者二十人。郭琎等自陈,明英宗切责而宥免。郭琎之子郭亮受赂,为人求官。事觉,御史孙毓等弹劾郭琎。乃令郭琎致仕,而以王直代任。卒年七十七岁,遣官谕祭,有司营葬。
《国朝献徵录》:琎虽少廉名,然为人朴实有量,行事安静,未尝有急遽色,时称其忠厚长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