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见猷

更新时间:2024-01-22 09:30

郭见猷(1770—1839年),字得时,号驾舫,为清远郭氏第十六代传人,是著名御史郭仪长之三公子。

人物生平

郭仪长生有三子,长子郭见超,官至候选布政司经历,诰封奉直大夫。次子郭见阳,官至广西平南县知县。三子郭见猷,禀贡生(即朝廷供给钱粮的国学生)。郭见猷自幼跟随其父长驻京城,文韬武略颇为精通,且饱读诗书,气概不凡。初任广东省惠州府龙川县教谕,后因军功特授山西省襄垣县知县,加三级,诰授奉直大夫,晋赠朝议大夫,著有诗集《槐荫问》和辑有诗集《从军图题咏集》一卷。

轶事典故

满清入关已逾170年,各地的“反清复明”势力已演变为地下组织“三合会”,其政治理念已淡化,只能偶尔以小股势力滋扰清廷后方。嘉庆癸酉年(1813年),三合会率众滋扰清远、英德、阳山、连州、怀集等县,气势甚盛,各县清兵只好退守县城。清远城防守备蒋制军知道有“小诸葛”之称的郭见猷已赴广东龙川任教谕,便派壮士赴龙川,邀请他回清远做军师,协助平叛。

郭见猷文武全才,很有民族气节,且为名门之后,故乡邑城南门大街矗立着其父郭仪长和其堂兄郭见晟同立的“名御史”牌坊。万一“外敌”攻入清城,玉石俱焚,后果不堪设想。于是秘密潜回清城,广布方略,亲督壮士“虎口擒魔”,留下了传奇的一页。

某日,从清远县城走出大约一百来人的祭祖队伍,直奔迳口,前面“郭”字大旗开路,后面蒋制军跟随。按当时惯例,凡郭氏大官回乡祭祖,清远地方官均派员护卫。

盘踞在龙颈、禾云一带三合会首领不知是计,便率精兵突袭,想来个“虎口掏心”,以为只要捉住郭氏大官和清远城防守备蒋制军,邑城便不攻自破。于是带头向正在祭祖的人群发起冲锋。

突然,“轰隆”的一声巨响,冲在前面的几十人掉下陷阱,预先埋伏在山口的清兵旋即两面夹攻,杀得三合会门徒丢盔弃甲,狼狈而逃。由于首领被擒,群龙无首,加上郭见猷预先布置的“十面埋伏”,三合会门徒大部分被歼灭,余党散入广西大山。清远县城终于解围。

人物评价

捷报传入京城,嘉庆皇帝大喜,以军功第一为由,特授郭见猷为山西省襄垣县知县,加三级,并绘士以“从军图”赠之,在朝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各式“题赠”如雪片般飞来,积成巨帙。是年,郭见猷刚满43岁,可谓意气风发,豪情满怀。

郭见猷退休回清远后,常到“凤城书院”授课,广结朋友、吟诗作对,着力提升清远文风,著有诗集面世。郭见猷为人乐善好施,赈灾扶贫,敦爱让产,传为佳话。

道光十八年(1839年)农历十一月十一日,郭见猷病故,享年69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