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维南

更新时间:2024-08-24 08:22

鄂维南,1963年9月生于江苏省靖江市,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数据学院院长。2022年7月起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人物经历

1982年,鄂维南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

1985年,鄂维南从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89年,鄂维南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应用数学家Bjorn Engquist教授。毕业后先后任职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和纽约大学的库朗研究所,分别担任研究员和教授。

1999年,鄂维南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和应用数学及计算数学研究所教授。

2011年,鄂维南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年11月,鄂维南入选美国数学学会会士。

2014年,就任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

2015年8月,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成立,鄂维南出任院长。

2018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数据学院成立,鄂维南出任院长。

2022年7月起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2023年8月21日,获得ICIAM麦克斯韦奖。

2023年11月,任武汉数学与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鄂维南与合作者一起把偏微分方程、随机分析及动力系统的理论结合起来,用于研究随机Burgers 方程,随机passive scalar方程,随机Navier-Stokes方程和Ginzburg-Landau方程等,证明了不变测度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分析了稳定解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了Burgers湍流模型中一些存有争议的问题;与合作者一起构造和建立了稀有事件的迁移路径的理论框架,并发展了一种十分有效的数值方法—弦方法。此方法已成为研究物理、生物和化学领域中稀有事件的一个重要手段;与合作者研究了弹性理论的微观基础,从量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模型出发导出了宏观层面下的非线性弹性理论,得到了经典的Cauchy-Born准则成立的稳定性条件;提出了设计与分析多物理模型的多尺度方法的一般框架。

人才培养

鄂维南指出,中国大数据发展最大的优势是市场大,最大的劣势是缺乏人才。由于大数据产业的火热,即使在国外,学术界跟企业界之间的人才竞争也非常激烈,在中国国内同样如此。并且中国目前没有非常好的培养大数据人才的机制。“本来中国教育界、科技界的人才就缺乏,而在大数据领域,统计、机械学习等相比而言更弱,所以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鄂维南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推行了“应用数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拔尖计划”是一套应用数学本科生培养方案,该计划为同学们设置一系列应用数学前沿课程、暑期学校、学术报告和讨论班等,帮助同学们开拓自己的眼界,充分汲取应用数学各个方面的知识。“拔尖计划”设立了四门课程,即应用偏微分方程、随机模拟方法、数据科学的数学基础和数据中的算法。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鄂维南担任普林斯顿大学运筹和金融工程系兼职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客座教授。

2022年7月,担任北京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专家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2022年7月25日至2024年7月,任中国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企业文化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委员、人事和薪酬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鄂维南教授在应用数学和科学计算的相关领域做出了突破性贡献,特别是在非线性随机(偏)微分方程,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化学和机器学习等方面。“鄂维南教授的科学工作具有巨大的影响,使得许多长期存在的科学问题得到解决。他的标志性成就包括随机微分方程在数学和计算上得到的新颖结果,设计有效的算法计算多尺度和多物理学的问题,特别是那些在流体动力学和化学中出现的问题,最近他的一个开创性工作是将深度学习的技术应用到科学计算中。”(2019年Peter Henrici奖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