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8 17:11
1930年3至6月,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红一军和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的相继建立,标志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规模较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建立了26个县的革命政权、人口约350万,主力红军发展到4.5万多人。它以大别山区为中心,东接江淮平原,西扼平汉铁路,南濒长江,北邻淮河,与湘鄂西、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互为犄角,同中央革命根据地南北呼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夺取中国革命胜利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1925年秋,黄安(今红安)籍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来到麻城宋埠,广泛接触、宣传群众,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向封建势力展开斗争,做主宰自己命运的革命人。同年冬,中共黄安、麻城特别支部成立。此后,附近的罗田、孝感,河南的商城、潢川,安徽的六安、霍邱,也相继成立了党的组织。党组织建立后,出版进步刊物,传播革命思想,建立群众团体,开展工农运动,在大别山地区点燃了革命斗争的火焰。
随着北伐军打到长江流域,鄂、豫、皖诸省,首先是鄂东地区10余县迅速掀起了一场暴风骤雨式的农民运动。昔日骑在农民头上作威作福的恶霸地主、土豪劣绅被打倒,农村中的封建秩序被冲得七零八落,千百年来受压迫受剥削的穷人第一次成为主人。经过大革命风暴的洗礼,跟着共产党干革命的信念在大别山人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1927年,是中国革命史上极为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既有国民革命如火如荼、不可阻遏的胜利欢欣,也有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大革命陷入失败的痛苦挫折。
八七会议确立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传到大别山地区后,大革命失败后一直坚持斗争的党员和工农群众深受鼓舞,很快重新燃起了革命的熊熊烈火。
1927年11月13日晚,在中共黄麻特委领导下,自卫军、义勇队和成千上万拿着土枪、刀矛和扁担的农民,从四面八方涌向黄安城,黄麻起义爆发。次日,起义军攻占县城,红旗第一次插上了古老的黄安城头。随后,黄安农民政府和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宣告成立。这是大别山地区的第一个工农政权和第一支人民武装,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展和红四方面军建军的起点。革命军一开始就建立党代表制度,以确保党对革命军队的绝对领导。
创业艰难百战多。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建立后,游击木兰山,开辟柴山堡,在同强敌的频繁战斗中逐渐成长,番号也变为红11军31师。至1929年5月,部队发展到近400人枪,在鄂豫边界纵横百余里的区域内形成武装割据。
1929年5月6日,农历立夏,商城南部爆发起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红11军32师,创建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11月,六安独山、金家寨(今金寨)和霍山西镇等地爆发农民起义,随后建立了红11军33师和皖西革命根据地。
从黄麻起义到六霍起义,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斗争,党在鄂豫皖边先后建立起3块根据地和3支红军,土地革命终于从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1930年4月,郭述申、许继慎等人在黄安北部的箭厂河组织召开会议,传达党中央指示,组成中共鄂豫皖边特委和红1军前委,决定对鄂豫皖地区的3支红军进行统一改编,郭述申任特委书记,许继慎任军长。这次会议,统一了根据地领导,统一了红军指挥,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地位。
改编后红1军从以前只能打击反动民团武装和少量敌军正规部队,发展到能整旅整团地歼灭敌军,部队也在战斗胜利中不断壮大。至1930年10月光山整编,全军已从改编时的2100余人发展到6000余人,武器装备明显改善,军政素质迅速提高。1931年1月,红1军与红15军合编为红4军,全军1.25万人;11月7日,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14周年的欢乐声中,红4军与皖西新组建的红25军合并组建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全军兵力近3万人,成为仅次于中央红军的第二支主力红军。
1932年5月8日,在徐向前的正确指挥和红军将士英勇奋战下,历时48天的苏家埠战役宣告胜利结束。红四方面军歼敌3万余人,缴获长短枪1.6万余支、机关枪250挺、炮44门、电台5部,击落敌机1架,取得了鄂豫皖红军自创建以来的空前大捷。
1930年冬到1931年夏,鄂豫皖红军连续粉碎了蒋介石发动的两次“围剿”。面对第三次“围剿”,红四方面军不待敌人进攻,主动出击,先后发起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进攻战役,歼敌6万余人,干净利落地打破了“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展到东起淠河,西迄平汉路,北濒淮河,南至黄梅、广济的广大地区,总面积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350余万,拥有6座县城,并建立起26个县的革命政权;红军主力部队发展到4.5万余人;各县独立师、游击队和赤卫军等也发展到20余万人。这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发展的极盛时期。
1932年7月,不甘心失败的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四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影响和张国焘的错误指挥,反“围剿”失败,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离开辛苦创建并为之奋斗牺牲的根据地,离开家乡亲人,开始了漫漫西征。
但是,大别山军民并没有停止斗争。不久,中共鄂豫皖省委重建红25军,军长吴焕先,政治委员王平章。1934年11月,红25军奉命北上抗日,鄂豫皖党组织又组建了红28军,在高敬亭等人的领导下继续战斗。
在敌人的疯狂进攻破坏下,到1934年冬,鄂豫皖苏区仅剩下4块残缺不全的小根据地,群众不足千户,干部战士加伤员仅余千人。他们露宿深山,不但衣食无着,还长期吃不到盐,几乎全靠野菜、树根果腹,过着难以想象的艰苦生活。
但是,久经革命烈火考验的鄂豫皖军民,没有被敌人暴行吓倒,没有被眼前困难征服,他们用红土在石头上写道:“树也砍不完,山也烧不尽,只要青山在,到处有红军”,表达了革命到底的坚定信念。在霍山,一区某村庄遭到敌人集体屠杀后,群众夜间偷偷掩埋烈士遗体时,发现区主席身体还是热的,抢救苏醒后,他第一句话就是:“敌人没有杀死我,我还要干革命,我忘不了革命。”在黄安,一名党员在逃出监狱时,还在墙上留诗一首:“大别山里出好汉,生就骨头似铁坚,今夜逃出虎狼口,明天回来报仇冤。”
就这样,鄂豫皖军民凭着对党的赤胆忠诚和革命的必胜信念,宁死不屈,浴血坚持,使大别山红旗始终屹立不倒。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东进抗日,奔向了民族解放的新战场。此后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别山一直是党和人民军队重要的活动区域。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中规模较大、坚持时间最长的。根据地中心区域东接江淮平原,西扼平汉铁路,南濒长江,北带黄河,并与湘鄂西、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互为犄角,同中央革命根据地南北呼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革命红旗始终在大别山屹立不倒,并在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造就了大批革命干部,对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从1955年至1964年,鄂豫皖三省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有570人,占当时全国将军总数的35.5%,仅皖西籍的将军就有108人,其中六安县独山镇就走出了16位将军,被称为“一镇十六将,独秀大别山”;红安、大悟、新县、金寨、六安等5个县被誉为将军县,占全国9个将军县总数的过半;新中国成立前,仅六安就有30万人为了国家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北京路与107国道交汇处,占地30000平方米,陈展面积8300平方米,于2007年4月28日建成开馆,由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纪念馆基本陈列按时代顺序,以数千幅图片和实物对应的方式,全面展示了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着重介绍了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各个历史阶段发生在鄂豫皖大地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1986年,“鄂豫皖首府革命博物馆”动工兴建,1990年建成开馆。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了馆名。博物馆坐落在信阳市新县英雄山和凤凰山之间,占地面积3公顷,建筑面积3380平方米。分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按7个展厅布展。基本陈列为“风云大别山”,主要展现鄂豫皖苏区的形成、发展和壮大,直至迎来全国革命胜利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