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洪升

更新时间:2024-07-03 20:17

《酬洪升》是清代诗人朱彝尊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首联写昔日相聚的欢愉和分别十年的思念。颔联将洪升比作宋代的洪炎柳永,对其才情加以赞扬。颈联对洪升因作《长生殿》和演出从而带来祸端深表同情,并加以宽解。尾联抒发相逢惜别之情,白发相逢极不容易,所以在送别的渡口又挽留友人。

作品原文

酬洪升①

金台酒坐擘红笺②,云散星离又十年③。

海内诗家洪玉父④,禁中乐府柳屯田⑤。

梧桐夜雨磁凄绝⑥,薏苡明珠谤偶然⑦。

白发相逢岂容易,津头且揽下河船⑧。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洪升:清代著名的戏曲家。

②金台:即黄金台,战国时燕昭王所筑,以求名士,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这里泛指北京。擘红笺:指分笺题诗,互相酬唱。擘:分开。

③云散星离:比喻分别。

④洪玉父:宋代诗人洪炎,字玉父,江西南昌人。他是大诗人黄庭坚的外甥,能诗善文,著有《西渡集》,此比作洪升

⑤禁中:宫中。乐府:本指汉代采诗配乐的官署,又称由此采集而来的诗歌,后人将词曲一类能配乐的诗歌都称为乐府。柳屯田:柳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曾官屯田员外郎。他是北宋著名的词人,作品流传极广,甚至传入宫中,深得当时仁宗皇帝的爱好。有《乐章集》传世。

⑥梧桐夜雨:指洪升所作的传奇《长生殿》。白居易《长恨歌》中有“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之句,元代白朴敷衍此事而成杂剧《唐明皇秋叶梧桐雨》,《长生殿》即是在此基础上扩充创作而成的。

⑦薏苡(yì yǐ):一种植物,果实椭圆,果仁白色,称作薏米。据《后汉书·马谡传》说,马援在交趾(今岭南一带)常吃薏苡,有轻身省欲的效果,于是装了一车回去准备做种子。他死后有人上书说马援带回的是一车当地产的明珠。故后人以薏苡明珠代指遭人诬谤。偶然:无意,出乎意料之外。

⑧津头:渡口。缆(lǎn):系船的绳索,此作动词。下河船:指归船。

白话译文

我俩在京城一起饮酒,分笺题诗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但我们的离散分别又已十年了。你不但已成为海内著名的诗人,而且所创作的《长生殿》等杰作,像北宋词人柳永写的词一样,天下流传,以至传人宫殿,引起皇帝的注意。《长生殿》一剧词意凄绝,艺术精湛,哀婉动人,就像后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北归时,带了一车薏苡。他死后,有人上书诬告他在南方搜刮了一车明珠回家,但最后终于得到昭雪一样,对《长生殿》的诽谤也只得逞于一时。现在我俩都已白发苍苍,相逢十分不容易,还是让我们解开缆绳,乘上小船,去享受山水之乐吧!

创作背景

康熙四十年(公元1710年),朱彝尊去杭州小住,下榻在昭庆寺经房。在杭州又与阔别十年的戏剧大师洪昇会面。这首诗便是为酬答洪舁赠诗所作。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起首“金台酒座擘红笺”一联,先回忆当年分别的情景。点明二人自北京分别已经历了长长的十年时光。当初洪升遭难离京,老友们聚于酒楼,在精美的笺纸上题诗作画写字,寄托不忍离别之情。这一别南国北地竟是十余年。“云散星离”用来比喻分别,进一步写出二人。悲莫悲兮生别离”的痛苦,为什么这样痛苦呢?原来这是因为作者推重好友的文才,及在戏剧创作上令人叹服的成就。从而自然转入下边两联。

“海内诗家洪玉父,禁中乐府柳屯田”,这颔联两句,赞扬洪升才如宋朝的诗人洪炎和词人柳永作者以这两位诗词作家作比,标举洪升在戏剧创作上的成就。

“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这颈联两句,进一步肯定洪升创作的‘长生殿》成就之大,以及由此招来的恶意中伤和诽谤。“梧桐夜雨”是以《长生殿》一段情节来指代该剧作。这一段写杨玉环死后。唐明皇思念不已,而梦中相见,词语极其凄婉哀伤,情感缠绵悱恻。其中有“西宫南内多秋草,夜雨梧桐落叶时”的诗句。“薏苡明珠”用的是西汉马援从任所交趾带回薏苡米欲为种子,竞被权贵奸人诬为携带明珠归来而受谮的典故,比喻洪升因《长生殿》而被革去国子监生,离京师而南归的不幸遭遇。笔墨之间流露出深切的同情与隐隐的哀婉。

结尾“白发相逢岂容易,津头且缆下河船”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洪升的深厚的想念感情。写作此诗时,洪升已是56岁了,满头苍苍白发,而作者更是72岁高龄,已至垂暮之年,一在南国,一在北地,天之涯,海之角,相见谈何容易?但作者却还希望在河渡口解下缆绳乘船顾流而南下,一见老友,以解思念之苦。

全诗的感情深厚,体现了诚挚的友情,同时对当政者的滥施淫威、扼杀人材、文网高张、听信谗言表示不满,诗写得典雅而含蓄,合乎婉而多讽、怨而不怒的批评传统。

名家点评

清代朱庭珍《筱园诗话》:“书卷淹博,规格浑成,才力雄富,工候湛深”。

作者简介

朱彝尊(1629-1709)号竹垞,又号西区舫,惊风亭长,晚称小长庐钓鱼师,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少肆力古学,博极群书。客游南北,所至以搜剔金石为事。1679年(康熙十八年)应试博学鸿词科,官翰林院检讨,参加修纂《明史》,后充日讲官,入值南书房。时朱彝尊方辑《瀛洲道古录》,因私抄禁中书,被劾降一级。后补原官,引疾乞归。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