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神演戏

更新时间:2022-08-01 19:02

清代民间为酬谢神的佑护,常常以歌舞、杂剧、鼓乐等形式举行娱神活动。这种活动称为酬神、赛神、报赛。其俗由来已久,从原始社会至历史时代的早期,“鼓乐歌舞”一直是沟通人神两界的重要手段。唐代白居易已有“黄昏林下路,鼓笛赛神归”的诗句。随着民间崇神、祭神内容的不断扩大及民间崇神的地域色彩的不断加剧,宋代以后,酬神活动逐渐成为一种民间娱乐项目。

发展渊源

演戏酬神是村庙文化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传统的村庙信仰中,为答谢神恩,求得神灵欢心和庇护,除了给神献上丰盛的祭品外,“演戏酬神”、“演戏娱神”也是一条重要的途经。戏剧的起源与古代社会的祭祀有关,无论是欧洲的戏剧,还是东方某些国家的民族戏剧,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祭祀性歌舞。福建戏剧文化从诞生起就与民间信仰结下不解之缘,福建民间信仰演戏酬神从唐代就开始,宋代时开始出现土生土长的地方戏,至清代时地方酬神演戏达到最高峰复兴后的福建村庙文化活动仍保留着演戏酬神的风俗,成为乡村社区集体娱乐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项目。

活动时间

村庙酬神演戏时间多集中在农历正月与村庙主神诞辰时间。非常有意思的是,福建许多村庙主神的诞辰时间多集中农历六月下旬以后,这时夏收已基本完成,而天气也开始转凉,这时这是演戏与看戏的好时间。村庙主神的神诞日集中于夏收以后,这是村民们的安排,而并非其神明的生日都集中地此时。这反映出“神是人创造出来”的信仰真相。村庙神诞演戏是一种传统,演出场次往往不只一场,多是三场,有的多达12场,每天演出两场要6天才演完。社区村庙都建有自己的戏台,戏台就建在神殿的前面的大堂内。如果庙内不设戏台,那么就要在村庙前的广场上搭建临时性的戏台。娱神戏的场面布置比较独特,在戏台的正前方设有案几,上排鲜花,烛台与香炉,案后的一排座椅上铺大红色的毛毯或大红色的绸缎,这是神明的座位,乡民们只能从第二排坐起。这种格局,使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村庙的娱神戏。

活动程序

开戏之前,红烛高烧、炉香缭绕,村庙总理等要代表全体村民给村庙主神及侍神敬香,这个简单的仪式意在恭请神明到戏台前落座看戏。正戏开演之前必演“八仙祝寿”、“跳加冠”、与“打财神”等三个短戏,意在祝福全村男女老少健康长寿、升官发财。“八仙祝寿”是八个演员扮成神话中的八仙的模样依次登台拜八方,算是给村庙众位神明及看戏的村民敬礼。然后,有三个演员扮成王母娘娘、金童与玉女登台,八仙给王母娘娘拜寿,金童玉女则给八仙上酒作为谢意。众仙在酒醉饭饱中退场。“跳加冠”是一个演员头戴面具,扮成禄星模样,边走边摇晃,一副丑角形象,不时引起观众哄笑,他在台上舞动两三分钟上后,突然从袍袖中抖出绣有“加官晋爵”四字的条幅,祝愿村庙信众官运亨通。“打财神”则是扮演财神的演员将金元宝扔给台下某位看戏的村民,接金元宝的村民要给演员红包,顺手扔到台上即可。

短剧演罢,正剧才开始。村庙酬神演戏的剧目都是传统的古装戏,从内容上来主要有五类,即说忠孝节义的伦理戏;道精忠报国的忠良戏;叙解民倒悬的清官戏;讲因果报应的宗教戏;唱男欢女爱的爱情戏。村庙酬神演戏要求对神明敬重,一般对前四种戏为主,具有一定的伦理道德教育意义。古典戏曲多以喜剧为结尾,表达一种邪不胜正,好人终究平安的观点;同时,它还将佛教的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融入其中,寓教于乐,一举而多得。因方言原因,每个地区的地方戏并不完全一样。福州与宁德居民爱看闽剧,莆田一带是莆仙戏,闽南一带则是梨园戏、高甲戏、芗剧、潮剧,闽西地区是汉剧、四平戏、梅林戏和采茶戏等。在福建享有五大地方剧种之称的是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它们在民间拥有的观众较多。

村庙在演戏之前也张贴海报,欢迎父老乡亲前去观看。村民看戏一律是免费入场,不存在要买门票的,不仅如此,庙内还招待看客免费茶水。作为村庙管理者来说,总希望观众越多越好,这表示他们很有面子,社会交往面广,村庙活动吸引力强。从社会公共生活角度来看,村庙内的戏剧演出是群众集资举办的社会公益活动。进场看戏的观众是以老年人为主,男女性别比例基本相当,老年人是地方戏的铁杆“戏迷”,其原因在于老年人更具有怀旧情绪,同时他们比较清闲;其次是中青年妇女;再次是一些看热闹的儿童,他们大都是由其母亲带入场地的。来看戏的中青年男士较少,这主要是唱戏时他们正在外地做工,没有时间回来看戏。村庙酬神演戏的内容大都是宣传因果报应、扬善去恶的宗教戏,才子佳人类的爱情戏以及解民于倒悬的清官戏等。尽管戏剧内容多是旧题材,但村民总是爱看。当代福建农村基本普及电视,沿海一带还普通了有线电视,从电视上看戏剧非常方便,但老戏迷们觉得这种方式不过瘾,非常喜欢亲临现场观看。为什么电视普及的乡村对于民间戏剧演出还如此着迷,这其中的原因也许与城里人花上数百元钱买张门票去看某位红歌星的演唱会是一样的,其身临其境的感觉当然与电视上看的不一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