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岭村

更新时间:2023-07-22 22:25

酸枣岭村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东南,村域面积1100亩,全村140户,总人口450人。全村共有党员26名, “两委”班子实行交叉任职共3人。

荣誉称号

2005年酸枣岭村被北京市爱卫会授予“卫生村”,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首都文明村”,2006年被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农村工作委员会授予“五个好”先进党组织。

2022年4月,被授予“北京市农村工作(2017-2021年)先进集体”称号。

经济发展

作为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酸枣岭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出了一条适合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主要做法是:

建设了30亩枣园

共种植枣树4000株。同时,建设春秋大棚28栋,(2006年7月投入使用)以竞标的方式让村民承包,种植蔬菜、瓜果等,年收入3万元。原有的7栋温室大棚年收入5万元。

抓好村中主导企业北京金盛福食品公司的发展

做大做强食品深加工。“金盛福”以生产面食、肉食等熟食为主,2006年收入达到8100万元。目前,村里启动了食品加工厂新厂房扩建工程,通过安装新的生产流水线设备,将进一步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

成立了由30户农民和金盛福食品加工厂

共同参与的酸枣岭种植合作社,带动该村及周边地区农民大批种植大白菜、黄瓜等蔬菜,统一由“金盛福”加工,促进生产发展。

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发展民俗旅游

大兴寺是酸枣岭村的一座古刹,具有350余年历史,自2004年起,村里筹资对大兴寺进行了修复。2005年9月,大兴寺修复落成,除原有各殿得到修复外,还增加了东、西配殿等相关配套设施,已成为民俗旅游的一处亮点。此外,自民俗村开村以来,酸枣岭已发展具备一定接待能力的民俗户10余户,荷花居、安泰居等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同时,村中还开设了水果采摘、垂钓等项目,不断增加民俗接待种类。

坚持以农业实用技术为主体,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在技能培训中,针对本村的主导产业举办蔬菜、瓜果种植培训班;对民俗经营户进行了相关民俗业务知识的培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讲课,交流经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目前村中劳动力基本都有就业机会。

各类产业的发展,促进了酸枣岭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目前村中劳动力基本都有就业机会。2006年酸枣岭村集体总收入完成7200万元,人均劳动所得达到9544元 。

乡风文明

我村管护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到位,一、二、三产全面发展,村民全部就业,各谋其职、安居乐业。近几年开发旅游业,数字村开通,更加促进了我村的精神文明发展,以及乡风文明。

人文特色

热情好客、民风淳朴。74岁高龄的老书记刘淑兰身兼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几十年,成绩突出,为民办实事,家喻户晓,名声在外,成为酸枣岭村发展的代名词。

经济实力

各类产业的发展,促进了酸枣岭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目前村中劳动力基本都有就业机会。2006年酸枣岭村集体总收入完成7357万元,年增长10%。

农民生活

依托特色农业采摘和现状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发展旅游服务产业。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实现生产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活支撑体系完备,生活环境便利、舒适、整洁。

自然条件

地处昌平区东南,东临顺义,京承高速以及六环高速贯穿我村辖区。村域面积1100亩,全村140户,常住人口700人,村内有荷花池3个,垂钓场5个,农家院8个,采摘园18个。

村庄环境

我村近几年大力发展生态民俗旅游业因此村庄整体绿化比较好,村落整洁、环境舒适。并在街道两侧及空闲地有效绿化美化5000余平方米。改造修建集雨池3个,并种植荷花,使环境得到了美化。

资源开发

我村为生态民俗旅游村,大兴寺于2005年9月修复竣工,寺中有一级古槐一棵,寺院结构为砖木结构,由正殿、配殿、倒座殿组成,大兴寺院已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利用原有的废坑修建了3个荷花池。科学开发、有序利用使我村的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得到有效保护。将村西古井修复,并在原址上加盖一座凉亭,使口与村庄同龄的古井得到了保护。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