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解反应

更新时间:2022-08-25 18:44

酰卤、酸酐、酯等被醇分解,生成酯和其他化合物的反应,称为醇解反应。

简介

酰卤、酸酐、酯等被醇分解,生成酯和其他化合物的反应,称为醇解反应。酯的醇解反应又称为酯交换反应(见酯交换)。酯交换反应需要酸或碱作催化剂。腈也能发生醇解反应。其反应如下:

酰卤与醇(或酚)很快反应生成酯,利用这个反应可以制备某些醇或酚不能与羧酸直接生成的醇酯或酚酯。

反应机理

异丙醇铝与醇发生作用会改变其原有的性质,它们的作用有两种情况:

(1)溶解在异丙醇中。这种溶解作用,会使醇盐配位数扩大,醇分子配位体取代其原有的配位体醇盐分子,缔合分子解体,缔合度下降。

(2)溶解在与其自身有不同烷基的醇中。这种作用称为醇解反应或醇交换反应。

AH(OR)3 + mRˊOH —→AI(OR)3-m (ORˊ)m +mROH

这类反应机理为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

这类反应受位阻因素的影响,反应速度依MeO> EtO> PrˊO> BuˊO顺序下降,还受中心金属原子的化学性质影响。

醇解反应公式

有机锡化合物可与醇、硫醇发生醇解反应。

RnSnX4-n +(4-n)RˊOH —→RnSn(ORˊ)4-n +(4-n)HX

RnSnX4-n +(4-n)RˊSH —→RnSn(SRˊ)4-n +(4-n)HX

(C6H5)2SnCl2 +2C6H5CH2OH—→(C6H5)2Sn(OCH2C6H5)2 +HCl

(C2H5)3SnCl +NaOC2H5—→(C2H5)3SnOC2H5 +NaCl

(C4H9)3SnCl +C2H5SH—→(C4H9)3SnSC2H5 +HCl

NC5H4Sn(CH3)3 +n—C4H9OH—→ C5H5N +(CH3)3SNOC4H9-n

应用实例

醇解(alcoholysis)是苷或糖在酸的催化下与醇作用发生分子中苷键全部断裂或部分断裂的反应。通常是对全甲醚化的苷或糖进行甲醇解,以确定糖与苷元、糖基与糖基之间连接的位置。全甲醚化的苷或糖发生甲醇解后,原位于最末端的糖基转变为全甲基化的单糖,其他糖基中原苷键所在—OH会以游离状态存在,以此可以推断苷键所在的位置。另外,甲醇解后所得不同类型单糖数目可推测多糖重复结构中这种键型单糖的数目。

苷或糖的甲醇解方法是将全甲醚化的苷或糖溶于无水甲醇与干的HCl形成的1%~6%HCI/MeOH液中,糖的浓度为1%~2%,加热回流到旋光度恒定。难甲醇解的可用封管加热。冷后反应液用Ag2CO3中和或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酸,浓缩至糖浆备用。若需进一步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则浓缩时应避免甲基糖的挥发而损失。

有时也用酸催化的硫醇解,它与甲醇解相似。硫醇解可使酸中易破坏的糖,由于还原性端基生成硫代缩醛(酮)而得以保护。水解糖的硫代缩醛(酮)衍生物易结晶,也易纯化。琼脂多糖由此得琼脂双糖的硫代缩醛;角叉菜胶由此得角叉菜双糖的硫代缩醛。前者是3,6-脱水-4-O-(β-D-吡喃半乳糖)-L-半乳糖,后者是3,6-脱水-4-O-(β-D-吡喃半乳糖)-D-半乳糖。酸水解易使3,6-脱水半乳糖结构破坏,硫醇解则各以二乙基二硫代缩醛出现而稳定。

硫醇解是将糖于0℃溶入浓盐酸,缓缓加入乙硫醇,0℃放置数小时,热至室温,放置几天即可。后处理是在甲醇悬液中加碳酸铅中和,过滤,浓缩,产物柱色谱分离,可得结晶性的二乙基二硫缩醛衍生物,以温热的HgCl2和CdCO3水溶液使其分解恢复为糖。

酸催化的苯甲醇解也有报道,它的优点是所得到的苄基糖苷能通过Pd/C催化的氢解反应而释放出糖。

具体例子

酰氯和酸酐可以直接和醇作用生成相应的酯和酸。酰氯性质比较活泼,一般难以制备的酯和酰胺,都可以通过酰氯来合成。例如酚酯不能直接用羧酸与酚酯化制备,但用酰氯则反应可顺利进行。

苯酐与甘油发生醇解反应并缩聚成醇酸树脂,广泛应用于涂料行业。

酰胺的醇解是可逆的,需用过量的醇才能生成酯并放出氨。酸或碱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