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场地压

更新时间:2022-08-04 15:34

采场地压是指在地下开采过程中,原岩对采场或采空区围岩及矿柱所施加的载荷。

基本概念

采场地压是指在地下开采过程中,原岩对采场或采空区围岩及矿柱所施加的载荷。这是由于地下矿体采出后所形成的采掘空间破坏了原岩的自然平衡状态,致使岩体应力重新分布,引起采场围岩变形、移动或破坏等一系列地压现象。这些地压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称为采场地压显现。显然,严重的采场地压显现不仅会恶化采场条件,影响采矿生产,甚至还会危及安全。采场地压主要研究地下开采过程中采场地压的分布及其显现规律。

采场的规模远远大于井巷,但由于采场空间的形状、体积、分布状况、形成及存留时间等方面的特殊性,采场地压与巷道地压有相当大的差异,归纳起来采场地压具有暴露空间大、复杂性、多变性、显现形式的多样性、控制采场地压的难度大等特点。

规律

采场地压显现规律 ,大规模地压活动可分发生、发展和衰减稳定三个阶段。

发生阶段

也称预兆阶段。大规模地压显现以前,常有预兆。预兆期从几天到数月(如辽宁弓长岭铁矿为2~3个月,湖南锡矿山锑矿为5~12个月)。在此期间,各种预兆逐渐增强和不断扩展。主要预兆为:围岩发响;采场顶板局部冒落;矿柱压坏;近矿体巷道变形和破坏。

发展阶段

即围岩大冒落和移动阶段。特点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采场大面积冒落;近矿体巷道严重破坏;地表开裂下沉;由于存在大量采空区,有时还发生不同程度的冲击气浪。如弓长岭铁矿某次地压发展阶段延续20天左右。活动剧烈程度不是始终一致,其间发生两个高峰(间隔5~6日)。

衰减稳定阶段

大面积冒落后,井下采场与巷道的变形和破坏趋于缓和,而地表开裂和下沉一般还要持续一段时间,速度逐渐减慢,围岩应力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出现衰减稳定阶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