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9 13:02
龙岩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是流行于龙岩城乡的民间歌舞,融说唱、戏曲、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娱活动形式。采茶灯从19世纪中期开始在美山村流行,采茶曲谱和战鼓是美山林氏十七世祖由广东传入的。舞蹈表现了采茶时节的劳动场景:由茶婆领头,村姑们尾随着武生、男丑在采茶锣鼓的乐声中,来到茶园中采春茶的情况。
采茶灯从19世纪中期左右开始在美山流行,采茶灯的曲谱主要是依据祖上传下的音乐为主,并吸收了广东省流入的音乐精华由老艺人改造谱成。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龙岩陈氏举行大型活动时表演了采茶灯,当时抄录的歌词曲调(现保存在龙岩博物馆)。
1952年采茶灯经龙岩县文化馆加工整理后,组织排练参加福建省首届农村会演,获得嘉奖。后由晋江文工团改编参加华东地区会演,拍成记录片、拷贝发行全世界。
1953年底,中国青年艺术团把采茶灯带往罗马尼亚参加第三届国际和平友谊青年联欢节,获得银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采茶灯乐曾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对农村广播》序曲延用几十年。
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将美山村采茶灯原始曲谱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备案,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口头文化遗产”收藏。
2005年11月,龙岩采茶灯被福建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08年6月27日,龙岩采茶灯研究会在新罗区苏坂乡美山小学举行成立大会,会议通过了研究会章程和组成人员名单。龙岩采茶灯研究会意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进一步挖掘、搜集、整理、弘扬“龙岩采茶灯”的艺术魅力。
2008年末,文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推荐名单的公告》,以龙岩采茶灯为项目的新罗区名列其中。截至2008年,新罗区有采茶扑蝶表演队280支,每逢节假日和婚嫁喜庆之时,“龙岩采茶灯”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文艺节目。
2009年9月10日,10100人参加的采茶灯表演在中央电视台《想挑战吗》栏目中挑战成功,获得上海基尼斯总部颁发的证书,参加者分别是来自新罗区的19支乡镇、街道代表队及1支教育系统代表队,涵盖了农民、企业人员、社区居民、教师学生等阶层代表。
2010年1月30日,“规模最大采茶灯舞”获第12届大世界基尼斯最佳项目奖。
2012年,新罗区专门成立“龙岩采茶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对采茶灯的历史、传承,以及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整理,弥补之前准备不足,申遗方向偏差的情况。
2014年12月03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申报的龙岩采茶灯,入选国务院发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旧时女子不能抛头露面,一色男扮女装。设采茶姑娘八人,茶公、茶婆、武小生、男小丑各一组成。茶公扮老头,穿汉衣,扎腰巾,手执大蒲扇;茶婆梳银宝头,穿宽锦边大襟衣和罗裙,手执麦杆扇;采茶姑娘,额佩珠翠屏,头梳燕尾髻,穿大红彩莲衣,腰扎绸带,脚穿绣花鞋,一手执花摺扇,一手提花篮灯;武小生、男小丑一手执黑摺扇,一手提灯笼或马灯。
旧时演《采茶灯》,先要用写有“翰林院敕封九天田相爷大元帅之神位”的红布制成神位,两侧挂对联“九天都院歌白云,十八学士醉青春”,并摆设顺风耳、鼓板先师、声音童子、金花银花小姐等牌位,杀猪、羊、鸡、鸭等祭祀,然后演出开始。首先由茶婆、茶公跑场,向观众三鞠躬,用方言说些诙谐的吉利话开场。茶公、茶婆俗称“师傅”,实际上是歌舞的领队和指挥。他们能随机应变,用土语脱口说出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顺口溜,这些顺口溜,有的是事先想好了腹稿,到了某地再随机应变,见景套词。紧接着采茶灯表演开始。茶公、茶婆在“的笃鼓”的引导下,带领茶女进行不同形式的穿花,表演登盘山小路、上坡下坡、过独木桥等,接着采茶,“正采”“倒采”,然后随着音乐到了后山,“采茶灯”表演结束。紧接着茶公、茶婆表演“补缸”“卖花线”“大小争风”等民间小戏和“打花鼓”。然后开始舞龙、舞狮、打龙船等民间文艺活动。
现在的采茶灯已有所改进,将说唱和小戏剔出,成为纯粹的歌舞。男扮改为少女,头饰的翠牌变为绢花。发髻梳成长辫并扎以红头绳,并围戴胸襟,突出了采茶姑娘的身影和活力。
采茶灯的舞蹈动作有几十种之多,基本舞步称为“采茶步”。队形的穿插变化有几十种花式,如表现盘山、越岭、涉水时用“篱笆花”“水波浪”“剪刀股”“双水圈花”“绕三柱”等,表演动作可以归纳为:上园花、八字扇、扭身步、肩扇双云步、肩园花跳步、笔扇步、前点斜点扇步、八字扇步、腰抖扇步、托灯举扇步、莲花八字扇、云步八字扇、翻身扑蝶、左右赶蝶、捉蝶、蝶绕花、划船步、整装等数十种。
除一般采茶灯外,还出现老年采茶灯、少儿采茶灯、乘船去的采茶灯、乘车去的采茶灯、古装采茶灯、短裙采茶灯、摇滚采茶灯、六人采茶灯、万人采茶灯,甚至只有茶公、茶婆的舞蹈等,采茶灯成了一种舞蹈系列。
采茶灯原用竹编的菜篮,后缀以鲜花,变为花篮,因多在夜间演出,尤其是在喜庆的春节、元宵节与龙灯、舞狮同时演出,花篮要装上油灯或蜡烛。于是便成为采茶花灯。龙岩的妇女下田上山,多以凉笠、头帕挡日,原本的采茶灯也以顺手摘下的凉笠、头帕为道具,后因舞蹈不便,改用麦杆团扇,最后才换成摺扇、花扇。彩蝶是一种夸张性的富于浪漫色彩的道具,竹篾为支架,糊以色纸,画上蝴蝶图案,成为硕大的彩蝶。
采茶灯的特色是用若干单纯、朴素、简练而具有生气的舞蹈动作,山歌演唱和穿插对白来表现茶农劳动的乐趣和热爱生活的愉快心理。其音乐采用宫廷流落民间的古典和当地的民间小调,音乐曲调节奏明快。
20世纪80年代,曾在解放初期和温七九一起对《采茶灯》进行改造的章翠英,先后赴台湾和马来西亚传授采茶灯,使采茶灯在台湾和马来西亚流传开来。
截至2013年,美山村里演采茶灯有两个队伍,老人一队,大多都超过80岁了,是传统的演法。新人有一队,都是三四十岁的年轻人,采用新的演法,除了化妆、头饰不一样外,唱法也不一样。能表演传统采茶灯的,只有美山村的八九位老艺人,面临的困境主要是老艺人年纪大,原始资料和道具遗存也都比较少。省级传承人中,只剩下黄淑霞一人。其他的老艺人,能够演茶公、茶婆的比较少。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也会逐渐遗忘表演程式。采茶灯的表演程式原本有五六十种,但现存的只剩下30多种。新罗区委宣传部在保护传统采茶灯的同时,发展现代采茶灯,让其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做适当简化,以更好地推广。新罗区的采茶灯表演队伍,进校园、进社区工作由新罗区文化馆具体承担,采茶灯还写进了乡土教材。
2014年,随着龙岩采茶灯申报国家级非遗成功,在民间也成立了村镇两级的采茶灯文艺队,招募年轻演员,表演采茶灯节目。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龙岩市新罗区龙岩采茶灯研究会获得“龙岩采茶灯”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龙岩采茶灯项目评估合格,龙岩市新罗区龙岩采茶灯研究会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早期的采茶灯由宗族中有威望的“大头家”设“灯馆”传授技艺,开馆之际,还杀猪宰羊。龙岩原始的采茶灯是由宗族中有威望的“大头家”搭头,物色天真活泼的孩童设立“灯馆”。同时几名“小头家”分别照料孩童,给红包,赐龙凤服装,头饰和鞋袜,授艺登场,村社竞赛。
2006年起,苏坂乡利用龙岩采茶灯这一民俗艺术载体,创新生育文化宣传平台:把美山小学改造成为龙岩采茶灯人口文化民俗园,作为辐射全乡、全区乃至影响全市的人口文化宣传阵地。在美山村成立美山村采茶灯表演剧团,在黄地等村、中小学校成立多支村级采茶灯表演队。剧团负责把生育文化的内容编成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的采茶灯歌舞,寓教于乐。利用“农民之家”网上平台把生育文化内容编成唱词、民谣、顺口溜、方言俗语融入采茶灯文化宣传网页。
2014年6月,苏坂镇成立了采茶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相关部门授权苏坂镇政府使用采茶灯商标,将苏坂镇特色农产品米粉、葛粉、蜜柚等与采茶灯相结合,强化采茶灯的品牌建设。
2015年8月6日,微电影《梦缘采茶灯》在采茶灯发源地新罗区苏坂镇美山村正式开机,剧情中以林家采茶灯传承人一家的日常生活为背景,讲述一个采茶灯的年轻继承人,对采茶灯从叛逆到接受并创新发展的转变历程,展现了新时代中采茶灯艺术传承与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