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4 20:42
里运河,中国京杭大运河江苏省段的中段,北接中运河,南过长江接江南运河,在里下河地区西侧,古称邗沟、漕渠、中渎水,俗名里河,因北至淮阴,南至扬州,故也称“淮扬运河”。北端自江苏省淮安市淮阴水利枢纽起,经淮阴区、淮安区、宝应县、高邮市、扬州市江都区、广陵区等地,由扬州市邗江区六圩入长江,长168公里。
里运河,在里下河地区西侧,京杭运河江苏河段的中段。古称邗沟、漕渠、中渎水,也名淮扬运河,俗名里河。北端自淮阴水利枢纽起,经淮安、宝应、高邮、扬州等地,由邗江县六圩入长江。长168公里。北与苏北灌溉总渠在淮安交汇,南在扬州市北穿过淮河入江水道,自古为苏中-苏北重要航道。
始建于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它南引长江水,中段利用武广湖(今邵伯湖)、陆阳湖、樊良湖(今高邮湖)水,东北出博芝湖(已淤平)和射阳湖;北段引射阳湖水到淮安县域以北的末口入淮河。是一条沟通长江、淮河交通的人工运河,河道弯曲。东汉建安初裁弯取直,自今高邮直达淮安。隋大业元年(605)沿建安故道重开邗沟150多公里,可自扬州直达淮安。宋绍熙五年(1194)筑西堤180公里,分开湖河。明初筑东堤,清康熙乾隆年间建归海五坝。
1950年后全面整治,堵闭归海五坝,加高培厚岸堤,改建和整顿闸洞,建淮安水利枢纽工程。1956年移建高邮至界首25.5公里东堤,1958~1961年河道裁弯取直、拓宽浚深;重建西堤,彻底分开河湖;开挖扬州市瓦窑铺至六圩航道,缩短扬州、镇江间航程;沿运河修建节制闸、船闸地下涵洞等配套工程。1980年后,兴建多项水利工程,提高航运能力,并作江水北调输水河道。
据《淮安市志》,里运河担负分泄淮河洪水入江,引用淮水灌溉;也是南北航运和南水北调的干线,最大流量约200立方米/秒。
据《高邮县志》1916年~1985年的水位数据,里运河高邮市段最高水位最大值出现在1928年8月15日,为9.46米,最小值出现在1926年9月9日,为5.63米;最低水位最小值出现在1933年11月18日,为3.10米,最大值出现在1946年12月31日,为6.91米;年平均值最大值为6.66(1979年),最小值为4.87(1933年)。
苏北灌溉总渠,为引淮水灌溉、分泄洪水和沟通东西航运的综合利用渠道。西起洪泽县高良涧,东经清浦区至淮安境内与里运河交汇,再东经阜宁、滨海、射阳县至扁担港入黄海,全长168公里,1951年11月2日开工,1953年5月10日竣工。挑筑灌溉总渠后,总渠、里运河、大运河两岸大片农田可引淮水灌溉,仅淮安市即发展自流灌溉80余万亩。在泄洪方面也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此外,灌溉总渠使洪泽湖,里运河与苏北滨海地区沟通,活跃了淮河下游的物资交流。
淮安大运河,为京杭大运河在淮安市区的分支,开挖后成为主要的运河航道。南起原运南节制闸,北过灌溉总渠与里运河分道,再西北至淮阴市区东南转向西至扬庄的二河东岸,西接中运河,全长17.96公里。1960年9月开工,当年竣工。为使大运河以西积水过运河东排,在开挖大运河的同时,兴建6孔、设计流量为130立方米/秒的扬庙穿运洞。大运河土方及扬庙穿运洞连同运南闸以南里运河整治工程,共投资655.6万元。
岔溪河,上段在平桥镇和七洞乡之间,下段横贯施河乡入绿草荡。该河系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挖。原河西接北溪河,东接横河,两岸多由此引水灌溉。建国后,于1951年冬~1952年春,将河头向西延伸至里运河边,并筑岔溪洞通运河,用以引水灌溉。下游向东延伸至绿草荡,并在横河东岸岔溪上建控制下泄流量的张河闸,成为排灌两用河流。其后,又连续加以治理。1953年,疏浚老河槽狭窄地段。1978年,平桥公社调集民工疏浚中游一段约3公里。1983年,全线整治,除河头2公里和1978年已疏浚的一段外,其余根据灌、排、航三结合要求,按十年一遇排涝标准拓宽浚深,下段结合加固圩堤。到1991年底,岔溪河全长23.17公里,排水面积包括七洞乡南部、溪河镇西南部、施河乡和平桥镇北部计72.7平方公里。干旱年份可由运河引水,并可用陆河闸拦蓄回归水,排灌效益显著。
白马湖穿运洞下游引河,系建国后为排泄运西积水而开挖。西起里运河东岸白马湖穿运洞河口,东至吴家塘入绿草荡,再东至小泾河口入射阳湖。流经淮安市平桥、施河、泾口、流均4乡、镇南侧,河南为宝应县。引河全长29.8公里,设计输水能力为25立方米/秒。该河除吴家塘以上一段系由下陶河老槽拓浚外,大部分系平地开挖。新开河槽多系硬土,土中含砂礓盘,施工困难。1960年开工,次年续建竣工。1970年,流均公社自小泾河口开新河3公里,使引河向东直通射阳湖,下游行水有所改善。
新河,在温山河西。旧名为护城河,河成于清代中叶。原河起自清浦区西北古文化寺,上通运河,下入白马湖。建国后,在三堡乡鸭洲被灌溉总渠切断,北段现在清浦区境内,南段在淮安市境内。淮安境内新河长18.25公里,原属排涝河,流域面积65.9平方公里。江水北调付诸实施后,部分江水由里运河入北运西闸,经白马湖、新河入淮安抽水站,新河又成为北调江水的引河。20多年来,根据排涝、引江要求,新河经过多次整治并进行涵闸配套。1963年,在入湖口建挡水闸,以防湖水倒灌;1972年,拓浚新河并裁湾取直,北首掉头向东接淮安抽水站进水引河,下游在老河槽东侧开掉尾河入白马湖,同时在入湖口建引水流量为150立方米/秒的镇湖节制闸;1979年,进一步浚深新河。并在下游老河槽挡水闸北增建闸首,改为船闸。
运西闸引河,为了开辟白马湖排水出路,1958年,由湖东北开挖引河,接南闸乡林南村运河西堤上的叶云洞,以利湖水伺机排入里运河。叶云洞后改建为北运西闸,引河即称为北运西闸引河。引河全长7.2公里。河底高程;西端3.0米,向东渐降至2.8米,河底宽50米。江水北调付诸实旌后,部分江水由北运西闸经引河、白马湖、新河至淮安抽水站,引河成为排涝、引江两用河流。
通扬运河,古代亦名邗沟、运盐河、南运河,清宣统元年(1909)改称通扬运河。此河贯穿南通和扬州之间,西段在扬州湾头镇与里运河相通,东南在南通市入江,全长154公里。是连接淮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一条东西行水道。始建于西汉文帝、景帝年间(前179—前141),历代逐渐向东南延伸,经海安、如皋而达南通市。海安以西是淮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界河;海安以南为里下河水系经由串场河南下入江的水道之一,是长江北侧东西行主要航道。
宝射河,西起宝应船闸与里运河相通,向东经望直港、牌楼庄、王家大桥、高夏至建湖县大黄土沟汇入黄沙港,是宝应县排水骨干河道和里下河腹部地区主要航道。全长38.36公里,河底宽15~30米,河底高程-1.5~--3.0米,流域面积284平方公里,排水流量40立方米/秒,达六级航道标准,可通行300~500吨船队。
潼河,西起里运河宝应地龙,向东经扬天庄、郭氏桥、挡子桥、董墩、苏金垛南、小范仑南,于兴化县桂庄北入郭正湖,通花粉荡、下官河,全长29公里,河底宽2~54米,河底高程0.5~-1.0米,流域面积176平方公里,为南片主要排水河道。
中港河,位于运西中港乡,东起大运河,西通宝应湖。是沟通大运河与宝应湖的航道,全长6.45公里,河底宽:船闸以东30米,以西10~15米;河底高程:船闸以东3.2米,以西2.0~4.0米。
北澄子河,古名运盐河,亦名闸河、东河。为高邮县运东主要骨干大河,西起高邮县城,与三阳河相交于三垛,东至河口,向东直通兴化南官河,全长33公里,在交通航运、排泄雨涝及引水灌溉方面作用极大。此河东通兴化,向西经盐河至高邮船闸,可通京杭大运河。北澄子河占地总面积4444.1亩(河道3457.9亩、公路510.5亩、堤坝475.7亩),其中水面2938亩。
子婴河,西起子婴闸,东至临泽。1975年新开13公里子婴干渠,恢复子婴河为交通排水河道。同时废弃冯家湾以下至大李庄的老子婴河段。1976年冬又从冯家湾起,向东新开子婴河下段,名为缶川河,长10公里。子婴河占地总面积497.4亩(河道305.3亩,堤坝192.1亩),其中水面157亩。
大众港,东岸支流,长3.25公里,为扬州市郊区与邗江区境霍桥乡界河;
送水河,东岸支流,长3.74公里,自施桥翻水站通向旋桥船闸上游。
横沟河,西岸支流,长4.21公里,为扬州市郊区与邗江区境施桥镇界河;
施桥支港,西岸支流,长4公里,北起横沟河,南讫施桥船闸下游;
施桥港,西岸支流,长4.58公里,西起扬子洞,东讫旋桥镇I邗江河,长5.65公里,1960年开挖,东起六圩集镇,西讫东八里电排站。
盐邵河,是里下河的引排骨干河道和主要交通航道。该河东北起于盐城市,西南止于邵伯镇,由大泾沟,淤溪河和斜丰港三条河道连贯而成。
苏北运河,始凿于春秋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伐齐,于邗城下穿沟,引汉水注樊良湖(后演变为高邮湖),东北出博芝湖、射阳湖,又西北至末口(淮安北)入淮,称邗沟,汉时称渠水,又称中渎水。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邗沟淤隔,广陵太守陈登改凿邗沟西道,利用原扬州至樊良湖一段故道,穿渠向北至津湖(即界首湖),再北更凿马濑(即白马湖),百里渡湖,直达末口入淮,为里运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历史上对邢沟运道的首次改造。
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年),邢沟南段,江都滨江水口因沙洲淤涨,江势南趋,造成水口堙塞,江都水断,航运不通,为引水通航,遂改道向西,自仪征(古名扬子县、真州)引江水入欧阳埭,开河里至广陵(即扬州)城,与邢沟相接,为仪扬运河之前身。
兴宁(363~365年)时,邗沟西道津湖一段,风大浪急,行舟不便,乃沿湖东岸穿渠20里入北口,行者不复由湖。
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为兴兵伐陈,开山阳渎,多取邗沟东道途经茱英湾(即湾头)至宜陵镇,过樊汊(即樊川)入高邮、宝应达射阳湖,斜向西北至山阳(淮安)入淮。
隋炀帝即位后,大规模兴工,开通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大业元年(605年),发河南道丁夫50余万开通济渠,引谷、洛之水达于河,引河水达汴后,再入泗入淮。又发淮南丁夫10余万,重开邗沟,略循建安故道,北经白马湖拓宽改直。大业元年八月、六年三月、十二年七月,隋炀帝3次巡游江都,所乘龙舟长200尺、阔50尺、高45尺,随行大小船只4700余艘,足见运道的宽广。
唐代,对苏北大运河疏浚整修,作了一系列的改善。太极元年(712年)魏景清开临淮直河,引淮水至黄土岗以通扬州;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润州刺史齐浣开伊娄河,自扬子桥直通瓜洲渡口,长25里,并设斗门调节水位,使船行便捷;兴元初年(784年),淮南节度使杜亚“浚渠蜀冈,疏勾城湖、爱敬陂,起堤贯城,以通大舟”,称合渎渠。由于蜀冈一带地势较高,潜渠卑下,不能居水,元和三年(808年),淮南节度使李吉甫又在高邮境内筑平津堰,“以泄有余,防不足”。
宋代对邢沟一线(楚扬运河)的治理,颇多建树,特别是易堰为闸、设置复式船闸、开航道工程的创举。雍熙年间(984—987年),为避山阳湾一段险流,乔维岳继转运使刘蟠之议,开沙河(又名西河)自淮阴磨盘口至末口,平行于山阳湾至楚州(淮安),并创二斗门于西河第三堰,有上、下两个可升降的平板闸门,更利运舟往来;天圣四年(1206年)修建运河入淮口的北神闸;天圣七年建成邵伯船闸;熙宁四年(1071年),为避长淮之险,发运使皮公弼开浚洪泽渠49里,自古洪泽至磨盘口;元丰六年(1083年),由发运使蒋之奇建议,都水监垂陈佑甫规划施行,开龟山运河57里,阔15丈、深1.5丈,自洪泽至吁胎龟山的蛇浦达于淮。至此,淮安至吁胎的淮河航道全部为人工开挖的运河所取代。
元代建都大都(北京),为改造南北大运河迂回绕道,建立南北直通运道,重点修凿北方运河,使大都(北京)通往杭州3700余里的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其后在行海运同时,为解决南北大运河通运不畅问题,又多次进行整治。延佑五年(1318年),修治江北运河482里。
明代在沿袭元代大运河路线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扩建和改造。明代以前,淮扬运河多为湖道,曲折多弯,风急浪险。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根据宝应老人柏丛桂“运湖分隔”的建议,自宝应槐楼南至界首,就宝应湖东开渠40里。永乐十三年(1415年),陈暄主持循沙河故道开清江浦,自淮安城西管家湖至清江(清江市淮阴县城)城西鸭陈口达于淮,长40里。
宣德七年(1432年),又增筑高邮湖堤,开凿高邮运渠40里。弘治三年(1490年),因高邮新开湖、璧社湖风涛大,舟行多险,治河侍郎白昂用郎中吴瑞等言,开复河于湖堤之东,南起杭家嘴,北至张家镇,长30余里,广10丈,深1丈有余,首尾建闸与湖相通,两岸壅土为堤,东岸砌减水闸四、涵洞一,以减湖水异涨,工成,名康济河。嘉靖年间(1522~1566年),黄河水患集中在徐州附近,为避免黄河冲淤之害,嘉靖七年、四十四年先后开辟南阳新河(亦称夏镇新河),自留城(沛县境)向北,经马家桥、西柳庄、满家桥、夏镇、扬庄、珠梅、利建七闸,至南阳闸与旧运河会合。万历五年(1577年),总河潘季驯砌宝应八浅石堤85.5丈,修复淮安新旧闸坝;次年,迁通济阿于淮阴甘罗城东,以纳淮水。万历十二年,漕抚王建瞻于范光(宝应)湖东,自宝应南门外开越河36里,至新镇三官庙,名弘(宏)济河。万历十六年,总河潘季驯又自弘济河北,开河20里至黄浦。万历二十八年,总河刘东星先后在界首湖东侧,自高邮康济河北,开越河10里余,添筑东堤一道,与宝应柏氏渠相接;又在邵伯湖东侧,自邵伯镇开越河18里至露筋镇,添筑东堤一道。自此,淮扬运道除局部河段外,基本上实现了湖运分立,形成了里运河的格局。
万历三十二年,总河李化龙自夏镇(微山)南开凿泇河,引昭阳湖水,东南沿彭河至韩庄,东出经台儿庄,至邳州直河口(皂河集西)与黄河相接,移原位于沛县、徐州入黄河的西道于微山湖以东,以避开徐州、吕梁二洪风险,缩短了航程,时称东运河,后称中运河。
清代,黄、淮决溢频繁,为避黄治淮通运,更不断兴工治运。顺治八年(1651年)、十八年先后两次疏浚淮扬运河。康熙六年(1667年),江都运河露筋庙堤决,次年崇湾堤又决。康熙十年,黄水灌清口,天妃闸淤。是年秋,大挑河道,复建福兴闸于天妃、清江两闸之间,启一闭二,递互灌输。康熙十七年,河督靳辅疏淮扬运河,筑高两岸,塞决口32处,于高邮湖中绕筑新堤二道,堤间挖河,名永安河。康熙十九年,靳辅因骆马湖辽阔水浅,纤缆无所施,运舟泥泞不得前,遂开宿迁皂河40里,上接窑湾泇口,下达黄河。
康熙二十五年,又因运道经黄河风涛险恶,开中河180里,上自张庄运口,经骆马湖口,历宿迁、桃源(泗阳)至清河(淮阴仲家庄)入黄淮交汇处的清口,使运河完全摆脱黄河。康熙三十八年,河督于成龙因中河南逼黄河(泗河故道)难以筑堤,将北岸改为南岸,另筑北岸,又自桃源盛家道口至清河,弃中河下段,改道另凿60里,名新中河。康熙三十九年,河督张鹏翮鉴于新中河弯曲浅狭,乃于三义坝筑拦河堤一道,合旧中河上截与新中河下截为一河,又塞邵伯更楼决口,向西绕挑越河,即邵伯镇南一段之运河。康熙四十二年,因仲庄闸直对清口,清水出口,避溜南趋,有碍运行,又在陶庄闸下挑一引河,移仲庄运口于扬庄。至此,除黄、淮、运交汇处外,漕船不再借黄行运。
康熙五十五年,挑扬庄越河通漕,扬庄闸遂废。乾隆三年(1738年),高斌移天妃运口于上游旧口之南75丈,与三汉河接。为应付黄、淮溃决,清代采取“寓浚于筑”的办法,在里运河、洪泽湖不断坚筑堤防,修建闸坝,特别对沿高宝湖险要地段大堤,均以砖石固护堤身,以御洪水冲击。乾隆年间,在堤前抛筑碎石坦坡,以防风浪淘刷堤脚,维护河道通运。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北徙,于山东张秋横穿运河,下夺大清河至利津附近注入渤海,结束了黄河夺淮长达600余年的干扰,但因张秋南北河段淤阻,以致京杭运河南北不通,闸坝废弛,堤岸圮毁,苏北运河也日趋淤塞。光绪四年至七年(1878—1881年)曾大修扬属运河。光绪二十七年,潜粮改征折色,历经千余年由大运河官运的漕粮运输至此结束。
民国20年(1931年)导淮工程计划中,曾计划改良长江到黄河之间的运河,废除旧闸,在邵伯、淮阴、刘老涧、河定闸、得胜闸、丛家口、蒋家沟处建立新式船闸,修成一条新式运河,通过载重900吨的船只。在民国25年完成了邵伯、淮阴、刘老涧3座船闸后,因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其余工程均未能实施。京杭运河苏北段历经沧桑,至1949年因堤岸坍塌,河身淤塞,弯曲、浅狭,中运河仅能通行一二十吨的木船,涨水期间,宿迁、淮阴之间可通行吃水浅的小轮船。里运河中常水位时,亦仅通行三四十吨的木船和吃水1~1.5米的小轮船。
建国后,1950年冬苏北行署组织泗阳、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江都等县民工31.7万人,重点抢修里运河、中运河险段,加固堤防,疏浚航道,堵闭归江坝,修理归海新坝,整修涵闸等,完成东堤土方653万立方米,做堤工19段、长17米,块石护坡16段、1739.59立方米,使里运河东堤堤顶高程达9.5~10米,顶宽4~5米。苏北航务局及淮阴航务办事处还组织船民、船工在里运河清除航障,拔除木桩,挖除土坝,打捞沉船、沉石、城砖等。1956年11月至1957年7月,扬州专区先后动员民工12万人,累计用工18.9万个工日,在高邮县界首至四里铺段,结合移建运河东堤,整治航道25.5公里,共完成土方2027.5万立方米,东西两堤砌筑块石护坡6万立方米。
1957年11月,中运河东堤退建工程开工,自邳县城河口南至窑湾全长25.27公里,其中城河口至运河仓库段东堤退建400米,庄楼至剑秋涵洞段裁直,堤线退建100~700米,涵洞至老沂河口加修老堤,12月31日完工,共完成土方193.55万立方米。1958年兴建骆马湖宿迁水利控制工程时,投资500万元,建成长210米、宽15米、门槛水深3.2米,设计年船舶通过能力为1700万吨的宿迁船闸1座。
1958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提出系统整治京杭运河的建设任务和“统一规划,综合利用,分期建设,保证重点,依靠地方,依靠群众”的治理方针。为使徐州地区大量煤炭南运,支援经济建设,“二五”计划期间,国家决定将京杭运河苏北段(徐扬段)列为一期扩建工程。8月召开施工会议,10月全线动工。京杭运河苏北段扩建工程,自徐州蔺家坝至扬州六圩(称京杭运河徐扬段)入长江,全长404公里,按底宽70米,最低通航水深不小于4米,弯道半径800米,一般边坡1:3,船闸长230米、宽20米,通航2艘x2000吨一列式顶推船队的要求规划设计,主要工程有航道整治、船闸建设、桥梁建设、港口建设、地涵工程以及排灌、防洪等工程。
扬庄至淮安扬庙段:由淮阴组织10万民工,按国家二级航道标准(底宽60~70米,水深4米)施工,自淮阴中码头喇叭口,过淮阴船闸直线向东,至费跳(马圩),再折向东南至扬庙,新开航道17.5公里,砌筑护坡20余公里,新航道在扬庙与老河道及苏北灌溉总渠交汇,较老河道缩短航程约5公里。原淮阴老运河河道自淮阴小船闸起穿清江市内,经淮安市至苏北灌溉总渠口,长24.5公里,仍保留作为连结市区的航道,发挥为城市服务的作用。
扬庙至高邮界首段:在原河道西堤外,新开航道,底宽45米,水深3.7米,惟残留在淮安至高邮界首间的老西堤未及切除,形成一段“中埂”。
界首至高邮运西船闸口段:1956~1957年移东堤时,已按底宽70米,水深4米拓浚航道,惟其中高邮临城河段仅宽30~45米,未及拓浚。
高邮至邵伯段:采用移西堤结合开挖新航道,基本达到宽70米,水深4米的标准。
邵伯至六抒段:均达底宽60米,水深4米,其中为绕开扬州城区,自湾头瓦窑铺至六圩都天庙新开航道17公里与长江相接,工程于1961年10月完工。
1981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视察京杭运河,作了充分利用水运,继续整治和利用京杭运河,以分流北煤南运,减轻津浦铁路压力的指示。9月,交通部向国务院报送(京杭运河(济宁至杭州)续建工程计划任务书)和《京杭运河(济宁至杭州)续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报告》。1982年3月1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报经国务院批准,下达对《京杭运河(济宁至杭州)续建工程计划任务书》的批复。“六五”期间,为发挥徐扬段运输潜力,增加煤炭运输,首先集中力量,按照二级航道标准,拓浚航道,切除前期工程残留的里运河中埂,扩浚不牢河坍淤河段;增做补水工程;加建复线船闸等。“七五”期间,完成全线复线船阿、桥梁工程,以及改、扩建煤港、船厂,新建铁路、电讯等主体配套工程,使苏北段运河运煤能力再增加500万吨,单向通过能力达到3000万吨。
京杭运河徐扬段续建工程从1982年冬提办项目开始施工建设,1988年底完成建设任务。
扬州市段东移,1958~1961年河道裁弯取直、拓宽浚深;重建西堤,彻底分开河湖;开挖扬州市瓦窑铺至六圩航道,缩短扬州、镇江间航程;沿运河修建节制闸、船闸地下涵洞等配套工程。1980年后,兴建多项水利工程,提高航运能力,并作江水北调输水河道。
1958年秋,为解决北煤南运铁路运力不足,重点整治大运河苏北段。县境瓦窑铺以南若仍循市区旧线,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且房屋拆迁量大,故将新河线向东推移2公里,即自瓦窑铺以南新辟河道,改道由六圩都天庙出江。
由瓦窑铺至都天庙出江为南段工程,时全长19.6公里(因长江坍岸,2000年代长18.7公里),全部平地开河。由江都、扬州(邗江)、仪征、泰州、靖江、兴化、泰兴7县市的常备民工5万人于1959年10月正式开工,至1960年底全部竣工,完成总土方1680.7万立方米。此段航道河底高程:施桥船闸以上为负0.5米,以下为负3.6米。航道河底宽均为60米,边坡坡比1:5。其中瓦窑铺以南1.86公里为重粘土,河底宽改为70米,边坡坡比1:3。河面宽130~160米。常年水位:施桥船闸上4~4.5米,同邵伯湖;船闸下为1~3米,同长江。
京杭运河徐扬段除解台、刘山2座船闸缓建复线船闸外,自北而南在原建皂河、宿迁、刘老涧、洒阳、淮阴、淮安、邵伯、施桥船闸附近,按照闸室长230米,宽23米,门槛水深5米的统一尺度,兴建复线船闸8座,设计年船舶通过能力约为2100万吨,以上船闸于1982~1986年先后开工,至1987年底以前,已有宿迁、刘老涧、淮阴、淮安、邵伯5座复线船闸竣工。另有运河两岸高邮运东、运西(珠湖)2座船闸,亦先后于1984年9月、1985年12月竣工。
1983年后,宝应大桥、淮阴(一号)大桥、淮安(黄码)大桥先后开工,至1987年,共完成土方工程量21.17万立方米,砌石5728立方米,浇灌混凝土13206立方米,宝应大桥于1986年9月底完工。
淮安港,淮安港作为江苏省重要内河港口之一,分为淮安市区港区、淮阴港区、淮安港区、涟水港区、盱眙港区、洪泽港区和金湖港区等7个港区,规划港口岸线97110米。其中:已开发利用22410米、规划利用48830米、规划预留25870米。
淮阴港(区),前身为秦代在泗口南岸(今码头镇)设淮阴县治,明开凿清江浦,清代成清江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清江港在里运河北岸有铜元局码头。1987年,淮阴港码头总延长9282米,泊位298个,最大靠泊能力1000吨级。货物吞吐量368.74万吨,旅客吞吐量3.2万人次。进出港主要货物中,矿建材料占31.39%,煤炭占23.54%,石油占17.9%,粮食占7.2%,钢铁占3.33%,木材占2.82%,非金属矿石占1.61%,化肥及农药占1.4%,盐占0.92%。
高邮港(区)。码头主要分布在京杭运河东岸临城段和县城东郊、北郊。1975年,全县共有专业码头10座,泊岸长814米,卸货场地5004平方米。1976年8月,高邮成立港务管理处。至1984年,县城东北郊建成新河(140米X9米)、老木材库(30米X10米)、城北下河码头(20米X12米)等3座;运河东岸临城段建成通湖(14米X13.5米)、庙巷(270米X12米)、御马头(8米X10.5米)、水泥厂码头(80米X10米)等4座。当年泊岸总长1142米,港口总面积13703平方米。1985年8月,在运河东岸,建成城南琵琶洞(143米X 55米)、北门(200米X15米)2座码头。
宝应港(县城港),位于宝应县城所在地,为县内港口中心,全县的煤炭、石油、化肥、水泥、木材、钢材等物资大部分由此中转和集散。以京杭运河、盐宝线、中港河、金宝航线为进出口主要航道。港区范围:东至中沟河东岸、西至运西中港、南至白田铺、北至大兴洞,共有客货码头32座,总长4776米,靠泊能力30~2000吨级,设计综合通过能力227万吨。其主要码头有西门码头、南门码头、运河轮船码头,内河轮船码头、内河货运码头、化肥厂码头、磷肥厂码头、煤炭库码头、建材砂石库码头等。港口年均吞吐量为70万吨左右,1989年实际为62.47万吨。
扬州港,位于邗江区内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该港口系公铁水联运码头,岸线总长1650米,港口面积113.33公顷,有2000吨泊位4个、1000吨泊位6个、集装箱专用码头2个,规划年吞吐量820万吨。纵贯区境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历来为水上南北交通重要航道,经济便捷。
京杭大运河始凿于春秋,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开挖江都至淮安全长185公里的邗沟,联接江淮,以利攻齐;当时这些运河以军用为主,运物为辅。
经历代开发扩展,特别是隋炀帝因南下扬州,大力沟通运河,他在东汉陈登开凿邗沟西道的基础上取直拓宽,名为山阳渎,即里运河的前身。后再经元、明两代大规模整治与改建而成,距今已有2400的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唐代中叶,全国经济中心已转移到江南,大运河是联系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是南北物资交流的大动脉,对发展江苏经济起重要作用。太湖地区是全国重要粮食基地,唐、宋、元、明、清每年转运漕粮400~800万石,分别运往长安、汴梁、大都等地,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宣告漕粮改征折色(即银两),延续达1000多年之久。
江南是唐代经济的命脉。地处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扬州,汇集江淮的盐、茶、粮和手工业品等,再转运到关中和北方各地。扬州也是国际交通重要港,经济发达居全国之首。
宋代对江苏境内的大运河进行逐步整治,如筑高邮新开湖长堤、开扬州古河、凿洪泽渠、疏浚真(仪征)楚(淮安)运河等,维护大运河的畅通,确保南粮北运。南宋时期江南运河成为江浙之间主要运输大动脉,经常疏浚拓宽。
元代因黄河夺淮,不少河段阻塞,从元世祖中统二年至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61~1293)先后疏浚北方的中都洄漕河、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通州运粮河等,大运河得以贯通。
明永乐十八年(14扔)迁都北京,为保证潜运与南北交通,大力疏浚大运河,先后疏浚江都瓜洲至淮安河道、沙河故道和淮安五坝,修筑高邮、宝应、白马等湖长堤,开清江浦河道和扬州白塔河等,使运河畅通无阻。
清代继续整治南北大运河,既运槽粮又运兵,以加强封建统治。江苏境内治河的重点是保护里运河的堤防和培修洪泽湖大堤等。但咸丰五年(1855)和同治十二年(1873)先后二次黄河决口,太平天国军起义,战火遍地,漕运一度中断。光绪年间虽经整治,但好景不常,更兼淮河无出路,内涝无法外泄,灾害十分严重,运输量很小。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日商乘机发展轮运业,基本垄断江苏内河航运。
民国期间内优外患,战乱不断,天灾人祸,无法使运河全线通航。民国年(1931)特大水灾,运河决达26处,淮河流域一片汪洋。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为阻止日军西进,于民国27年决花园口黄河大堤,造成黄河夺淮,使里下河等地区遭受重大灾难,水上航运除江南运河外基本中断。
《天津条约》后南京被辟为商埠,日、英、美等国商人相继在此开设轮船公司,开展内河航运。光绪十年中日甲午战争,日商乘机发展轮运业,基本垄断江苏内河航运。民国年江苏内河客运轮船公司达24家。抗日战争期间内河航道业遭到日军的严重破坏,已非昔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了运输能力,江苏大力发展河运,疏浚通航河道,兴建港口、码头,大大提高。京杭运河徐扬段(含中运河、里运河)经过1950年代至1980年代末的一期扩建和二期续建工程,已成为一条现代化、多功能的渠化河道,是以航运为主、综合经济效益良好的南北水运大动脉。1985年,交通部和江苏省组织500匹马力拖轮拖带3艘千吨级甲板驳和500匹马力顶推轮顶推2艘千吨级分节驳,从淮阴至双楼港空载试航210公里,又从双楼港满载煤炭至六圩,试航372公里,顺利通过新拓的不牢河段、淮泗段和里运河,从而具备行驶千吨级船队、新增北煤南运1000万吨的运输能力。据1987年统计,水运密集的淮阴船闸年船舶通过量为51.17万艘、3253万总吨,其中重载为1834.56万吨,1987年北煤南运量已达880万吨,比1982年增加105%。
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是一项扎根长江、实现江淮沂沭泗统一调度、综合治理、综合利用工程。工程体系始建于1960年代,抽引江水规模达400立方米/秒。通过由南至北布置的9个梯级泵站及总长404公里干线输水河道,工程可覆盖保障苏中、苏北7市50县(市、区)、6.3万平方公里、4500万亩耕地、4000万人口,向北最远可送水至徐州丰沛地区,向东北最远可补水至连云港石梁河水库。
江水北调工程以江都站为起点、京杭运河(里运河、中运河)为输水骨干河道,经过洪泽湖、骆马湖调蓄,可将江水送到南四湖下级湖,沿途已建成江都、淮安、淮阴、泗阳、刘老涧、皂河、刘山、解台、沿湖等9级抽水泵站。
南水北调三条调水线路中,东线与大运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利用大运河作为输水河道。在历次南水北调东线规划中,都将发展京杭运河的内河航运作为东线工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济宁以南的调水线路都利用大运河作为调水河道,即借河调水,济宁以北的调水线路也尽量结合大运河或恢复大运河(黄河以北聊城段),航运是借水行舟。
具体线路是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利用里运河、三阳河、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江水道双线送水至洪泽湖;洪泽湖至骆马胡段,利用中运河和徐洪河双线输水;骆马湖至南四湖,由中运河输水至大王庙后,利用韩庄运河和不牢河两路送水至南四湖下级湖。南四湖内利用湖内航道银河行洪深槽输水;出南四湖利用梁济运河输水至邓楼,接东平湖新湖区内扩挖的柳长河输水至东平湖老湖区。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遂洞穿过黄河后经小运河进入南运河,自流到天津,输水主干线全长1156公里,其中黄河以南646公里,穿黄段17公里,黄河以北493公里;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全长701公里。
大运河因南水北调增加了新的功能,东线一期工程的实施给大运河增加了水量、输进了新的血液;治污和截污导流使大运河成为清水廊道;工程建设对文物保护和抢救,对航道进行了整治,为大运河的保护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淮河入江水道,在江苏省西部洪泽湖下游。清康熙四十五年(1707)于周桥以南的五坝开了三条引河,并筑六道河堤,时称“三河六堆”。嘉庆十八年(1814)在今三河闸处开挖仁、义、礼三条引河(即新三河),洪水遂经新三河入宝应湖。出湖后汊流多而曲折,北达白马湖,南入高邮湖和邵伯湖,经江都六闸入里运河,再出金湾河、凤凰河、太平河等五河,由芒稻河、廖家沟南下,至三江营入长江。汛期常溃堤东侵,为害严重。1956年,兴建白马湖隔堤,以防水害,实现河湖分开。但是里运河仍然承担分泄淮河洪水入江部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