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1 21:02
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敌手,无可柰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
第一柄剑长四尺,锋利无比,剑下石片下写着:「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第二片石片上没有剑,下面写着:「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悔恨无已,乃弃之深谷。」
剑魔独孤求败的第三把武器:「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外表黑黝,剑身深黑之中隐隐透出红光,三尺多长,共重八八六十四斤,两边剑锋都是钝口,剑尖圆圆的似是个半球。
第四个阶段才是渐入化境,第四柄木剑,石片上文字道:「四十岁之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进,渐入无剑胜有剑之境。」
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重剑无锋是剑走偏锋的对立面。也是剑走偏锋的下一个阶段。剑走偏锋说的是在与对手实力有差距的时候,更多注重的是技巧。而重剑指的是相对的绝对实力,在与对手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无需任何技巧。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其实是一种古代中国由来已久的哲学思想,有老子等的道家精神的遗风。与“大智若愚”,“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等有异曲同工之妙。
“重剑无锋”指的是笨重的、没有锋刃、很重的剑,即使它没有开刃,并不锋利,但是使用它的人有极大的力量,也是可以有极大的杀伤力。不管是金庸还是古龙的小说都会经常提及,这一剑出手的时间方位快慢都恰到好处。这就是剑法的精诣。和刀法的凌厉是不一样的。而重剑难以把速度和准确提高到那种程度,因为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技巧,一种力量的体现,一剑重剑过去,虽然没什么精妙的速度,但是却有着不能不挡却又挡无可挡的力量。这就是大巧,超乎了准确速度等小技巧的高级剑法,更多的也是一种剑道。
“大巧不工”指的是没有经过精心打造,让其自然。比喻:大智慧实际上并不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灵巧的设计,计算。其实所指的道理就是顺其自然,和返璞归真的意思相近,即要注重基本功夫的培养,不要光注重表面上的文章。
依据老子的哲学观点。意为真正灵巧优美的东西应是不作修饰的。语自《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里老子以“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分析了巧与拙的辩证关系。认为真正的巧不在于违背自然的规律去卖弄自己的聪明,而在于处处顺应自然的规律,在这种顺应中,使自己的目的自然而然地得到实现。老子提出的“大巧若拙”虽本意不在审美,而在说明“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但它却恰恰说出了一切高度成功的艺术创作所具有的特征。任何杰出的艺术作品都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高度统一。在老子提出“大巧若拙”之后,巧拙的辩证关系问题逐渐成为中国美学经常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