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财经学院

更新时间:2024-07-11 14:30

重庆财经学院(Chongqing Finance and Economic College)位于重庆市,由重庆鸥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办,是非营利性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是重庆市第二批整体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新金融智慧学习工场(2020)项目首批试点院校。

办学历史

2001年,重庆商学院融智学院由重庆商学院申报成立并于当年招生,2001-2004级学生均在重庆工商大学五公里校区就读。

2002年,重庆商学院与渝州大学合并为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商学院融智学院随之更名为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2003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

2005级开始,学生入学就读于沙坪坝区井口镇先锋街校区(原重庆工商大学C区)。

2011年,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同年,经济系成立。

2015年,学校整体搬迁入驻巴南新校区(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尚文大道906号)。

2016年10月,学校下设各系改名为学院;11月,获批为重庆市第二批整体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

2018年9月,入选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新金融智慧学习工场(2020)项目首批试点院校。

2020年12月,教育部同意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转设为重庆财经学院,同时撤销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的建制。

2021年1月,学校举行重庆财经学院揭牌仪式。

2021年9月,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9月,学校设有11个教学单位,开办43个全日制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专任教师690余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580余人,占总数84%以上;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220余人,占总数的32%以上。学校柔性引进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20余人;自主培养重庆英才名家名师、巴渝学者青年学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高端会计人才等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20余人;1人获评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2人获评重庆市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1人获评重庆市优秀辅导员。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重庆市高等学校“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金融学科。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9月,有2个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是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项目;5个专业是重庆市特色专业;金融学学科专业群(包含金融学、经济学、信用管理、保险学、投资学)是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25门、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建有学生创业实训孵化基地,已入住学生团队项目74个,师生共创项目18个,参与学生1000余人,已孵化公司23家。近年来,学校在创新创业相关赛事中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共计84项,其中包括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市级银奖、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铜奖、第四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三等奖等。

截至2023年9月,学校共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9月,学校先后与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捷克、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马里、贝宁和新西兰等17个国家的3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设直通西班牙公立大学本硕连读项目、法国高商精英本硕连读项目及多个海外知名高校的研习、实习及交换生项目。此外,学校还开设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特许金融分析师(CFA)以及注册管理会计师(CMA)3个财经类国际项目班。

2023年5月,学校与西班牙拉科鲁尼亚大学合作举办工业工程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是首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为学校国际化办学的里程碑。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重庆市重点实验室1个(信息技术类)、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点实验室1个、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重庆市人工智能科普基地1个、重庆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研究培育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科技创新研究群体1个、与大型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5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9月,学校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全国教科规划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超200余项;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180余项,科研经费达24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全球高被引论文2篇;出版学术专著60余部;授权专利30余项;授权软件著作权40余项。

学术资源

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有馆藏纸质图书111.89万册,中外文纸质报刊400余种(印刷本),中外文电子图书近40万余册。引入了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重庆高校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超星图书、名师讲坛、万方期刊数据库、一带一路数据库、就业创业数据库、口语伙伴平台、51CTO数据库等)、《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国外期刊数据库、国家社科文献中心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等数据库。还有20余个数据库正在试用。

《融智》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财经学院主办、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批准,面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免费赠阅的学术型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设有党建思政、产教融合、管理案例、高教争鸣、理论前沿、区域发展、社会治理、行业服务、人文天地等栏目。

办学目标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做产教融合先锋,建新型财经名校”的办学愿景,遵循“夯实基础、以人为本,融合产教、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践行“明德、健体、博学、笃行”校训,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和产教融合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而努力。

办学特色

在20年的办学中,学校积淀形成了新财经集聚发展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两大特色。

新财经特色:在传统优势学科领域重点打造以金融科技为引领的新金融专业群,以智能会计为支撑的数智财税专业群、以国际供应链为抓手的现代物流专业群;在新工科领域加快构建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软件服务外包专业群和人工智能应用专业群,积极培育以会展和新媒体融合的文化创意专业群、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智慧城市管理专业群,通过相关专业调整、优化与升级,面向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和区域发展,构建七大特色专业群,为重庆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产教融合特色:学校充分利用体制机制的灵活性,探索出校企共建“教学项目、订单班、专业、产业学院和产业园”等合作办学新机制,形成“五维递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将强力推进校地合作,实现学校与区域发展的深度融合,继续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组织结构

创新创业

学校把产业需求侧对人才支撑、技术支撑、文化支撑和思想支撑的需求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着力点,打造了系统化、全过程、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践训练体系。建有“四平台两基地一中心”的特色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开放了共享、共治、互助的学生创新创业一站式综合科创服务平台。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中,学校成为重庆市教委和重庆市科技局“众创空间”的双授牌单位、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首批会员单位。累计入驻学生团队项目87个,师生共创项目42个,参与学生6600余人,目前已孵化公司29家,并打造了多项具有地区影响力、社会服务性的校政合作社会治理典型项目、技术振农典型项目、前沿探索典型项目、乡村振兴项目,其中社会治理典型项目截至目前已为34所学校提供专业服务,获得多位政府部门领导人认可与16所高校推荐,受到学习强国、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报道245次。

近年来,学校在创新创业相关赛事中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共计171项,其中包括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市级金奖、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市级银奖、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铜奖、第四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三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市特等奖等。

产教融合

学校与誉存科技、重庆直通国际物流和信永中和会计事务所等百余家企业,与重庆市多个区县相关政府部门,与重庆市进出口商会、重庆市会计师协会和重庆市信用建设促进会等多个行业协会,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多个高校在渝校友会等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体制机制的灵活性,探索校企共建“教学项目、订单班、专业、产业学院和产业园”等合作办学新机制,形成“五维递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分别与企业合作开办了开源会计卓越人才班、跨境电商人才孵化班、直通英才班、信永中和审计卓越人才班、德勤班、融创物业管理定向班、华宇菁英班等多种订单班。

学校在校企共建专业基础上,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先后建立讯飞人工智能学院、中软国际大数据现代产业学院2个产业学院,积极发展新工科。通过新工科的建设赋能传统商科的改造升级,先后建立中新金融科技现代产业学院(首批市级示范性产业学院)、中新国际贸易与供应链产业学院(中新互联互通重点项目)、用友新道智能会计产业学院(全市首个智能会计产业学院)3个现代产业学院,努力打造重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标杆,力争实现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的新突破。充分融合新加坡在金融、现代物流等领域的资源,发挥好科大讯飞、用友新道等世界100强企业的引领作用,面向重庆对大数据智能化、数字经济和新金融、智能会计、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等领域的需求,培养大批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特别发挥举办方旗下新鸥鹏科教城的资源优势建设产教融合实验园,加速优质企业链在产业园的有效集聚,实现了从基地在外到基地自建、从校企隔离到引企入校、引园入校的根本性转变。

党建团建

学校建立了党建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党建与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改革相融合、党建与全员育人相融合的工作机制。学校党委在2012年获得重庆市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0年被重庆市教委指派为重庆市巴南区和大渡口区高校思政课手拉手共建组长单位。

学校坚持发挥党建带团建作用,成立了大学生党员服务站,加强学生组织、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学校财富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被评为“全国样板支部”创建单位、学校团支部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活力团支部”、学校团委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团委被评为“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

人才培养

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2万余人。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各类重大赛事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520余项,全国奖项150余项。

近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0%以上。毕业生顺利签约全国各大银行、证券公司、党政机关等大型企事业单位。此外,部分毕业生成功考取了伦敦大学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曼彻斯彻大学、悉尼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生。

信息化建设

学校大力发展信息化与智慧校园建设,校园网已实现双线路万兆骨干、千兆到桌面终端,并全面支持IPv6访问,有线网络信息点达1.7万个,无线网络信号在重点区域达到全覆盖。校园网分别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教育网连接,出口带宽总量达10Gbps。

学校建成了由统一身份认证及访问控制、一站式业务服务门户与办事大厅、主数据仓库与数据中心构成的智慧校园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集成应用了各类业务信息系统。学校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着力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手段支撑教育教学改革。学校部署了由学堂云网络教学平台、雨课堂智慧课堂系统、智能互联黑板系统组成的智慧教学平台项目,实现了极大区别于传统教学组织形态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

学校先后获评“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和“重庆市首批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多次承办各类教育信息化研讨会并接待其他高校来我校学习交流信息化建设经验。

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中间呈现双峰形态,下方是波浪形,寓意学校位于山城重庆和长江之滨。中心是一本打开的书,托着象征财经的刀币图案,显示学校财经的特色。

校训

明德 健体 博学 笃行

校歌

现任领导

优秀校友

所获荣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