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0 16:24
《重阳日荆州作》是晚唐诗人吴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诗人投荒寄居荆南的感慨;颔联写诗人重阳饮酒赏菊的情景;颈联写诗人的心境,道出对亲友的怀念、国事的忧虑;尾联表达了自己的无可奈何,暗示了唐王朝的衰败。此诗用词语言朴实,对仗工整,寓意含蓄深刻,耐人寻味。
重阳日荆州作①
万里投荒已自哀②,高秋寓目更徘徊③。
浊醪任冷难辞醉④,黄菊因暄却未开⑤。
上国莫归戎马乱⑥,故人何在塞鸿来⑦。
惊时感事俱无奈⑧,不待残阳下楚台⑨。
①重阳:节日名,在农历九月九日。此日有登高、饮酒、赏菊等习俗。荆州:古楚地,指汉水以南的广大地区。
②投荒:贬谪流放到荒远之地。
③寓目:过目、观看。典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玉使斗勃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凭轼而观之,得臣(子玉名)与寓目焉。”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动。
④浊醪(láo):浊酒。任:任凭。
⑤暄:温、暖
⑥上国:指京都和中原一带。 戎马:战争。
⑦塞鸿:即边塞之鸿雁。雁是候鸟,秋季南来,春季北去。
⑧俱无奈:无可奈何。
⑨残阳:夕阳。楚台:指楚王梦遇神女之阳台。典出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贬流到荒远的地方心中悲哀,目睹深秋的荒凉更犹疑徘徊。
听凭浊酒渐冷也要不辞一醉,天气和暖黄色的菊花尚未开。
中原战乱不停哪能回归故里,怀念亲友只见塞外鸿雁飞来。
惊时局感国事心中深觉无奈,看秋日的夕阳渐渐沉落楚台。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五月,邠、歧、华三镇兵联合入京, 宰相韦昭度死于非命。在这次事件中,吴融“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讷”,乾宁三年(896年)冬才被召回京都。此诗就是诗人远离京都流落荆南时所作的惊时感事之作。
这是一首诗人远离京都流落荆南时的惊时感事之作。
首联写诗人投荒寄居荆南的感慨。诗人离京远流,客居荆南,深秋遥望,满目荒凉,心中不由彷徨而深感哀痛。首联着一“哀”字,笼罩全篇,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写诗人重阳饮酒赏菊的情景。重阳佳节,天气和暖,景色明媚,欲饮酒赏菊,而金黄的菊花却未开放。诗人端起酒杯,见无菊可赏,悲从中来,便以酒浇愁,一杯一杯又一杯,终于喝醉了。此联“冷”“暄”二字,相互映衬,尤见其妙:“冷”,是酒冷,也是心冷;“暄”是日暖,也是心暖。诗人之心在佳节由暖而变冷,不禁得更增悲哀,思念故都的亲友。悲愁之中,自然引发联想,故颈联写诗人的心境:中原战乱不止,自己不知何时才能归去。只见塞外鸿雁飞来,没有带来书信,亲友们都不知在何处。此联“莫归”“何在”,不仅道出了诗人对故园亲友的怀念,更是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尾联点出旨意,抒发感慨。“惊时感事”写出了当时藩镇割据,军阀混战,阉竖专政,朋党斗争的险恶时局,诗人对此,深感无可奈何。故在末句借用楚王遇神女的典故,言“残阳下楚台”,暗示了唐王朝像楚国一样衰败,必然走向灭亡。
此诗将个人的悲苦和国家的兴亡结合起来,写得悲哀凄厉,情真意挚,沉郁顿挫,感人肺腑,是一首学习杜甫风格的好诗。此诗语言朴实,对仗工整,颔联冷暖对比,以乐衬哀,更显其哀。结句以“残阳”象征唐室的衰微,含蓄深刻,尤其耐人寻味。
宋代刘克庄《后村诗话》:“吴融 《重阳日荆州》云:‘ 旧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吴子华诗五言合作绝少,七言佳者不减致光。”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诗中已难掩对时局的失望,关注朝廷的目光已颇为冷漠。诗人的返朝之心消融在惊时感事的无奈和感伤之中。上国正遭兵乱,故友不见音书。登�而望,满目残阳,家国身世,徒增伤感。”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方坚铭《韦昭度之死与吴融的诗歌创作》:“首发之语,以万里——远距离的空间起,并用‘衰’字将自我的心态表白出来。又用‘更’徘徊,来表达在高秋这样一个季节里,所触动的一番心事。欲醉饮以销忧,而黄菊还没有开花。最后点出了原因,这一切的造成是因‘戎马之乱’。这时会想起一些故人,但是只有塞鸿飞来。末句‘惊时感事俱无奈’云云,是因为自己并无从介入政治,同时也无法改变当时混乱的社会局面。这是一种时代的‘局外人’的感觉。这种时代的‘局外人’的感觉,正说明吴融的心态是比较消沉的。这段时间内吴融痛定思痛,反思过去,忧思未来,自我调整心态,试图达到心理平衡,正处在典型的心理转型阶段。而以前那种以‘三忧’为己任、积极从政心态,也逐渐消损,开始形成了一种比较消极的从政观。 ”
吴融,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早年隐居茅山,昭宗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诗多题咏纪游、送别唱酬之作,绮丽而不失典雅。间有感怀时事者,兼含凄清之气,有温、李之风。著有《唐英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