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杜仲

更新时间:2024-01-22 19:46

野杜仲,中药名。为卫矛科植物大花卫矛Euonymusgrandiflorus Wall.及肉花卫矛EuonymuscarnosusHemsl.的根、树皮或根皮。大花卫矛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肉花卫矛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经,化瘀散结之功效。用于风湿疼痛,跌打伤肿,腰痛,经闭,痛经,瘰疬痰核。

入药部位

根、树皮或根皮。

性味

味辛、微苦,性平。

归经

归肝经。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通经,化瘀散结。

主治

用于风湿疼痛,跌打伤肿,腰痛,经闭,痛经,瘰疬痰核。

相关配伍

1、治腰痛:大花卫矛树皮或根皮30g,大活血30g,柘藤根30g。加酒煎,1日3次分服。

2、治瘀血闭经,痛经:大花卫矛根15g,野南瓜根30g,乌药15g。水煎服。(1-2方出自江西《草药手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或剥皮晒干。

形态特性

1、大花卫矛又名:滇桂,金丝杜仲,黑杜仲。灌木或乔木,半常绿,高达8米。叶近革质,窄长椭圆形或窄倒卵形,长4-10厘米,宽1-5厘米,先端圆形或急尖,基部常渐窄成楔形,边缘具细密极浅锯齿,侧脉细密;叶柄长达1厘米。疏松聚伞花序3-9花,花序梗长3-6厘米;小花梗长约1厘米;小苞片窄线形,长5-8毫米;花黄白色,4数,较大,直径达1.5厘米;花萼大部合生;萼片极短;花瓣近圆形,中央有嚼蚀状皱纹;雄蕊着生在花盘四角的圆盘形突起上,花丝长达2毫米,花药近顶裂;子房四棱锥状,花柱长1-3毫米,每室有胚珠6-12个。蒴果近球状,常具窄翅棱,宿存花萼圆盘状,直径达7毫米;种子长圆形,长约5毫米,黑红色,有光泽,假种皮红色,盔状,覆盖种子的上半部。花期6-7月,果期9-10月。

2、肉花卫矛又名:土杜仲。与大花卫矛花果均极近似,与之区别点为:叶较大,长方椭圆形、阔椭圆形、窄长方形或长方倒卵形,长5-15厘米,宽3-8厘米,先端突成短渐尖,基部圆阔,叶柄长达2.5厘米,雄蕊花丝极短,长一般1.5毫米以下。

生长环境

1、生于山坡灌丛中或沟谷林缘,常见于石灰岩山地。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

2、生于山坡、林边或灌丛中。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

现代应用

用于急性淋巴结炎,颈淋巴结结核,腰肌劳损等。

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软坚散结,祛风除湿,痛经活络。治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肾虚腰痛,风湿疼痛,闭经,痛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