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30 17:30
《野老》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杜甫经过长年颠沛流离之后,总算得到了一个憩息之处,在成都西郊草堂定居,这使他聊感欣慰。然而国家残破、生民涂炭的现实,却时时在撞击他的心灵,使他无法宁静。这首诗就揭示了他内心这种微妙深刻的感情波动。
野老
野老(1)篱前(2)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3)。
渔人网集澄潭(4)下,贾客(5)船随返照来。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1)野老:杜甫自称。
(2)篱前:竹篱前边,有的版本作篱边。
(3)逐江开:浣花溪自西而东流。
(4)澄潭:指百花潭。
(5)贾(gǔ)客:商人。
(6)剑阁:指剑门关,今四川省剑阁县境内。
(7)琴台:汉司马相如弹琴的地方,在成都浣花溪北。
江岸回曲,竹篱茅舍,我正在草堂前的江边漫步观赏, 柴门歪歪斜斜的却自然而然的正好迎着大江。而那边澄碧的百花潭种渔民们正欢快的下网捕鱼呢 ,连那一艘艘商船也映着晚霞,纷纷在此靠岸了。我想到那返回故里的路途,然而剑门失守,不尽归路断绝,整个局势都是那样危急,使人忧念日深,可我这浮云般的漂泊之身却滞留蜀中。去年洛阳再次失陷后,至今尚未光复,而西北方面的吐蕃又在虎视眈眈,蜀中也隐伏战乱的危机听那从萧瑟秋风中的成都墙头传来的画角声,凄切悲凉。
《野老》写于(上元元年)760年,这时杜甫刚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来,对生活还是聊感欣慰,但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使他无法宁静,于是写下这首诗。
首联,概括写草堂周围环境,文笔简单随心,开头“野老”二字,是诗人自称。江岸回曲,竹篱茅舍,此时诗人正在草堂前的江边漫步观赏。“柴门”一句妙在写得毫不费力。这个柴门好像是随意安上去的,既然江流在这里拐了个弯,诗人就迎江安个门,方位不正也无所谓,一切任其自然。
颔联,写草堂之外人的活动和江村的景色,笔触悠闲疏淡,诗句好像信手拈来一样。澄碧的百花潭中,渔民们正在欢快地下网捕鱼。也许因为江流回曲,适于泊舟,那一艘艘商船也映着晚霞,纷纷在此靠岸了。
诗的上半部分,是诗人野望之景,出语纯真自然,犹如勾画了一幅素淡恬静的江村闲居图,整个画面充满了村野之趣,传达了此时此刻诗人的闲适心情。诗的前四句所写之景,好像诗人自身融入到客观世界,写出的意境恰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所说的“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首诗的前四句,诗人心境淡泊闲静,完全陶醉于优美的江边晚景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然而诗人并不是一个超然物外的隐士,久望之下,竟又生出另一番情思来了。诗的后半部分转入抒情后,仍未脱离写景,但是带有主观感受,正如《人间词话》中“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里的景物,无论是云彩还是城阙,是秋色还是角音,都浸染了诗人哀伤的感情色彩。两种境界,互相映衬,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颈联,“长路”承上“贾客船”而来,接得极自然。正是这些“贾客船”,扰乱了诗人平静的心境,令诗人想起那漫漫长途。这“长路”首先把诗人的思绪引向大江南北,那里有诗人日夜思念的弟妹,诗人常想顺江东下。由此又想到另一条北上长安,东下洛阳,重返故里的“长路”。然而剑门失守,不仅归路断绝,而且整个局势紧张危急,使诗人忧念日深。在这迷惘痛苦之中,诗人仰头见到白云,不禁感慨自己浮云般的飘泊之身却留滞蜀中,首先是因为战乱未平,兵戈阻绝,其次,这也是诗人对那些把诗人赶出朝廷,剥夺了诗人为国效力的机会的人的愤慨。诗人借云抒情,深婉含蓄,表达了诗人流寓剑外、报国无门的痛苦,以及找不到出路的迷乱心情。
尾联,传出了诗人哀愁伤感的心情。诗人感叹去年洛阳再次失陷后,至今尚未光复,而西北方面吐蕃又在虎视眈眈。蜀中也隐伏着战乱的危机,听那从萧瑟秋风中的成都城头传来的画角声,十分凄切悲凉。全诗以此作结,余味无穷。
整首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当诗的上半部展现出那幅江村图时,诗人似乎是忘情于自然了,到了下半部,才表现出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心,原来诗人的闲适放达,是在报国无门的困境中的一种自我解脱,这种超脱是平静之下的深沉的无奈和哀痛。
《唐诗品汇》:刘云:句句洗削。
《唐诗归》:钟云:趣事。谭云:妙于穷境。钟云:佳境甚画。
《诗源辨体》:……如“西望瑶池降王母”、“柴门不正逐江开”……等句,皆稚语也。
《杜臆》:柴门面江而开,故渔网商船,时常在目。“长路关心”,言其思乡;“片云何意”,言非恋蜀。东郡未收,归乡无日,故听画角而中哀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江岸纡曲,柴门瞰岸而开,故不审方面之正;渔网下集,贾船晚来,乃江上所有之景。
《唐诗评选》:境遇蕴藉,波势平远。
《唐诗摘钞》:即所见所闻以寓意,捉笔一直写就,诗成乃拈二字为题,此类皆漫兴之作。……细思此一诗非“野老”二字,亦无可为题,此正如画家落款,有一定天然位置,毫发不差,未易为浅人道也。
《茧斋诗谈》:前解切近,后解推开,言天下未平,虽有佳处,不敢宁居,非判然不相照管也。
《唐诗成法》:前景后情。次句写景如画。……全无斧凿痕,已臻自然。
《唐宋诗醇》:黄生曰:前摹晚景,真是诗中有画;后说旅情,几干泪痕湿纸矣。
《唐诗别裁》:前写晚景,后写旅情,不必承接,杜诗中偶有此格。
《读杜心解》:八句中,各次句尤胜。盖出调犹见用意,接手全归自然矣。
《杜诗镜铨》:张云:偶然事,写出便妙。对句活变,喻留蜀非己意也。邵云:非此一结,全首味浅。
《唐七律选》:写景贵如睹,此如睹也。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单笔起,第二承作最老健,复是趣笔。三、四写物色……。“集”则曰“澄潭”,“来”则曰“随返照”,便生色矣!此琢句之法,笔复苍茫。第五忽悲来路,正是关心。第六触目,寓存飘零,不意而出对二句,各各加工烹炼……结又入时事,另意矫拔,弥增郁然。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原籍湖北襄阳,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