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5 00:23
1962年,原本平静的法国西南小镇受到了阿尔及利亚革命风暴的影响。一所寄宿中学里,羞涩的男孩弗朗索瓦(盖尔·莫雷尔 饰 )与女孩玛依泰(艾洛迪·布歇饰)是一对精神恋人。弗朗索瓦对来自意大利的英俊少年赛尔杰(斯戴芬·里多 饰)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并诱惑他与自己发生了关系。而赛尔杰却表示自己爱上了玛依泰,但玛依泰因喜欢弗朗索瓦而拒绝了他。
阿尔及利亚战争爆发了,赛尔杰的哥哥皮埃尔面临上前线的困境,玛依泰的母亲本来可以帮助皮埃尔逃脱兵役,但她拒绝给予帮助,导致皮埃尔战死在阿尔及利亚。被迫离开阿尔及利亚的恩利(弗雷德里克·戈尼饰)来到了寄宿中学,他偏激和强烈的政治观点与大伙格格不入,他强迫弗朗索瓦直面自己的性取向而招来赛尔杰的憎恨。恩利得知阿尔及利亚革命成功,他愤恨不已,在去镇上抗议的路上遇到了玛依泰,对她产生了感情。四人在混乱的情感纠纷中迎来了毕业会考成绩的公布。
(以上信息参考资料来源)
(以上信息参考资料来源)
穿帮镜头
时代错误:时间设置在1962年,有些海报是关于The Beach Boys“Barbara Ann”的,发行于1965年。
(以上信息参考资料来源)
该片反映了1960年代法国殖民帝国的崩溃对法兰西民族形成巨大冲击的野史。显然,该片触及到了法国人骨子里的那种幽微情感,所以在上映后第二年就捧得四项凯撒大奖。《野芦苇》的青春故事固然忧伤但并不残酷,情感虽复杂但并不另类,换句话说,“青春”与“同性恋”只是泰西内设定的视角与立足点,他的真实意图是用身份各异的青少年来为法兰西的民族性树碑立传。就《野芦苇》而言,唯有经历过六零年代的法国人才能真正懂得泰西内在说什么,当然,他们亦不会拒绝重温青春的伤感与恬美。(东方网评论)
片名“野芦苇”来自于拉封丹著名的寓言《橡树与芦苇》,在片中甚至有一段法文课上的朗读。芦苇是这样一种看似脆弱实际却异常坚韧的植物。就像这些青春期的年轻人,即使处于社会的大变革时代,即使性取向模糊而混乱,他们还是在被政治和性所侵入的青春里经历了成长的喜悦和磨难。无论如何,那是他们一生都不可替代的灿烂青春。(新浪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