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1 07:24
野莴苣(Lactuca serriola L.),是菊科莴苣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叶中下部茎叶倒披针或长椭圆形,倒向羽状或羽状浅裂、半裂或深裂;花冠毛白色,微锯齿状;瘦果倒披针形,压扁,浅褐色,顶端急尖成细丝状的喙;花果期6-8月; 因其块茎形似萝卜而小,故名野莴苣。
因其块茎形似萝卜而小,故名野莴苣。
一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茎单生,直立,无毛或有时有白色茎刺,上部圆锥状花序分枝或自基部分枝。中下部茎叶倒披针或长椭圆形,长3-7.5厘米,宽1-4.5厘米,倒向羽状或羽状浅裂、半裂或深裂,有时茎叶不裂,宽线形,无柄,基部箭头状抱茎,顶裂片与侧裂大等大,三角状卵形或菱形,或侧裂片集中在叶的下部或基部而顶裂片较长,宽线形,侧裂片3-6对,镰刀形、三角状镰刀形或卵状镰刀形,最下部茎叶及接圆锥花序下部的叶与中下部茎叶同形或披针形、线状披针形或线形,全部叶或裂片边缘有细齿或刺齿或细刺或全缘,下面沿中脉有刺毛,刺毛黄色。
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圆锥状花序。总苞果期卵球形,长1.2厘米,宽约6毫米;总苞片约5层,外层及最外层小,长1-2毫米,宽1毫米或不足1毫米,中内层披针形,长7-12毫米,宽至2毫米,全部总苞片顶端急尖,外面无毛。舌状小花15-25枚,黄色。瘦果倒披针形,长3.5毫米,宽1.3毫米,压扁,浅褐色,上部有稀疏的上指的短糙毛,每面有8-10条高起的细肋,顶端急尖成细丝状的喙,喙长5毫米。冠毛白色,微锯齿状,长6毫米。花果期6-8月。
自然生长在海拔502-1680米的荒地、路旁、河滩砾石地、山坡石缝中及草地。适生在各种土壤中,常见于废弃地、放牧草场、农田、果园、马路旁、铁路旁、人行小路等砂质粘土、沙壤土、淡黑钙土等地块。具有高度的危害性,通过抢占其他植物的水分、养料、阳光等作为生长基础,适应力强,该植物不仅喜欢干燥的环境,在潮湿的耕地上也能生长。野莴苣多生于河边的黏土或砂质土壤上。
分布于中国新疆(塔城、沙湾、玛纳斯、阜康、尼勒克、新源、昭苏、鄯善、吐鲁番)。欧洲、俄罗斯(欧洲部分、西伯利亚)、高加索、伊朗、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北部及蒙古有分布。在西安植物园有栽培。
野莴苣是由种子进行传播,成熟的种子会借风力、水力等会进行大范围扩散。也可通过农产品运输、动物皮毛携带等途径传播。
《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野莴苣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擦。性味功效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擦。主治蛇咬伤,感冒咳嗽,胃痛,急性乳腺炎和指头炎等。
因野莴苣全株有毒,混杂于蔬菜中极易引起人畜中毒。
繁殖能力强:野莴苣繁殖力很强。由于花数多,花期长,传粉率高,单株最高可产50000粒种子,寿命可达3年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延续后代的概率。
毒性植物:野莴苣全株有毒,人畜误食可能中毒,需杜绝蔓延。该植物含有麻醉剂的成分,特别是开花的时候,植物的乳汁中含有一种叫山莴苣膏的物质,有弱鸦片碱的作用,但不会引起消化紊乱和成瘾。普通剂量易引起嗜睡而过多则引起焦虑不安,如果太过量则会导致心脏麻痹而死亡。
入侵性强:野莴苣是一种对水果、谷类、豆类作物和紫花苜蓿等作物危害十分严重的入侵植物,一旦侵入到农业生态系统中,可危害牧场、果园以及耕地上的栽培植物,抢食农作物养分,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开展普查,及时铲除:根据野莴苣的生长特性,制定普查工作方案,以废弃地、放牧草场、农田、果园、马路旁、铁路旁、人行小路等砂质粘土、沙壤土、淡黑钙土等地块为重点,进一步做好普查和铲除工作。
最佳防治时期:野莴苣在其植株生长幼苗期,生长速度缓慢,6月底到7月正处于野莴苣的开花期,如果不加以防治,花期一过,其种子借助风力、水力将会大肆传播,因此在苗期进行人工拔除或喷洒除草剂最为有效。
化学防治:对野莴苣发生面积广且密度大的地块,可采用化学防治的措施。在其开花前期,针对非作地块可用4500毫升/公顷的二氯笨样基乙酸,加1200毫升/公顷的百草枯水剂,兑水450毫升/公顷进行喷雾器均为喷洒,4-5小时后野莴苣的叶面开始变色枯萎。
建立监测体系:铲除野莴苣是一项长期任务,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相关监测体系,积极探索有效的综合防治途径,做好长期监控,连续监控,并根据野莴苣的发生趋势,加强该植物的发生蔓延的预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