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8 21:42
野磨菇(学名:Agaricus arvensis Schaeff.)是伞菌科、蘑菇属真菌。菌盖扇形至圆形,单个菌盖外伸可达8厘米,宽可达9厘米,基部厚约10毫米,表面被细绒毛,于后灰黑褐色,边缘锐,干后内卷;孔口表面新鲜时浅黄色至酒红褐色,手触后变黑,干后浅灰褐色;孔口多角形至迷宫状或褶状,每毫米1~3个;管口边缘薄,撕裂状;菌肉异质,靠近菌盖部分浅咖啡色,海绵质,靠近菌管部分木栓质,浅木材色,厚约5毫米;菌管浅木材色,长约5毫米。
子实体:担子果一年生,盖状或具侧生短柄,覆瓦状叠生,干后木栓质;菌盖扇形至圆形,单个菌盖外伸可达8厘米,宽可达9厘米,基部厚约10毫米;菌盖表面被细绒毛,于后灰黑褐色;边缘锐,干后内卷;孔口表面新鲜时浅黄色至酒红褐色,手触后变黑,干后浅灰褐色;孔口多角形至迷宫状或褶状,每毫米1~3个;管口边缘薄,撕裂状;菌肉异质,靠近菌盖部分浅咖啡色,海绵质,靠近菌管部分木栓质,浅木材色,厚约5毫米;菌管浅木材色,长约5毫米。
菌丝:菌丝系统二体系;生殖菌丝具锁状联合;所有菌丝IKI-,菌肉上层菌丝CB+;菌丝组织在KOH试剂中无变化。
菌肉:生殖菌丝占少数,无色,薄壁,常分枝,直径为3~4微米;骨架菌丝占多数,无色,厚壁至几乎实心,不分枝,疏松交织排列,直径为3~4.5微米;上层菌肉骨架菌丝具宽内腔,直径为3~5.5微米。
菌管:菌髓菌丝与菌肉菌丝相似;生殖菌丝占少数,无色,薄壁,常分枝,直径为2~4微米;骨架菌丝占多数,无色,厚壁至几乎实心,不分枝,疏松交织排列,直径为2~4微米。胶化囊状体棒状至圆柱形,无色,薄壁,光滑,有时膨大或稍缢缩,在Melzer试剂中具强烈的折射反应,基部具一锁状联合,大小为35~58×8~11微米;担子棍棒状,大小为25-30×5-6微米。
孢子:担孢子广椭圆形,无色,稍厚壁,光滑,IKI-,CB-,大小为(4.5-)4.6-5.5(-5.6)×(3-)3.2-4(-4.1)微米,平均长L=5.1微米,平均宽W=3.7微米,长宽比Q=1.37~1.42(n=60/2);厚垣孢子存在于菌肉中,近球形,无色,厚壁,光滑,大小为7~8×6~7微米。
研究价值:通过应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对野蘑菇的担孢子萌发过程和单孢菌丝的细胞学特征的观察研究,为其物种生物学研究积累资料。
营养价值:野蘑菇含有砷、铜、钾、磷、镉、汞、钒、铬、锌和铅等微量元素,以及尿素、脂肪酸、三萜类、甘露醇、麦角甾醇、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
药用价值:野蘑菇性味微咸、温,有追风散寒、舒经活络之效,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抗瘤活性,对小鼠肉瘤细胞S-180和艾氏癌细胞的抑制率均高达100%;野蘑菇还是“舒筋散”的主要成分之—,主治手足麻木,腰腿疼痛。
保护级别
野蘑菇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Redlist of China’s Biodiversity - Macrofungi),保护级别为数据不足(DD)。
栽培史
1944年,Treschow首次报道了野蘑菇的栽培技术。
1973年,Zadrazil等报道了一种野蘑菇的栽培方式。
1979年,荷兰育种学家Fnitsche详细报道了野磨菇育种研究,并发展了商业化栽培模式,从而推动了人工栽培。
2001年,野蘑菇已成为继双饱蘑菇之后蘑菇属中又一个在西方广泛栽培的新种,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野蘑菇分布于世界范围各地;在中国分布于河北、黑龙江、内蒙古、青海、新疆、云南、四川。常生长于草山、草场、牧场,春至秋季于林中、林缘、草地等处单生,常形成蘑菇圈。
野蘑菇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在3-32℃,最适24-26℃,过高过低菌丝生长速度减缓,32℃以上菌丝停止生长,并迅速老化,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旺盛,强光对菌丝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子实体形成需要少量散射光的刺激,空气相对湿度为85%(当然也可在60%的相对湿度的空气环境生长),在子实体生长发育理想温度为16℃,空气相对湿度为95%左右。
菌种制作:野蘑菇适用于完全培养基(CYM)上生长,在CYM培养基上野蘑菇菌丝生长速度约为PDA上的1.5倍,制作、接种培养方法同常规。
原种和生产种制作:野蘑菇原种和生产种培养基可采用麦粒培养基、稻草(麦杆)培养基,发酵秸杆培养基等。但以麦粒培养基最好。在麦粒培养基内菌丝长势好、而耐老,播种后萌发力强,萌发率高。野蘑菇麦粒培养基配方为:麦粒87%,发酵后的干培养料10%,石灰1.5%,石膏1.5%。制作方法是。用石灰水浸泡小麦3天(依小麦类型和气温稍为调节时间长短)后用水冲洗一次小麦,使小麦表面的pH在7.5左右。然后拌入石膏和切成长1厘米以下的发酵后的栽培料后就可装瓶、灭菌。
覆土:野蘑菇是一种草腐生菌,对营养要求不太严格,可以利用各类作物秸杆、杂草、畜禽粪进行栽培。它与双饱蘑菇同属黑伞属(Agaricus)其营养方式都一致。野蘑菇栽培中需要覆土来刺激发育成熟的菌丝形成子实体,获得高产。覆土材料以泥碳士为最佳,可获得高产优质的磨菇,其它稻田地,消毒后的菜园土也可以用作覆土材料。
场地:野蘑菇可采用各类空闲房、专用蘑菇房、空闲烤烟烘烤房、地下遂道等场地栽培。
栽培方式:可采用袋栽、块栽和床栽等方式栽培。将经过二次发酵的培养料拌入菌种后,装入栽培袋或压成块。进行块装或袋装。但—般采用床式栽培。将栽培料放入菇床,然后撒播菌种,并使菌种和栽培料充分混合,播种量为100千克料3瓶。
播种后:播种后表面覆—张于净的报纸。然后关闭菇房。如果能控温则把菇房温度调节到25℃左右。如果无控温设备可以让其自然温度下发菌。20-25天后,菌丝全部吃透培养料。此时在菌床表面(或栽培袋表面、菌块表面)覆土4-5厘米厚的一层覆土材料,覆土材料的含水量可控制在70-75%。覆土后仍在25℃左右黑暗条件下培养1周(或自然条件下培养7-14天)。
出菇管理:野蘑菇在适宜条件下,从播种到出菇一般需要35-40天。覆土后当菌丝至表面时,开始进行出菇管理。此时菇房温度应维持在15-16℃,湿度在92%以上,并每天开窗通风换气3-5次以降低大气中的CO2的含量。给于散射光或用日光灯照射刺激。并喷次重出菇水以刺激菌丝向生殖生长转化,经过出菇管理约一周后,菇蕾出现,5天后就可以采收第一潮菇了,每潮菇历时一般3-5天。
采菇:野蘑菇第一潮菇采收后要清洁表面,停止上喷水4天,然后又按出菇管理方式管理,就可以采收第二潮菇。一般采收4潮菇,其中第一、二潮菇占总产量的8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