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22 15:28
金万勤,男,1963 年生,博士,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农工党南京工业大学支部主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973”首席科学家,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主要从事膜材料与膜过程的研究。
1999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1年4月-2001年10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研究与工程研究所开展博士后工作;
2001年10月-2003年3月获德国“亚历山大洪堡”基金会资助在德国科隆大学物理化学系工作;
2003年4月-至今 回国,在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工作,
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
2010年受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邀请并获得访问学者奖。
已在Nature、Science、Nature Review Materials、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IChE J.、J. Membr. Sci.、Chem. Soc. Rev.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0多篇,被引用2万多次,H-index为78(截止到2023年7月),出版中英文专著各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40多件。共同主编《膜技术手册》,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获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国际化学工程师学会的分离科学领域Underwood奖章,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研究奖”。
担任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编辑(Editor);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Asia-Pacific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Journal of Nanomaterials和《膜科学与技术》等期刊编委;担任亚太膜学会(AMS)理事;第九届国际膜与膜过程会议(ICOM2011)科技委员会委员,第十、十一届国际无机膜会议(ICIM10、11)科技委员会委员;第五、六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科技委员会委员;作为大会主席主办第四届可持续化工产品与过程工程国际学术会议(SCPPE 2016)、2014年国际膜与膜过程会议(ICOM2014)、第五届国际无机膜研讨会(ISIM2013)。并作大会(Plenary)报告和邀请(Keynote)报告40多次。
2021年度江苏留学回国先进个人(2021);
202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1);
2018年获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1/1);
2018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3);
2018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3);
2019年获英国化学工程师学会IChemE颁发的Underwood 奖章;
2020年获中国石化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1/10);
2018年获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创新奖(1/1);
2008年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
2021年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负责人(1/8);
2017年国际膜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膜科学》)编辑(我国首位);
2019年获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RSC Fellow);
2013年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2013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2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7);
2008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1/1);
2022年4被授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2023年3月,获德国洪堡研究奖。
膜与膜过程
(1)石墨烯膜材料的研究与制备
石墨烯材料是一种新型的2D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质被称为新材料之王。以石墨烯材料为基础制备的膜具有优异的气体分离以及水处理性能。
(2)渗透汽化膜材料及膜过程
有机/无机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气体分离,生物质发酵-渗透汽化耦合,反应精馏-渗透汽化耦合,有机溶剂脱水等工艺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3)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及膜反应器
开发具有高氧气渗透性和结构稳定性的混合导体膜材料和相应的膜反应器,用于天然气(甲烷)的有效利用和二氧化碳的热分解。
(4)医用分离传感膜
以普鲁士蓝(PB)等高活性纳米材料为电子传导媒介,开发同时具备全血分离以及血液生理指标在线检测功能的分离传感膜,用于人体生化指标和癌症标记物的原位快速检测。
(5)金属有机骨架膜(MOF membrane)
金属有机骨架是新一代微孔材料,在气体及液体分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