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乌

更新时间:2024-10-11 21:50

金乌,又称三足乌、三足金乌、三青鸟、赤乌、日乌、踆乌、阳乌、三足、三趾等,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形象。

历史渊源

《玄中记》:“蓬莱之东,岱舆之山,上有扶桑之树,树高万丈。树颠有天鸡,为巢于上。每夜至子时则天鸡鸣,而日中阳鸟应之;阳鸟鸣则天下之鸡皆鸣。”中国民间传说此鸟为日之精,居日中。汉代画像砖上常有三足乌,居于西王母座旁,为其取食之鸟,或说即三青鸟

《洞冥记》卷四:“(汉武帝)曰:‘朕所好甚者不老,其可得乎?’朔曰:‘东北有地曰之草,西南有春生之草。’帝曰:‘何以知之?’朔曰:‘三足乌数下地食此草,羲和欲驭,以手掩鸟目,不听下也。食草能不老,他鸟兽食此草则美闷不能动矣。’”《艺文类聚》卷一百引《黄帝占书》:“日中三足乌见者,大旱赤地。”后因以指日。

《河图括地图》:“昆仑在若水中,非乘龙不能至。有三足神鸟,为西王母取食。”

汉代王充《论衡·说日》:“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

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汉高诱注:“踆,犹蹲也。谓三足乌。”

春秋元命苞》:“日中有三足乌。”故太阳也叫作三足乌或金乌。又西王母有三足乌,是替西王母取食的青乌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西王母]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

张守节正义引张揖曰:“三足乌,青鸟也,主为西王母取食。”后亦因以借指日。

唐代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莲花交以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仇兆鳌注引黄生曰:“三足乌,即日也。”

陆游月夜短歌》:“明星虽高未须喜,三足阳乌生海底。”

金乌主要侍奉西王母,是汉族神话中太阳之灵。神话中说,太阳里有三足乌鸦,古代人们就把金乌作为太阳的别名。

传说金乌为日之精,居日中,形态为三足乌鸦,共有十只。它们住在东方大海扶桑树上,轮流由它们的母亲——羲和驾车从扶桑升起,途径曲阿山、曾泉、桑野、隅中、昆吾山、鸟次山、悲谷、女纪、渊虞、连石山、悲泉、虞渊。后来金乌作乱,同时十个一起上天,使大地被烤焦,被后羿用神箭射下九只,只剩下一只。

传说中西王母所使之神鸟。有三,即青鸟。《河图括地图》:“昆仑在若水中,非乘龙不能至。有三足神鸟,为西王母取食。”

传说中祥瑞之鸟。国有道则现。其说始见于汉。《东观汉记·章帝纪》:“三足乌集沛国,白鹿、白兔、九尾狐见。”

如唐朝韩愈诗:“金乌海底初飞来”(太阳刚从海底冲出来);白居易诗:“白兔赤乌相趁走”(月亮和太阳互相追赶)。古人还有以“乌飞兔走”比喻日子过得快。

传古代人看见太阳黑子,认为是会飞的黑色的鸟——乌鸦,又因为不同于自然中的乌鸦,加一脚以辨别,又因与太阳有关,为金色,故为三足金乌。

根据《山海经》等古籍的记述,中国远古时代太阳神话传说中的十日是帝俊与羲和的儿子,它们既有人与神的特征,又是金乌的化身,是长有三足的踆乌,会飞翔的太阳神鸟。如《山海经·大荒南经》中有“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海外东经》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大荒东经》也说“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便是对十日神话传说的记述。《淮南子·精神篇》中说“日中有踆乌”,郭璞注解说“中有三足乌”,则是对太阳为金乌化身的说明和解释。远古神话传说中的十日,每天早晨轮流从东方扶桑神树上升起,化为金乌或太阳神鸟在宇宙中由东向西飞翔,到了晚上便落在西方若木神树上,这表达了融化于神话之中古代对日出日落现象的观察和感受。

山海经》中又有关于三青鸟与五彩鸟的记述,同样是非常奇妙的神鸟。如《西山经》说“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大荒西经》说,大荒之中,西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骛,一名曰少黧,一名曰青鸟”;又说“有五彩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海内北经》说“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这些记述中的三青鸟与五彩鸟都非同凡响,也是古代先民崇鸟观念的反映。

《山海经》中虽未见“使三鸟”之说,但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已含役使之意,而且三青鸟与五彩鸟皆是三只。袁珂先生认为,通过这些记述可知,“三青鸟者,非宛转依人之小鸟,乃多力善飞之猛禽也”。

值得提到的是,为西王母取食的三青鸟,在宋本中作“三足乌”。《史记》载司马相如大人赋》中也说“亦幸有三足乌为之(西王母)使,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还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河图括地象》中也说“有三足神乌,为西王母取食”。所以郭璞认为三青鸟即为三足乌。袁珂先生亦持相同看法,认为此说有理。

我们知道,《淮南子·精神篇》中说的“日中有踆乌”,即为三足乌,又称为阳乌或金乌,被认为是日之精魂。古籍《洞冥记》中则又说三足乌是羲和役使的日驭。由此可知,它们实际上都是太阳神鸟,属于十日神话与太阳崇拜观念母题范围内的不同传说。这里附带要提到西王母神话传说的起源传播,其中浓郁的巫术色彩、复杂的精神内涵(如魂归天门观念、升天成仙思想、龙虎座透露的图腾崇拜意识和信仰习俗,以及三足青鸟的特殊象征含义等等),都与古蜀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帝俊赐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今本《山海经》不见大羿射日的故事,但古本中有记载。唐代成玄英《山海经·秋水》疏引《山海经》云:“羿射九日,落为沃焦”。该九日当为九黎或多个部落方国的代名词。宋代类书《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经》云:“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说明古本《山海经》中有大羿射日的故事,但在后来失落了。

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有领璧形器,上面刻画的三只神鸟也是典型的长颈单足、羽尾华丽、展翅绕日飞翔之态,显而易见就是对太阳神话传说中金乌的一种形象表现。从时代的承袭演变关系来看,正是古代蜀地这些含义丰富、构思绝妙的图像,对后世的图案纹饰产生了积极而久远的影响。不仅战国与秦代的铜镜上有三鸟环日图,汉代瓦当上有绕日飞行的三鸟纹,而且在汉代画像石《羿射九日》图中刻画的栖息于扶桑神树上的也是三足金乌,可知这在古人心目中皆是对金乌最为生动的表现。

关于三足鸟,人们一直都很疑惑。常言到:三只脚的鸡难找,两条腿的人到处是。为什么偏偏中国神话里却出现这种三足的鸟呢?并且这种鸟还在太阳里,古神话称为三足乌,这种三足的乌鸦在汉代的画像里有其形象:黑黑的鸟长着三条一样长的腿。关于鸟为什么是三条腿,我见到一位搞生殖崇拜的专家的著作里说,三足鸟是男性崇拜,另外的那条腿就是男根。鸟在民间骂人的话里就是男性生殖器。这些解释都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我在看到这副东周时期的三足鸟后,不再这样认为了。我认为三足鸟其实是青铜雕塑为了稳定的一种设计。两条腿的鸟很难站稳,于是,雕塑艺术家便设计了一条腿稳定整个结构。东周时期的宫廷或者诸侯国里的这些雕塑展示出来后,时间一长,青铜雕塑衰败,人们也忘记了它的功能,

在汉代,青铜艺术已经式微,人们便把三足鸟当作传世神物,加上本来就存在的鸟崇拜,三足鸟于是加入了神鸟系列,成为一个神秘的亮点。古人其实没有问为什么,神就是那样。我们把它解释为男根,有点泛性化。我们也不能一见到鸟就是性。

东汉王充在《论衡·说日》中说:“日中有三足乌。”此“日中神禽”或认为“指日之精”(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笔者认为,“三足乌”实指“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肉眼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层———上出现的巨大漩涡状气流,是太阳活动最明显的特征。因温度比周围低1000-2000℃,显得暗淡而得名。黑子形状不很规则,以圆形或椭圆形居多,有时单个出现,有时成对或成群出现。其寿命长短不一,多数出现几天到几十天,短的只有几小时,少数长的能够维持几个月,甚至1.5年。此生彼灭,时多时少,平均周期约为11年。

说“‘三足乌’实指‘太阳黑子’”,是因为———首先,“三足乌”的“乌”色与“黑子”的“黑”色相同。清著名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鸟’字点睛,‘乌’则不,以纯黑故不见其睛也。”其次,“三足乌”的形状与“黑子”类似。《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东汉高诱注:“踆,犹‘蹲’也,即三足乌。”《说文·立部》:“竣,偓竣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偓者,倨之误字;倨者,踞之借字也,实与‘蹲’同。字亦作‘踆’。”因为“太阳黑子”看起来虽像“乌”,但其“趾”不显,“以圆形或椭圆形居多”,“犹‘蹲’也”,故谓之“踆”。言“三足”,是表其“奇”,仅像“乌”而已。第三,“三足乌”的“行为”与“黑子”的变化相似。清张英王士禛等纂的《渊鉴类函》载:“《春秋元命苞》曰:日中有三足乌。乌者,阳精。其偻呼也(‘偻呼’,温润生长之言———原注)。”《篇海类编·身体类·足部》:“踆,退也,止也,伏也。亦作‘竣’。”《玉篇》:“竣,退伏也。”“三足乌”的“踆”———“退也,止也,伏也”及“偻呼”———“温润生长”,与“黑子”的“此生彼灭,时多时少”的变化相应。第四,“三足乌”与外围的关系与黑子同:均为“金”色。“三足乌”居“日中”,其外围是“金”光闪烁的“日盘”,故又称“金乌”。“黑子”周围因是“金灿灿”的,所以“黑子”的四周也是“金”色的。最后,“三足乌”的“生”和“死”与“黑子”的出现和消减及其产生的影响同功效。

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可见,当时天气非常炎热干旱。在这种情况下,“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坠其羽翼”(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引《淮南子》〈今本无〉)。“十日并出”,可能隐指“黑子”“成群出现”,因“黑子”“时多时少”,而古人又不明真相,故以为日中“三足乌”(黑子)数量不同时,即为不同的“日”。“十”言极多。这样,“日中九乌皆死,坠其羽翼”,当指“黑子”消减。研究表明,在中纬度地区(尧的活动范围属此),太阳黑子峰值年比谷值年雨量较少,因而干燥;而在“干燥地区”,温度又较高(见〈美〉J·R·Herman和R·A·Godberg《太阳·天气·气候》P52,P55)。因此,“十日并出”的黑子峰值年必然是“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的;当黑子消减(“日中九乌皆死,坠其羽翼”)时,定然是“大地酷暑消尽,万木复苏,百姓重新耕种”(《彩图神话词典》“羿射十日”条。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羿射落“九日”后所余下的一“日”,则应为“黑子”很少或无“黑子”的“太阳”。

综上,“三足乌”当指“太阳黑子”。之所以人们将“三足乌”和“羿射十日”作为神话视,是因为神话是最早的解释系统屈原在《天问》中所“问”的“羿焉弓毕日?乌焉解羽?”,虽是“上下而求索”的态度,但那时的人尚不具备“求索”该问题的真知。或许有人会问:王充“说”“日中有三足乌”时,先人是否业已发现和观测过“黑子”呢?回答是肯定的。

据《汉书·五行志》载,公元前28年5月10日,“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是世界上公认的太阳黑子的最早观测记录。而王充生活于公元27-约97年;他出生时距《汉书》记载的黑子的出现时间已有55年之久。

中国古代的太阳精灵、也被看作太阳运行的使者。中国古代传说太阳中居住着三足鸟,人们敬仰太阳,三足鸟也被作为祥瑞的象征来崇拜。据说由于三足鸟一共有十只,不停地在天空中运转,导致地上遭受旱灾和灼热的煎熬。帝命令后羿将所有三足鸟射杀,结果后羿射落九只、留下一只,从此太阳只有一个并且在傍晚落下。也有说法称三足鸟是服侍西王母的精灵。

根据《山海经》等古籍的记述,中国远古时代太阳神话传说中的十日是帝俊与羲和的儿子,它们既有人与神的特征,又是金乌的化身,是长有三足的踆乌,会飞翔的太阳神鸟。如《山海经·大荒南经》中有“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海外东经》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大荒东经》也说“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便是对十日神话传说的记述。

《淮南子·精神篇》中说“日中有踆乌”,郭璞注解说“中有三足乌”,则是对太阳为金乌化身的说明和解释。远古神话传说中的十日,每天早晨轮流从东方扶桑神树上升起,化为金乌或太阳神鸟在宇宙中由东向西飞翔,到了晚上便落在西方若木神树上,这表达了融化于神话之中古代对日出日落现象的观察和感受。

乌鸦与火

电视介绍,乌鸦会故意停留在烟雾中,并解释说,烟雾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乌鸦耐着烟呛而停身烟雾中,可能是利用烟雾杀菌作用来防病治病。古人可能注意到乌鸦喜欢停留在烟雾中的习性,而其它鸟则无不远离烟火,因而认为乌鸦是与火有关的神物,再加上乌鸦通体漆黑如炭,如同从火中化出,古人更可能干脆认为乌鸦就是火的化身,是活气勃勃的“火”的另一个表现形式。太阳是世间最大的火,至少古人有这种认识,乌鸦因而就与太阳产生了联系,成为载着太阳飞行的神鸟。《山海经·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大意是,汤谷上长着一棵扶桑树,十个太阳就栖息在这株树上,一个太阳刚刚回来,另一个太阳则起身出去,十个太阳都负载在乌鸦身上。就这样,乌鸦从一种凡鸟一跃成为驮着太阳飞行的神鸦。

乌鸦与古文

甲骨文中,“西方”的“西”字象一支翎毛形[注:鸟翅或尾巴上的长羽毛],但为什么由翎毛形转化为“西”字,有人认为“翎”是“西”字的古语,也有人认为由鸟翅的简形转化而来,但都不甚明确。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则说:“鸟在巢上,象形;太阳在西方下落后,鸟就入巢休息,因而表示东西方向的‘西(或者写作栖)’字”。许慎的说法,也为许多人接受。如果从金乌神话出发分析,由于太阳本身就是由金乌这种神鸟驮着飞行的,也就是说太阳本身就与鸟连在一起,根本用不着绕那么大的圈子追踪太阳与鸟的关系。太阳落山,金乌也就应该栖息了。

鸟类下落着地或着枝时,往往用力抖一抖全身,会有羽毛被抖落。鸟群栖息的地方,常见有脱落的羽毛,也就是说,如果见到地上有鸟羽,足以说明是鸟类曾经栖息的地方。金乌虽然是神鸟,在古人看来大概也不免落羽,其下落之处也正是其抖身脱落羽毛的地方,因而用翎毛形状表示这个地方或这个方向。

壁画

春秋元命苞》曰:日中有三足乌。乌者,阳精。其偻呼也(偻呼,温润生长之言———原注)三足鸟的出处考证:战国与秦代的铜镜上有三鸟环日图,汉代瓦当上有绕日飞行的三鸟纹,而且在汉代画像石《羿射九日》图中刻画的栖息于扶桑神树上的也是三足金乌,可知这在古人心目中皆是对三足乌最为生动的表现。

文物

1974年至1975年在宝鸡茹家庄发掘了西周中期的两座紧邻的大墓。茹家庄1号墓乙室中出土的两件形态相同的三足乌形尊很有特点,较大的一件高23.5厘米,长31.2厘米,重3公斤;较小的一件高18厘米。鸟体丰满,昂首钩喙,凝目远望,三足挺立,尾作长方形,两侧呈阶梯状。鸟身中空,背部开长方形孔,孔口上有盖。周身披鳞状羽纹,尾部饰锁链状羽纹,足部饰鳞纹

起源论证

鸟尊的造型巧妙而科学,作为酒器,此尊如果仅有两足,则稳定性较差,很容易倾倒,为了稳定,在双足后复赘一足,呈三角支撑,从力学角度看,为一种稳定支撑,鸟尊站得很稳。但这种造型是否仅为了稳定,可能还不尽然。一些专家认为,此鸟尊的造型可能与古代神话传说日中有金乌有关。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很多关于金乌的记载,如汉代王充《论衡·说日》说:“日中有三足乌。”

淮南子·精神训》说:“日中有踆乌。”高诱注:“踆,犹蹲也,即三足乌。”

《楚辞·天问王逸注云:“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则三足乌当指日之精。考古发现中所见东汉时期的汉画像砖上常有一些动物图像,如虎、鹿、牛、猪、鱼、龟、鹤、鸟以及金乌和九尾狐等。

画像石

画像题材还有神话传说,主要有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等,而金乌和九尾狐常作为瑞鸟瑞兽列于西王母座旁。

长川一号墓后室藻井顶部绘三足鸟(日神)、蟾蜍与兔(月神)和北斗七星图。。

成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