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鸟

更新时间:2023-08-24 15:18

金凤鸟是一种发现于中国的小型兽脚类恐龙,体长约55厘米,生存年代为早白垩世。早期没有基于系统发育分析的研究认为金凤鸟是一种基干鸟翼类,与始祖鸟拥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然而后期的研究指出金凤鸟与伤齿龙类有很多相近的特征,且现今的大多数系统发育分析也支持金凤鸟属于伤齿龙类。金凤鸟的标本周围保存有一些羽毛印痕,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确凿化石证据的带有羽毛的伤齿龙类。

命名由来

金凤鸟的属名的前半部分是由拼音构成的,意为“金凤”,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种名“elegans”则有华美的,美丽的意思。

基本信息和形态学

金凤鸟目前仅有一件标本,即正型标本CAGS-IG-04-0801,是一件几乎完整的,关联的标本。骨骼周围保存了较多的羽毛印痕。

金凤鸟具有以下鉴定特征组合:上下颌的牙齿数量多,且紧密排列(上下颌各有18颗牙齿)。牙齿的近中脊和远中脊没有锯齿。头骨的眼眶前部分前后向较短,且在背腹向有所加深。第二掌骨的长度相对较短(与第一掌骨相比)。后肢相对于前肢较长,且更为粗壮,前肢长度与后肢长度的比值为0.62。尾椎没有极度加长的前关节突。

系统发育位置

早期未基于系统发育分析的工作将金凤鸟分类为鸟翼类,并认为它与始祖鸟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后期的研究指出金凤鸟与伤齿龙类有很多相近的特征,并将其归入到伤齿龙类中。后期的基于大矩阵的系统发育分析也支持了这一观点,将金凤鸟归入较为原始的伤齿龙类中。

羽毛印痕

金凤鸟的化石周围保存了较多的羽毛印痕,主要集中在颈部,躯干周围,臀部,后肢的上部,尾部,手部附近。保存在颈部,躯干,臀部和腿部上半部分的羽毛较短且结构较简单。右手的手指附近保存有一些羽毛。前肢部分未保存初级飞羽。尾部保存有大型正羽,两侧对称,保存有清晰的羽枝。与小盗龙龙类成员不同的是,金凤鸟的后肢跖骨部位没有保存羽毛,说明它的后肢可能不具备辅助飞行的能力。

生殖特征

金凤鸟的腹膜肋后部保存了一些卵圆形的结构。研究者认为大约保存了10个或者更多这样的结构。这些卵圆形的结构较小,大多数都只有10毫米长,表面光滑,呈现黄色,与周围的围岩能明显的区分开。研究者认为这些可能是正在发育的卵泡,然而他们也没有排除其它可能性,如种子或小蛋。未来还需要更多证据去搞清这些结构到底是什么。

飞行能力

202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讨论了副鸟类中不同成员的飞行能力。研究人员使用“翼载荷”作为检测飞行能力的指标(体重除翅膀面积,体重越轻,翅膀面积越大的物种越容易起飞,因此翼载荷小于一定阈值的物种被认为具有一定的飞行能力)。研究结果显示金凤鸟的翼载荷处于阈值线附近,略大于小盗龙和长羽盗龙以及诸多早期鸟类;与大黑天神龙,鹫龙,晓廷龙,中国鸟龙等相似;显著小于中国鸟脚龙,中国猎龙,寐龙,振元龙,恐爪龙,伶盗龙,临河盗龙,蜥鸟盗龙等非鸟恐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