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座

更新时间:2024-04-03 14:57

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后来代指建筑装饰底座,比如影壁底座等。

须弥座来源

须弥即指须弥山,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另一说指喜马拉雅山(又名大雪山)。用须弥山做底,以显示佛的神圣伟大。

其侧面上下凸出,中间凹入,正是由佛座逐渐演变而来。

历史发展

我国最早的须弥座见于云冈北魏石窟,是一种上下出涩、中为束腰的形式。迨至唐、宋,上下涩加多,且有莲瓣之类为饰,束腰部分显著加高,并有束腰柱子(蜀柱)将之分割成若干段落,这类形制在宋代叫做“隔身版柱造”。但宋代南方有的不用束腰柱子,而用鼓凸出的曲线。

唐塔上出现两层用须弥座作承托的佛像、塔幢、坛台、神龛、家具以至古玩与假山。须弥座已从神圣尊贵之物,发展成为由土衬、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和上枋等部分组成一种叠涩(线脚)很多的建筑基座的装饰形式,通常用于尊贵的建筑物基座。后来一些家具,如屏风之类的底座也经常采用这种形式。宋《营造法式》中规定了须弥座的详细做法,上下逐层外凸部分,称为叠涩,中间凹入部分称束腰,其间隔以莲瓣。从元朝起须弥座束腰变矮,束腰的角柱改为“巴达玛”(莲花),壶门、力神已不常用,莲瓣肥硕,多以花草和几何纹样做装饰,明清成为定式,上下部基本对称,且束腰变矮,莲瓣肥厚。但在相似大小的建筑物中,清式须弥座栏杆尺度较宋式为小。

须弥座的构成

宋式须弥座

宋式须弥座一般为砖制,自上而下分别为涩平砖(二份)、罨涩砖(一份)、壶门与柱子(三份)、仰莲砖(一份)、束腰砖(一份)、合莲砖(一份)、罨牙砖(一份)、牙脚砖(一份)、单混肚砖(一份)。

清式须弥座

清式须弥座一般为石制,自上而下分别为上枋(九份)、皮条线(一份)、上枭(六份)、皮条线(一份)、束腰(八份)、皮条线(一份)、下枭(六份)、皮条线(一份)、下枋(八份)、圭脚(十份),共高五十一份。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