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奶奶

更新时间:2024-09-13 12:56

《金大奶奶》是文学家白先勇所写之第一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958年,后收录于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中。

内容简介

《金大奶奶》写的是金大奶奶先嫁给了一个很有钱的人,那人死了,她带着财产又嫁给了一直对她献殷勤的金大先生。不料金大先生得到财产后立即变了脸,不但又娶了一个,而且对金大奶奶百般折磨,致使金大奶奶服毒自杀。

创作背景

1958年,白先勇当时还在上大学,但已经写了几篇小说。他将自己的作品送交夏济安过目,受到夏济安赏识,于《文学》杂志五卷一期发表首篇小说《金大奶奶》,这是他的处女作。

人物介绍

金大奶奶

金大奶奶,她是一个典型的弱女子,她命运悲惨,但是这种命运又是她自己的选择。文中金大先生并不是她的第一个丈夫,她的第一任丈夫有钱而早逝,嫁给金大先生的时候她已经不再年轻,似乎也不美丽。小说里是这样描述的:结婚二十年就“已经老的面皮起了皱,眉毛只剩下几根”,“头上直直的短发已带上白斑”,可见当时她已经接近不惑之年。在这样的年龄能够找到一个英俊并且体面的,只有二十几岁的金大先生,稍有头脑的人都会觉得有问题,都能洞察金大先生图的不是她的人,而是她前夫留下的大笔遗产。但是对于寡居多年的金大奶奶而言,她不具备那么敏锐的头脑,她太渴望情感的温暖了。她看不到曲意奉承背后隐藏的阴谋,轻而易举就将自己未来的命运托付给了一个不可靠的男人。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情感寄托对象,金大奶奶或许认为自己是幸运的。然而这种“幸运”的开端却并没有给她带来完满的结局。在这次婚姻中,她付出了一切,包括自己后半辈子赖以安身立命的财产。当金大先生很容易得到她所有的田产和积蓄后,金大奶奶的使命也已经完成了。他撕下了虚伪的面具,开始肆无忌惮地“不是骂就是打,从来没有一点好颜色”。后来还叫来了自己的弟媳,一个嘴尖心恶的女人,迎合着金大先生的意思,在虐待金大奶奶上面显露出充分的天才。

荣哥儿

小说里为金大奶奶的悲剧命运安排了一个直接目击者,那就是十来岁的叙述者荣哥儿。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当然难以体会金大奶奶内心的情感苦衷,但他可以从外部看到不少金大奶奶遭受周围人们虐待的事实。正是那些人对金大奶奶的奚落、痛骂和殴打,在荣哥儿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刺痛。在他有限的经历里,很少有任何东西给他留下过太多的凶狠印象,幼时的荣哥儿当然难以明白,金大奶奶为何要在那么热闹的日子里寻死,而且还把一只小脚悬在了床下。

作品鉴赏

在《金大奶奶》中,白先勇对金大奶奶情感失败的深刻领悟构成了这部小说的最基本枢纽。金大奶奶的悲剧生涯和悲剧结局,根本上都是她情感上的失败所造成的。二十年前当她新寡的时候,也正是情感渴求最强烈的时候,在金大先生这样潇洒倜傥的人面前,又怎能怪她动心呢?人似乎并不总是很容易就能在情感上战胜自己,而这种不能战胜自己又往往成了各种人间悲剧的最终根源。

该小说是一个既简单又不稀奇的故事,但加上一个孩子的主观感受,小说便在整体上获得了新的意义。在孩子眼里,“金大奶奶的长相实在不讨人喜欢”,而金大先生呢,“高高的个子”、“整齐的小胡子”,“要笑不笑时那满面的潇洒神态”,却叫人喜欢。但当顺嫂把一切都告诉孩子时,他立即陷入矛盾之中,受到极大震动。顺嫂是连接客观世界和孩子主观意识的一个桥梁,孩子则具有较强的正义感。

作者简介

白先勇,作家、评论家,生于1937年。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树犹如此》等。近年来致力于昆曲的复兴与古典名著《红楼梦》的重新解读与推广,重新整理了明代汤显祖戏曲《牡丹亭》和高濂《玉簪记》等。曾获第28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特殊贡献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