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挖耳

更新时间:2024-04-10 13:12

金挖耳(Carpesium divaricatum Siebold & Zucc.)是菊科天名精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被白色柔毛;叶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基生叶柄与叶等长;头状花序单生茎端及枝端,具花序梗,苞叶披针形或椭圆形,总苞卵圆形;因头状花序下垂,其形态类似挖耳勺,故名金挖耳。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全株被白色毛。茎直立,质略硬,有槽。初时较密,后渐稀疏,中部以上分枝,枝通常近平展。叶互生;茎下部叶大,卵状长圆形,长可达15厘米,宽6厘米,边缘有不整齐锯齿;基生叶柄与叶等长;基叶于开花前凋萎,下部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12厘米,宽3-7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稍呈心形,有时呈阔楔形,边缘具粗大具胼胝尖的牙齿,上面深绿色,被具球状膨大基部的柔毛,老时脱落稀疏而留下膨大的基部,叶面稍粗糙,下面淡绿色,被白色短柔毛并杂以疏长柔毛,沿中肋较密;叶柄较叶片短或近等长,与叶片连接处有狭翅,下部无翅;中部叶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柄较短,无翅,上部叶渐变小,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两端渐狭,几无柄。

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端或分枝的顶端,下垂,径约10-16毫米;具花序梗,苞叶3-5枚,披针形至椭圆形,基部宽,上部稍收缩,长5-6毫米,直径6-10毫米,苞片4层,覆瓦状排列,外层短(向内逐层增长),广卵形,干膜质或先端稍带草质,背面被柔毛,中层狭长椭圆形,干膜质,先端钝,内层条形。其中2枚较大,较总苞长2-5倍,密被柔毛和腺点。总苞卵圆形,外层苞片长披针形,内层苞片膜质,椭圆状披针形;全部管状花,黄色,外围数层为雌性花,中央为两性花。雌花狭筒状,长1.5-2毫米,冠檐4-5齿裂,两性花筒状,长3-3.5毫米,向上稍宽,冠檐5齿裂,筒部在放大镜下可见极少数柔毛。瘦果细长,无冠毛,长3-3.5毫米。花期秋季。

生长环境

金挖耳生于路旁、荒地及山坡灌丛中。

分布范围

金挖耳产于中国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和东北等地,在日本、朝鲜有分布。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金挖耳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痛、蛔虫腹痛、急性肠炎、痢疾、尿道感染、淋巴结结核;外用治疮疖肿毒、乳腺炎、带状疱疹、毒蛇咬伤。它的果实就是宋本草中记载的除州鹤蝨。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金挖耳全草干用煎水内服,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风杀虫等功效。金挖耳在食用方面的价值,金挖耳、糯米各适量,烧(存性)兑猪肝蒸服。

【异名】挖耳草(《重庆草药》),朴地菊、劳伤草(《泉州本草》),野烟、铁抓子草、野向日葵、铁骨消、翻天印(《湖南药物志》),倒盖菊、山烟筒头(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来源】为菊科植物金挖耳的全草。

采集

【采集】8-9月花期采收。

药材形态

【药材】干燥全草,茎细而长,通体被有丝光毛,幼嫩处尤为浓密,灰绿色至暗棕色。叶多皱缩破碎,卵状长圆形,灰绿色至棕绿色。茎基丛生细根,长约5-10厘米,暗棕色。有时带有头状花序,呈枯黄色。有青草气,味涩。产于四川、福建、湖南等地。

【性味】苦辛,凉。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感冒,头风,泄泻,咽喉肿痛,赤眼,痈肿疮毒,痔核出血。

用法与用量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捣汁。

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选方

【选方】

禁忌:气虚者忌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